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原创)善良与随缘
本帖最后由 法华论坛原创 于 2016-9-14 08:06 编辑人性中蕴藏着一种最柔软,又最有力量的情愫是:善良。 善良是人的优点,但没有原则的善良容易纵容别人的缺点,当“包容变为纵容”,这是我们生活中,最不希望但却常发生的。一味的退缩不是智慧。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唐僧的一味的忍让退缩,是无法走出九九八十一难的;但孙悟空的智慧又犹已过之、怎祥才能达到适“度”呢?这正是我们学佛修心与修行,所必备的智慧。 在这个世界上,凡事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总会有烦恼和忧愁。比如全身心投入做法会义工和慈善事业时,也难免有误会和困惑;当不顺心的事困惑着我们的时侯,我们该如何面对呢?“随缘自适,烦恼即去”。其实,随缘是一种进取,也是智者的行为,也就是转识成智。 何为随?随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不怨恨、不躁进、不过度、不強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缘;不强求,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即有无住之意理,亦有看破和放下之寓义。 何为缘?所谓缘分,就是遇见了该遇见的人和事;所谓福分,就是能和有缘人共度分享人生的悲欢,从而对自己的人生有了一个新的感悟和认识。缘分浅的人,有幸相识却又擦肩而过。缘分深的人,相见恨晚从此不离不弃。有的缘分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比如我们听经闻法时遇到的经典和弘法的法师,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属上等缘;有的缘分是可遇亦可求的,属于中等缘;有的缘分是可遇而无需求的,属于下等缘;无论何等缘分,都应当珍惜。 珍惜就是善,当人还有善良,他就是美的,所以,人的善良可以让人间温暖,人因善良所受的伤害是最大的消业,人因善良为他人所做的牺性,泣鬼神惊天地,让人敬重。 但有时候,善良的因却没有良好的果,比如:马路救人、常常被冤枉之事,即涉及到了遇缘的问题。对于一个佛弟子,应该清楚认识善良是洗涤你自己的心灵,至于其中之果是了却我们曾经的恶因而已,这样的话我们就会用干凈的心底一直善良下去,做到凡事尽心尽力、其他交给业力。 人生如梦如戏,我们是佛弟子,在这个人生的舞台上,要做一个好演员,即使没有掌声,也尽心尽力地演好佛弟子这一角色。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这是如来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原稿由刘师兄提供,法华论坛(www.fahua123.com)原创,转载请说明出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