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
本帖最后由 qianjunfeng 于 2015-1-28 13:22 编辑被误解的中道
何谓中道?
释迦牟尼佛最初修道的时候采取的是极端苦行的方式。因为他认为物质利益是蒙蔽心性的严重障碍。因为多数世人都是沉沦在物质迷途上难以解脱。
所以他开始也像当时印度许多修行人一样,也故意衣不遮体,食不果腹……
但世尊后来发现这样苦行不能成就。他于是便洗浴身心,接受了羊乳供养,最后才在菩提树下开悟见道。
如是,释迦牟尼佛中道见道。中道者,如箭射中目标。
但许多人根据这个故事解读中道含义,认为佛说的中道就是既不完全贪图享乐,也不完全甘愿受苦。他们粗糙地认为苦乐都是一种极端,苦乐参半就是中道。
那么,无上殊胜的修行,就这样简单吗?
世间人对许多事情的理解,就这样往往流于浅薄。还是那句话,世间法败坏佛法。真正的中道,非所谓中间之道。
为什么这样说呢?
佛在因地修行的时候,也如凡夫,看上去一时无法摆脱世间有为法的困惑。佛示现道成肉身,必然受物质现象的干扰。而事物的表面性太容易约定俗成,造成许多人一贯的思维模式。人们解决问题,只是将许多对立问题进行中和。在许多人事矛盾上选择站在中间立场。这只能说仅仅是将这些世间法转化形式,甚至复杂化而已。并非是佛陀的彻底解脱。
事实上释迦牟尼佛所谓的中道法,远非如此。确切的说释迦牟尼佛未见道之前,作为乔达摩悉达多太子,他是先经过世间荣华富贵,一切享乐之后,又尝受尽了种种苦行,才找到人生究竟圆满的正道。准确之道。
那么,看好了,这个正道,或者说准确之道是与享乐,苦行毫无关系的。绝不是表面上的中和苦乐!它仅能代表的意思只是对!是好!是真实确切!
河北人有一个方言,也就是口头语叫“中”。比如我请河北的朋友喝茶,有铁观音,龙井;还有毛尖,普洱等等。朋友选来选去,最后发现了龙井说,这个就中!这个“中”,其实就是好的意思,就是“正合吾意“的意思。
就是说喝龙井,才对这个朋友的口味。而不是把几种茶各取一点来泡!
释迦牟尼佛所谓持的中道,是一种综合比较之后,痛定思痛,另有见道。他成佛后向那些苦修的外道法门宣传中道,也是这样。那是一种超越物质,超越方法形式的内在修行,与享乐吃苦并无关系。那是正中下怀的道,是不执相的道,再无有类比的道。
可惜的是,中道的无上功徳,被世间法慢慢调换,转变成协调一些左右为难之事的俗见。
中道的密义,可以从历代许多大成就者身上去窥见一斑。中道非常道,对那些真正的大修行人,特殊时空点上,他可以示现苦行,也可以示现酒肉不碍菩提!
你要明白,正因为中道是不是所谓的取中间法,不是两全其美。中道是不二法门,是真道,是唯一乘。中道能够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中道才为解脱之道!
你要明白,中道就是修心法,就是了义。中道究竟圆满,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中道表现形式可以五花八门,却是唯一成就的入口。
因为中道,正是中了当下,中了花开莲现。如是,中道者,中有一切,中无不有。一切尽在其中,妙在不着一物。说白了就是如来藏真理。
如是演说中道。
千钧风 当正
20150128 圆中了当下,佛道处圆中,人道处中道,人道有佛道,因此人道离佛道最近,呵呵,阿弥陀佛,真是乱说,请同修们多指教!阿弥陀佛! 一心三藏 发表于 2015-1-28 13:47
圆中了当下,佛道处圆中,人道处中道,人道有佛道,因此人道离佛道最近,呵呵,阿弥陀佛,真是乱说,请同修 ...
佛从人道修,诚如此理也。 阿弥陀佛,感恩师兄指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