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儿 发表于 2016-9-21 23:21:35

所以,诸位一定要晓得,布施不是便宜别人,而是便宜了自己。哪里是便宜别人?别人所得的太渺小了,自己所得的是真正不可思议——把根本烦恼连根拔除。

小雪儿 发表于 2016-9-21 23:21:53

这个施,要认真去修,一定要认真,一定要努力!因为这个病根太深了,所以修布施非常困难,你初学的时候,等于割肉一样,施舍很难过,很不容易。

小雪儿 发表于 2016-9-21 23:22:08

我们学布施,总是自己有多余的才施给人,给人家的时候,还要比较一下,我有两样,好的自己留着,坏的布施,送别人,从这个地方下手,这个不能算坏事。

小雪儿 发表于 2016-9-21 23:22:44

到你渐渐觉悟,烦恼轻了,到以后施舍,坏的留给自己,好的送给人,这是你进了一步;更进一步的时候,人家需要,我虽然也很需要,我可以割爱,先帮助他。

松原當開 发表于 2016-9-22 14:38:41

僧人又叫福田僧,供僧又叫种福田。就犹如我们有种子,但没有田地可种,就没有粮食吃,我们施舍的善根犹如种子,而弘法利生的僧人,就是我们播种善根的福田。他能把我们有限的福报,变为无限的福海。

松原當開 发表于 2016-9-22 14:39:50

可是,现在世间有些人对供养僧众有很多知见上的误区,或者有些人虽然对寺院或僧众做了一些供养后会产生很大的傲慢心等不净念头,很容易种下

松原當開 发表于 2016-9-22 14:40:33

供僧的因缘果报和注意事项:施主勿为贪欲缚,以供应令福田喜。于具信所供奉物,无有贪心享用后,为得圆满菩提因,施主福田共回向,二者福德亦圆满。施主所思若不净,虽行善法亦罪恶。

松原當開 发表于 2016-9-22 14:41:21

昔裴休丞相,送子出家,子是翰林,拜沩山佑祖,名法海,训以《警策箴》云:“衣食难,非容易,何必千般求细腻。清斋薄粥但寻常,粗布麻衣随分际。别人睡时你休睡,三更宿尽五更初,好向释迦金殿内。”沩山老人要他每天挑水供养大众。有一天,他挑水挑得太累了,心里说,和尚吃水翰林挑,纵然吃了也难消。回来时,沩山老人问他:“你今天说什么话?”法海答曰:“没有说什么。”后来沩山老人揭穿他心里的话,并说:“老僧打一坐,能消万担粮!”

松原當開 发表于 2016-9-22 14:42:08

《楼房经》中说:“若对僧众供养一粒诃子、一勺饮食,未来生中决定不逢疾疫、饥馑、刀兵三大灾劫。”所以,如果我们遇到真一辈子出家修行比丘僧,真诚供养衣食住行,如此都不会生逢恶劫,这在佛经中均有记载。

松原當開 发表于 2016-9-22 14:42:31

施者才应感谢,僧众要是感谢我们,我们就求不到福了。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供养了僧人还要感谢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