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迷纸醉,醉生梦死”累是必然的幸福感!
“金迷纸醉、醉生梦死”累是必然的幸福感!因为它让人感觉得到与失去之间的一种反应,觉醒来的方式。(反闻闻自性)当事时,不要太当一回事,不当事时,当下就那么回事,借事炼心是实事,不是入境,而是能转境,其实是观照。镜子拿出来照照,现在你有镜子了你的经历,经历是不是一面镜子,静下心一想,这么多事情是要给自己一面镜子,出现一切的人、事、物,明白道理你能给自己找一面镜子。但多少人用懂了,要懂得观照。拿自己的镜子照别人成别人,别人自己照镜子十之八九蒙蔽了。照镜子的人一般停留在镜子面前的光鲜靓丽外包装。(陷入经济,陷入负能量,陷入牛马,陷入困境矛盾,陷入危机冲突,陷入一切相,)明白一切性。镜照一切相。而现在照镜子时要问里面的那个是谁,是我看到的一切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镜子照自己要会观照。问下你的经历是让你停留的,还是让你明白的,明白了会停留吗,想停留都停不下来。(要逃离这里吗?要停下来吗?)是要当下见性,一切的一切相结合体,都不离自性,能拿出镜子照,这个照的动作也不离自性,一切都是在启发而获得,但不离自性,懂得观照、当下见烦恼性、见逃离性、见生死性、见觉性(成分真佛)悟后启修。
懂得观照价值是修心的真正意义,心灵的窗户--打开(开),心灵的宁静--思考(示),心灵的洗礼—感受(悟),心灵的创伤--修复(入),心灵的自由—(生活示现),心灵的声音您听懂了吗!(观自在)(懂自己了吗?自己都不懂你在想谁呢?谁能理解你呢?你能懂谁!!?)不磨不成佛,不“魔”不成佛。佛魔都是见性取向。你想成什么样,自心取自性。成什么样子都行,镜子拿出来照照,还是自性。
花天酒地不思其,朝三暮四拜佛求,
不闻不问半失聪,悟导误导甚放纵。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 19770727 发表于 2016-9-13 22:30
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