心照 发表于 2016-10-19 20:10:15

身为比丘 微小的戒律也要受持

  身为比丘 微小的戒律也要受持  如果错抓孤沙草 (注1),手会受伤,同理,比库若造作邪行,也会趣向地狱。

  懈惰,犯戒,修梵行时却心生怀疑的人都得不到大善报。

  应当作的事就尽力、坚定地作。放荡的比库,徒然增长欲望的尘垢。

  有位比库后悔曾经愚痴地砍伐一些树木,就向另一位比库透露他的心声。但这位比库却说:「砍伐树木不过是极其微小的戒 (注2) 而已,你已经向我表达悔意就好了,没什么好自责的。」说着说着,这比库为了证明自己不把这种小小戒放在心上,就用双手连根拔取一些树木。

  甚至当佛陀告诫他时,他一开始也是桀傲不驯,顽强任性。  但是当佛陀说法后,这桀傲顽强的比库才明白,身为比库,要克制身、口、意的行为。从此以后他严谨地遵守戒律。后来,更因为修习止观,而证得阿拉汉果。

  注1:「孤沙草」:香草的名字注2:虽然禁止破坏树木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也不可行,但佛陀的重点在于强调,人必须尊重所有的生命,不管它们可能多么卑微,因为所有的生命都是相互依存的。今天,我们可以更进一步体会并珍惜佛陀的智慧,不可任意破坏自然环境的智慧。

妙莲当顺2 发表于 2019-4-11 12:29:37

善恶之善,在佛法里有我即为恶,无我方称善,所以善法戒说为如来藏心地大戒,非见如来藏即一心三藏之法理法义,不可为善。根本戒这种戒,一戒一切戒,他是全性起修。这几千年以来,我不敢讲,这几十年以来我敢讲,乃至这几百年,我也敢分析判断,我们修行人把持戒仅仅局限于第一种戒叫律仪戒,这个不圆满。所以在《楞严经》第六卷,由文殊菩萨把持戒第一的优婆夷尊者,所传的依戒修行这个法判为不能成就。所以我们现在,我们每当看到那些持戒很认真、很圆满的修行人,感慨万分。这些人在修行人中,不愧为是人头尖子,他们真心修行,想一心了生脱死,可是却被那个方便戒所误导,不能成就的。不能成就就是不能成就,我们不要有任何的妄想,而且这些人呢,往往自以为是,对别人,特别是对大乘佛法指手画脚,更加增加了自己的情执。

所以我们要明白什么叫戒律啊,但是也有些人迷惑颠倒,把如来藏心戒大法错用心。我受持心戒,就可以不受小戒,破小戒,这种人罪加一等,一个能受持如来藏心戒的人,他怎么可以去破小戒,这种人叫狂慧。受持小戒不能开悟,不能往生,不能成佛。但是你如果连小戒都不能受,你来世连人身都得不到,你鬼身、畜生身都还不一定,你要下无间地狱。受小戒不能成佛,不能往生,不是叫你不要受戒。所以明心见性之人,他种种的戒律叫道共戒,叫慧功戒,叫定功戒,他所有的戒都在智慧当中,他有时候示现出破戒犯戒之行为,他仍然是最圆满的持戒,看你用心如何。有道无道,自己知道,所以我们修行人之间,你不可以用自己的下劣心、牛羊眼去对别人妄加评测,我们只管用好自己的心,管好自己的行,你如果确实感觉到别人犯过,你出于慈悲心,而人当面不问是非,否则你只要一开口你就是在污染佛法。按照《楞严经》六交报,丝毫不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身为比丘 微小的戒律也要受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