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二字的真实义
菩萨二字的真实义【菩萨】二字,是一个半梵语,讲全叫“菩提萨埵”。菩提,解释成汉语叫智慧、觉悟;萨埵,解释为汉语叫众生,叫有情。所以“菩提萨埵”,可以把它解释为“觉有情”。觉有情呢,我们从两个角度去观照:
一个角度,从名字义观照,是觉悟了的有情、觉悟了的凡夫、觉悟了的众生,这就是菩萨的定义,他觉悟了。肉身还是这个肉身啊,他觉悟了。明白如来藏的道理了,他当下转凡夫业报身为菩萨愿身。
所以愿身菩萨,我们可以作两种解释:
一种是过去世中已经成就了菩萨果位,今生是乘愿再来,借肉团身教化众生,叫愿身再来的菩萨。一种呢,今生是凡夫身,通过听经闻法,明白『如来藏』道理,当下转凡夫业报身为菩萨愿身,这叫愿身现来的菩萨不叫再来,现在是,当下兑现,这叫觉悟了的有情。
第二个角度,含义呢,同样是觉有情,把觉作为动词,教育众生,度化有情。这是菩萨的利他功德。所以菩萨的定义是自利和利他。
那么到了佛呢,自利利他,觉行圆满。自利是觉啊,利他是行啊,自利利他都圆满了,那叫圆满佛。菩萨是分真即佛。我们平常所讲听经闻法当下成佛,是指成分真即佛,是指明心见性的菩萨。他最低果位不落三恶道,或者不落六道轮回,怎么不落六道轮回呢?虽然在六道轮回,他是愿身再来示现。为了防止众生造口业,我们尽量把这个标准定低一点。其实按照佛来定位,凡是真正明白『如来藏』道理的人,都是七住位,乃至七地位以上的菩萨,这不用怀疑。当然我最后还会讲,为什么说明白这个道理你就已经往生,就已经成佛。 阿弥陀佛
佛学的三乘,即声闻、缘觉、菩萨乘。菩萨乘之众,其初心规范之一,即:自觉觉他,利乐有情。 夫妻本来夙世债,不是怨家不聚来。 海枯石烂乱发誓,转身就投别人怀。 说爱本是为淫欲,不如意时脸一甩。 吵吵闹闹无了时,结恨成仇替恩爱。 寻死觅活为那般?痴情就是索命袋。 骷髅装堆臭皮肉,便成花容羞月态。 甜言蜜语哄欢心,乖乖自投罗网袋。 几人识得真面目?多少饮恨白骨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