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原创)心清国太平 心净国土净
本帖最后由 法华论坛原创 于 2016-9-10 21:55 编辑心清国太平心净国土净
常闻言:这世道很不平等、很不公平,于是联想,这就牵涉到当下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决定因素,然而,任何环境因素的主体,仍然离不开人的主宰,是人心所决定,这也是作为人的“共业”所决定,然而,世人不知:当下任何的事相,并非空穴来风,亦非无缘而现那;
另一方面,当事相现前,就看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不同的心态,就会有不同的认知,又因为在心态的驱使下选择了不同行为,从而导致了不同的结局。
如有人说,这世道上没有一样是平等的,个人的收入分配差距大、美丑不一、穷富不均、地位悬殊、乃至劳而不得、不劳而获等等。真是万象丛生、千差万别啊!听到这些话,不由使我想到,佛在《增一阿含经》里讲的“彼云何名为苦谛?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愁忧苦痛,不可称记。怨憎会苦、恩爱别苦、所欲不得,亦复是苦。”很明显,作为人,来带到这个世界,一切都充满了“苦”。那么,正因为有了“所欲不得”的苦相,说明人永远就生活在一个“求、欲”的贪念之中;
再因为,无量劫以来的无明众生,只认为有一个“真实的”我,认为一切的人、我万物都是独立的存在,因此,在心中只有一个“我”的执着,从而在所有的行为与思维中唯“我”是中心,为“我能、我所”而奔波。试问:如此这样,那又何来平等、何来公平可言!
佛在因果经里讲:“欲知前世因 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 今生作者是”;因此,众生当下所见、所闻、所得,是不是我们过去生所造的“因”而得到现在的“果”呢?答案是肯定的。正因为各自的“过去之因”不同,导致今天“所得的果”不一样,如是就产生了所谓的“不平等、不公平”啊!
无量劫以来,众生因为无法遇到正信的佛法来开示,自身也无法明白宇宙万事万物的真心本来面目,不懂得万事万物正是由“地、水、火、风”等四大的形成、相互间是“非同非异”的关系。因而在“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的作用下,滋生了以“我”为中心的“我执”,更导致“贪、嗔、痴、慢、疑”的众多烦恼和无明啊!
空与不空:
世人都以身外之物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在无中生有中从事所谓的研究、发明,以玲琅满目的物质来炫耀自己的身份地位(当然,也有真心为国家和人民造福的),在一个“空”的世界里来寻找满足,在无量的“求”中失落而“不得”,这就是“不空”的人所拥有的“一念万法”,在这个“万法”中不断地游戏,在万般悲苦中不断地“喜、怒、哀、乐”,他们居然不知这就是无量的苦海,却又无奈地在“六道”中轮回、享受“八苦”的折磨。
心现识变:
世间万事万物的显现,无非是众生的心念所变现:无论是因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通过一些能工巧匠的发明与创造,制造出玲琅满目的工业产品;还是大自然反馈给我们的树木花草、风云雨雾、黄金白银,包括我们的人类以及猪、马、牛、羊等等等等,面对这些人事物的显现,什么“好坏美丑、多少长短”等,都是我们的一心所分别、一念所变现,如是,世道是否“平等和公平”,就看你怎么面对,怎么认识和评价,这就是“心现识变” 的道理,也是众生面对事相显现时所认为的结果。
空不空:
真正修行人应该深信宇宙间万事万法的真如实相是万法本有,皆因众生的心念大小、有无而“随心应量”,面对错综复杂的奇妙世界,只要懂得了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来龙去脉都是“一念万法”之变现,淡然接纳、用一个不奢望、不拒绝,不攀缘、不回避、不分别的心感恩、利用,慈悲、呵护;无论有或无、在或不在、是或不是、成与不成。深知这些都是宇宙间“四大假合”“成、住、坏、空”的因缘法则所定,也是众生“过去、现在、未来”的真心本来面目,是因果的法则所致。因此,我们“看得破、认得清、放得下、行得正”,以致修炼出我们一颗圆满的“涅槃心”来成就一个美妙的极乐世界!这就“即因即果”、“华开莲现”,是我们行人所拥有的“空不空”之如来藏!
心安态平:
通过以上的诠释,得出的结论是,娑婆世界的众生应有一颗正信的心态认知这个世界,只有认清了宇宙间“万法一念”、和“一心三藏”的法理法义之后,心中没有了迷惑才会正确的认知这个世界,心地才能太平,人间也就没有了“不合理、不公平”这个概念,天地万物唯有真理存在。只有这个大智慧存于心中,佛光自能普照十方国土,利益十方众生!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妙法莲华经
原文来自亮师兄,法华论坛(www.fahua123.com)原创,转载请说明出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