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画技法学习(二)——佛像的类型
童子像相传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净饭王的太子,属刹帝利种姓。母亲摩耶夫人是邻国拘利族天臂国王女。根据当时的风俗,摩耶夫人回母家分娩,途径蓝毗尼花园,即今尼泊尔南部波陀利耶村的罗美德寺院处,生下了释迦牟尼。据《大唐西域记》记载,释尊诞生时,向四方行七步,举右手而唱诵偈句:「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今兹而往生分已尽」意即:「吾为此世之最上者。」存世童子像多为雕像,以绘画方式呈现的作品较少。 成道像经过六年苦修,释尊仍未领悟到解脱生死之道。释迦牟尼来到一颗菩提树下入禅定,发誓「不获佛道,不起此座」,终于大彻大悟,入道成佛。成道像中,佛陀多结跏趺坐,左手横置双膝上,右手触地,表示降魔之相。 说法像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证得佛果,入有余涅槃,回到世间传道教育救度众生四十五年。说法像即表现佛陀讲经说法的过程。佛陀结跏趺坐,右手向上屈指结说法印。 涅槃像公元前485年,释迦牟尼佛在印度末罗国首城拘夷那竭城外的娑罗林园与世长辞。佛涅槃时,偃右胁侧在床上,头朝北,脚朝南,此即无余涅槃。有余涅槃指肉身依然存在,但已达到清凉寂静、烦恼不现、众苦永寂的境界。涅槃像即卧佛像。 立像立像是释迦牟尼佛游行说法的姿势,一脚向侧前略伸,表示步行的样子,一般称为行径像。阿弥陀佛接引众生也多为立像。 倚座像倚座像是佛陀双脚落于地的坐姿,通常表现弥勒佛的形象,双脚落地而未盘坐,表示弥勒尚未成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