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智慧☆ 发表于 2016-9-27 00:22:31

如何对待子女的不孝

如何对待子女的不孝
作者:太桥旦曾堪布

有些中老年人遇到了子女不孝的问题,感到很苦恼。有些老居士也遇到了同样的逆缘,严重时会障碍自己的修行。对于这个问题,我建议大家可以用佛法中因果和无常两个观念来解决:

首先,要以因果的观点来看待家人之间的关系。

无论是修行人还是普通人,都应该养成一种好习惯——“遇事反省自己、不看对方的缺点。”这样才能使矛盾得到真正的化解。从因果的角度看,你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和睦还是矛盾,并不都取决于子女,而是由你往昔的业力导致的,也就是“自作自受”。

具体来说,从今生的因果看,当子女不孝顺时,先不要着急批评他们,先要静下心反省自己:自己年轻时,对父母是否孝顺?如果发现自己当年并不孝顺,那就不要再抱怨子女了,很可能是自己给子女做出了坏榜样,根源在于自己。这时应该在佛菩萨面前真诚忏悔。

从三世因果看,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如何,并不仅仅取决于今生的所作所为,而是源自多生累劫的因缘。即使你年轻时很孝顺,但无法知道你在前世和父母结下的是善缘还是恶缘,是你欠父母的,还是父母欠你的。

《观无量寿经》中有这样一个公案: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印度有个摩揭陀国,国王叫频婆裟罗。频婆裟罗因年老无子,担心没有王位继承人,于是请来相师占卜。相师说:“山中有一位道人,三年后将死去,会来投胎为太子”。国王大喜,但是因为求子心切,他等不及三年,竟然派人杀死了道人。不久,王后韦提希夫人果然怀孕,生下一位太子,名叫阿阇世,阿阇世王子正是道人的转世。他长大后,受奸臣挑拨,举兵政变,篡夺了王位,囚禁了父亲,并断绝食物,想饿死父亲。韦提希夫人要求去探望老国王,得到儿子的同意后,就偷偷把蜂蜜和炒面混在一起涂在身上,给老国王充饥。过了一段时间,阿阇世见父亲仍然健在,很奇怪,当他得知是母亲偷偷带去了食物,就把母亲也囚禁起来,甚至还想杀害母亲。韦提希夫人非常伤心,向佛陀虔诚祈祷,于是佛陀现身在她面前,告诉她与王子的前世因缘,并开示了净土法门。

从这个公案可以得知,假如我们过去世与子女结下了恶缘,今生就会遇到不孝的子女。反过来看,如果我们过去世与子女结下了善缘,加上这一世与子女之间能保持善心,那么,此生不仅能得到孝顺的子女,来世还能生于天界。

《涅槃经》中有这样一个公案:从前,有一对母女同渡恒河,不幸被河水所溺。这时母亲想:“我的女儿如果不淹死,我死亦无妨。”女儿也同时想:“我的母亲如果不淹死,我死亦无妨。”母女二人同时发起了坚定、清净的善心,因此一念善愿,二人虽未修过禅定,死后却同生于梵天。

因此,遇到不孝的子女,不必怨天尤人,更不应该加深恶缘,而要反省自己、修正自己,对子女充满善心,这样才能把恶缘转化为善缘。只要充满善心,即使没有生儿育女,只有一位保姆相伴,她也会像孝顺的子女一样孝敬你。甚至于一只宠物也会同样地善待你——当你孤独的时候,它会陪伴你;当你生病的时候,它会摇着尾巴来安慰你。有些宠物为了报恩,甚至能在灾难中挽救主人的性命,这样的故事很多。这些现世的果报,不仅源于往昔的业因,更源于今生善心的力量。

其次,我们还可以从无常的角度来化解家人之间的矛盾。

如果仔细算一算,一生之中,家人相聚的时间能有多少?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大家要各忙各的事,相聚的机会其实并不多,还有太多的无常会随时侵袭。在这样短暂的相聚中,家人之间要彼此珍惜,不应执著于小小的矛盾,要尽量包容对方、结下善缘。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子女不孝顺父母、父母对子女不公、先生不关怀太太、太太不包容先生等现象,都是轮回中的常态,不必过于执著。关于家人之间的无常,密勒日巴尊者在《觉悟世间虚妄歌》中唱到:

父在之时子不在,子在之时父已逝,

二人纵聚亦无实,孺子我往修正法,

赴马牙白岩禅修。母在之时子不在,

游子归时母已逝,二人纵聚亦无实,

孺子我往修正法,赴马牙白岩禅修。

妹在之时兄不在,兄归家时妹飘零,

二人纵聚亦无实,兄修有义之佛法,

赴马牙白岩禅修。

因此,如果遇到了不孝的子女,不要以世俗观点来看待,更没有必要过度执著,而应该以佛法观点来改变自己,遵从密勒日巴尊者的教导,把精力投入于真正有意义的佛法修行中。

18

般若智慧☆ 发表于 2016-9-27 00:23:55

有些中老年人遇到了子女不孝的问题,感到很苦恼。有些老居士也遇到了同样的逆缘,严重时会障碍自己的修行。对于这个问题,我建议大家可以用佛法中因果和无常两个观念来解决:

般若智慧☆ 发表于 2016-9-27 00:24:23

其次,我们还可以从无常的角度来化解家人之间的矛盾。

13643634688 发表于 2016-9-27 13:01:21

南无阿弥陀佛

妙法莲华王 发表于 2016-9-27 16:36:52

南无阿弥陀佛

13643634688 发表于 2016-9-27 18:04:05

南无阿弥陀佛

正航cq 发表于 2016-9-27 18:09:09

阿弥陀佛
我同意上述法师的开示。注意,关于‘孝不孝’问题,其劫或结何耶?仅在于我们睹物燃起的观念矣。
俗曰‘相逢是种缘分’,缘的最高境界何耶?以感恩之心对待一切随遇。遇事就是把其摆平而已,亦即佛学的开示:随缘法喜,当下即终。
当我们遇到所谓‘不顺’时,怎么办?无非就是使其顺已。佛学存颜开示‘执相生烦恼’,是的,尚有一句‘然,烦恼即菩提’。如果自身的德不能载,‘执相’上尽可能玩缩小法、或换一个角度看那些事,可能即可轻松多了。若认为自身‘能受无量苦’获德能载,即可对‘因果’视颜‘识’上的补漏,究竟烦恼、体证烦恼即菩提。

知足常乐-当全 发表于 2016-9-27 20:08:14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NjAyMjY2Nw==&mid=204592355&idx=1&sn=5816bab909890b2533af42e26a9bc91b&scene=1&uin=MTk4ODc5MDUzNA%3D%3D&key=9289b6ec21f92a595de0bee88f08c3c3acc501598a22367f378189e6e9bc4b8a598d72c2b727840571cc5163ee1b0308&devicetype=android-19&version=26031933&lang=zh_CN&nettype=WIFI&pass_ticket=6D8E%2FJWrzUX5VS4FZvHU5F8v%2Bv%2BdJ3sgRhbJ24RakwmPiecxGsj%2FHhbnScsDPcyk

枣庄妙音 发表于 2016-9-28 14:32:04

因此,遇到不孝的子女,不必怨天尤人,更不应该加深恶缘,而要反省自己、修正自己,对子女充满善心,这样才能把恶缘转化为善缘。只要充满善心,即使没有生儿育女,只有一位保姆相伴,她也会像孝顺的子女一样孝敬你。甚至于一只宠物也会同样地善待你——当你孤独的时候,它会陪伴你;当你生病的时候,它会摇着尾巴来安慰你。有些宠物为了报恩,甚至能在灾难中挽救主人的性命,这样的故事很多。这些现世的果报,不仅源于往昔的业因,更源于今生善心的力量。

清净心安然 发表于 2016-10-1 21:04:09

我为世尊,无能及者。安隐众生,故现于世:无能及者,方便说为第一。这是恒顺众生的执著心。我是佛,我是最大的觉者,你们要来亲近我。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对待子女的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