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521 发表于 2016-9-22 13:03:29

法华经 7(2)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念过去世,无量无边劫,有佛两足尊,名大通智胜。
如人以力磨,三千大千土,尽此诸地种,皆悉以为墨。
过于千国土,乃下一尘点,如是展转点,尽此诸尘墨。
如是诸国土,点与不点等,复尽末为尘,一尘为一劫,
此诸微尘数,其劫复过是,彼佛灭度来,如是无量劫。
如来无碍智,知彼佛灭度,及声闻菩萨,如见今灭度。
诸比丘当知,佛智净微妙,无漏无所碍,通达无量劫。

这段偈颂就是把前面那个长行再以偈颂的形式表述一下,「尘、点、劫」三个字,你观照一下。「尘点劫」的时间、空间、万法,对于已证圆满极果如来来讲,如在当下一念——这是每一个众生都本来具足的智慧和德能,无量时间、空间、无量万法,我们都是一念。
师父劝你们留下,师父不需要你来给师父做任何事情,师父没有任何事情有求于你们。师父就是求你们来接受师父的帮助。正法道场就是这样,大家明白吗?只是要求你们来接受我的帮助,我给你们吃、给你们住、给你们穿;还讲道理给你们听;还可以讲故事、讲笑话给你们听;有时间我还会唱京剧给你们听。我要用一切办法哄你们来,目的就是要你们成佛。明白吗?
诸比丘当知,佛智净微妙,无漏无所碍,通达无量劫:佛这样的智慧,我们每个人都是现成。只要放下我执,放下烦恼习气,你当下就能具足无量功德。当下放,当下得。自己调自己,不需要求别人。每个人都能做到,只是你愿不愿做到。

佛告诸比丘,大通智胜佛,寿五百四十万亿那由他劫。其佛本坐道场,破魔军已,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诸佛法不现在前,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结跏趺坐,身心不动,而诸佛法犹不在前。尔时忉利诸天,先为彼佛于菩提树下,敷师子座,高一由旬,佛于此座,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适坐此座时,诸梵天王,雨众天华面百由旬,香风时来,吹去萎华,更雨新者,如是不绝满十小劫供养于佛,乃至灭度,常雨此华。四王诸天,为供养佛常击天鼓,其余诸天,作天伎乐,满十小劫,至于灭度,亦复如是。诸比丘,大通智胜佛,过十小劫,诸佛之法乃现在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在其它佛土众生的寿命,无量百千万亿劫的多得很。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寿命长短都是我们的心所把握。娑婆国土众生很可怜的,在减劫时最低平均寿命只有十岁,最高为八万四千岁。大通智胜佛这是「五百四十万亿那由他劫」,需要明白的就是,诸佛示现的寿命是与本土凡夫众生的寿命大致相同,并不是他比释迦牟尼佛长寿。释迦牟尼佛到其它国土也可以示现五百四十万那由他那由他那由他劫。但是,那个佛土是不是也是他累世的因缘?是他自己成就的。将来的佛土如何殊胜庄严,是靠我们生生世世、点点滴滴的道行积累。因地的一言、一语、一行都要慎重,都会造成生生世世的果报。
其佛本坐道场,破魔军已,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诸佛法不现在前:破魔军已,是佛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示现成佛之前,要经过魔考。波旬魔王先派那些美女过来,勾引调戏他。佛就给这些魔女们传法——别看着你们长得那么美,你们的身体是些什么东西啊?从眼屎、鼻涕、耳屎到肚子里都是乱七八糟,污秽不堪……就把那魔女讲得作呕不已。诱惑不成,魔王恼羞成怒,召集所属全部魔将魔兵,毒虫怪兽,带上毒雷毒箭,如蜂如蚁杀向佛陀。佛陀端坐金刚宝座之上,毫不恐惧惊动。魔王的毒雷毒箭,射到近处皆纷纷散落。这是考他的禅定功夫,这是最后一道魔关。
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垂得」就是要得还没有得。而诸佛法不现在前:「诸佛法」是喻修证佛法最后一道关,生相无明还没有破。
我们要修自己的定力啊!心不能被境界所转,你能不能经得起魔考?如果脚被人家踩一下子,是不是马上白眼就来了?师父还没有成佛,也经过了些考验。我出家之前,记得有一次骑着自行车,发现有一个人连续三次从后面上来,利用上风向我脸上吐口水。第一次吐,我想都不想,人家无意有什么好计较的?第二次我也没想。第三次我停下来了——我没有嗔恨心,但是我想这样的人如果遇到别人怎么办?我说:阿弥陀佛,在上风吐口水要当心。然后他眼睛一瞪:你还知道上风吐口水啊?你刚才是怎么了?我这才想起来,可能是我先吐口水了!我马上说:阿弥陀佛!谢谢您的指教啊!太感谢你了!他感到不好意思,走了。
第二个事情,当时我在安徽成家,为了孝养母亲,我背着妻子儿女,把工作换到江苏,单位分配了一间房子给我。那时我每天早晨起来拜拜佛,然后打坐,一个人很自在。有一次天要亮不亮,一位菩萨又拿着碗到我的厨房间去(我不管离家在家,都不关门。我家里没有值钱的东西,无非倒点香油而已),我知道她又去倒了,我赶快蹲下来,动都不敢动。为什么不敢动?我怕人家生烦恼。到时见面都不好见面,情愿装糊涂。
第三件事情,在讲经堂的卫生间,有些人的小便都溅到我脸上来了,我不敢动,没看人家一下。如果抬头看他一下,他一辈子都放在心上:我今天把小便溅到师父身上去了!
我有一个弟子反反复复发信息给我,说我是张宏堡的魔子魔孙,又是怎么怎么样。因为我讲经说法必然涉及到不要执著于神通境界。他的神通境界非常高,哪个有什么病,他用扇子一扇:好了!就好了。他两个手一抬,叫雨停止,雨就停止了。所以他认为师父讲的都是针对他的,不知道多少次来向我示威。我说:谢谢你的指教。师父今天是现身说法。我不知道各位作何感慨?这是「破魔军已」。
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结跏趺坐,身心不动,而诸佛法,犹不在前:「一小劫」也好,「十小劫」也好——就像佛当年在菩提树下示现是几天呐,但几天也好,四十九天也好,这都是不定数。「结跏趺坐」即「双盘」,「身心不动」是表万法归一。等开始讲经说法,又是从「空」出「有」。「一即无量,动静一如」。「身心不动」是不是永远「身心不动」?他「身心不动」就是为了将来要「出定扬德」。如果我们成佛以后就永远都「身心不动」的话,那你是见鬼了,要你这个佛有什么?用「身心不动」就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动」——「转识成智」,现无量的神通道力、法力教化众生。
尔时忉利诸天,先为彼佛于菩提树下,敷师子座,高一由旬:「敷」是准备成就,「师子座」实际上就是一个蒲团而已。在凡夫眼里看的是一个蒲团,在天人眼里看的就是金碧辉煌的宝殿。我们这里的讲经堂,天人看到就跟天空一样美丽;鬼道的众生看到,可能就是个茅草棚。因为各人的心不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极乐世界的人来看这里就是黄金铺地。在同样一个空间,各人的心量不一样,他看法是不一样的。我们如果以现在这样的心态,你到极乐世界去看了,也是泥巴瓦块。我们前几天讲了,连白天和黑夜都没有个真实,都在于各人「随心所欲」。你今天真正调整了心态以后,你再回想昨天的、以前的,你感到是不是很好玩呐?佛法就是调整我们的心态。
佛于此座,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适坐此座时,诸梵天王,雨众天华,面百由旬:「诸梵天王」是色界天。一百由旬就是一万里。
香风时来,吹去萎华,更雨新者。如是不绝,满十小劫,供养于佛:「天人雨华」是出于对佛的恭敬心,也是天人大众用心来供养佛、赞叹佛,都叫「雨华」。我们既要以方便解,又要归入第一义心法来解。「乃至灭度,常雨此华」。生相无明没有破,就不能叫「灭度」。所以阿罗汉叫不叫「灭度」啊?都是佛的方便说。
四王诸天,为供养佛,常击天鼓:这个「天鼓」是不鼓自鸣,「常击」是随顺人道的说法。其余诸天,作天伎乐,满十小劫,至于灭度,亦复如是:「击天鼓」就是表众生很振奋:哎呀!我们的佛陀就要出世了。唱歌、跳舞,是表一种法喜。击天鼓也好,唱歌跳舞也好,这都是真实,叫「第二义真」;那么在「第一义真」来讲,要归于我们的心性。
诸比丘,大通智胜佛,过十小劫,诸佛之法,乃现在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时已经破除「生相无明」。《楞严经》讲,生相无明在九相之前,一真之后。「一真」就是我们真心本来面目「空如来藏」,「九相」就是三细六粗。或者把它说为在一细「业相无明」与真心本性之间,由「生相无明」而生起第一念「业相无明」。如果讲的话,把它方便说为半个念。半个念它不成有相,又不成无相,属于过渡。所以「生相无明」可以作为「业相无明」之因,「业相无明」可以作为「生相无明」之果。
这都是方便说。究竟讲,无量的念就是一个念。佛为了帮助我们开智慧,硬是把一个念说成什么「三细六粗」。其实讲「一个念」都已经落入分别。「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把一念说成我们真心本来面目,是比喻。佛有时也把一念说成是「业相无明」。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真正说来非「无念」,无念不是变成「断灭空」了?你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无。保持一种灵知性,你不能动心起念,也不能没有念。能够证入这种境界,是证道位的明心见性,叫「寂而常照」;你可以起无量的念,那就是「转识成智」。你在无量的念中,是「念而无念」,那叫「照而常寂」。好好观照一下。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成圆满之佛。

一月光 发表于 2016-9-26 19:03:25

   一心三藏的理论告诉我们,非空非有,即空即有,随缘现空现有。空有不二,随缘变现。空是随缘变现出来的,有也是随缘变现出来的。你随你的缘来到世间,我随我的缘来到世间,他随他的缘来到世间。万法随缘而来,万法又随缘而去。随缘不生,随缘不灭。随缘不垢,随缘不净。随缘不增,随缘不减。无一法不是随缘而现,随缘而变

一月光 发表于 2016-9-26 20:12:26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尊佛。一切诸佛菩萨天人,我,鬼,畜,日月星辰,山河大地,风云雨雾,森罗万象千变万化,皆是一真之人,一念真心变现而已。

小雪儿 发表于 2016-9-26 22:24:04

阿弥陀佛!

小雪儿 发表于 2016-9-26 22:24:24

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小雪儿 发表于 2016-9-26 22:24:51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小雪儿 发表于 2016-9-26 22:25:10

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

小雪儿 发表于 2016-9-26 22:25:35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尊佛。一切诸佛菩萨天人,我,鬼,畜,日月星辰,山河大地,风云雨雾,森罗万象千变万化,皆是一真之人,一念真心变现而已。

小雪儿 发表于 2016-9-26 22:25:52

一心三藏的理论告诉我们,非空非有,即空即有,随缘现空现有。空有不二,随缘变现。空是随缘变现出来的,有也是随缘变现出来的。你随你的缘来到世间,我随我的缘来到世间,他随他的缘来到世间。万法随缘而来,万法又随缘而去。随缘不生,随缘不灭。随缘不垢,随缘不净。随缘不增,随缘不减。无一法不是随缘而现,随缘而变

小雪儿 发表于 2016-9-26 22:26:09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念过去世,无量无边劫,有佛两足尊,名大通智胜。 如人以力磨,三千大千土,尽此诸地种,皆悉以为墨。 过于千国土,乃下一尘点,如是展转点,尽此诸尘墨。 如是诸国土,点与不点等,复尽末为尘,一尘为一劫, 此诸微尘数,其劫复过是,彼佛灭度来,如是无量劫。 如来无碍智,知彼佛灭度,及声闻菩萨,如见今灭度。 诸比丘当知,佛智净微妙,无漏无所碍,通达无量劫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法华经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