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文钞白话摘录——你害怕因果报应吗?(2)
1.因果教育最利初机:你害怕因果报应吗?(2)【原文】道德仁义,乃吾人本具之性德。因果报应,实天地化育之大权。人生天地之间,藐尔七尺之躯。其与广大高厚莫测之天地,并立为三,称为三才者。以其能仰体天地之德,皆可以为尧舜,皆可以作佛,以参赞其化育故也。【译文】守道德,讲仁义,是我们本来该具有的性德。因果报应,实是天地教化万物的大法。人生在天地之间,能以这藐小的七尺身躯,与广大高厚莫测的天地并立而称为三才,是因为人能敬仰体悟天地之德,都可以成为如尧、舜一样的圣贤,都可以成佛,这是因为人能够洞悉明白天地间变化孕育繁衍生灭的规律。【原文】世无无因之果,亦无无果之因。喻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声和则响顺,形直则影端。(增广·卷三·绍兴何阆仙家庆图序·P517)【译文】世上没有无因的果,也没有无果的因。就好比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声音一致听起来就和顺,形体直则影子也端正。【原文】则苦乐吉凶,皆自己罪福所感,非从天降,亦非人与,是以君子聿修厥德,素位而行,上不怨天,下不尤人。【译文】苦乐吉凶都是自己的罪福所感召的。不是上天降下来的,也不是别人给予的。因此君子要修持自己的德行,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并努力做好自己分内之事,素位而行,上不怨天,下不怨人。【原文】是故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畏因则以戒定慧,制伏其心,俾贪瞋痴念,无从而起,其居心动念,所言所行,无非六度万行,利人济物之道,及其积极功纯,则福慧两足,彻证自心,以圆成佛道。(增广·卷四·因果为儒释圣教之根本说·P838)【译文】所以经上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畏因,所以用戒律、禅定与智慧制伏其心,让贪嗔痴念,无从生起,起心动念,所说所做,无非是实践“戒、定、慧、布施、忍辱、精进”的六度,利人济物之道,等到力极功纯时,自然福慧都具足,彻悟自心,圆满成就佛道。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 佛法非迷信,非宗教信仰,乃是宇宙万法之真理真相!它是讲真,讲实,讲宇宙万物的起源以及所有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石破天惊说法华,风起云涌演楞严!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 石破天惊说法华,风起云涌演楞严!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要成佛读《法华》, 要开悟读《楞严》。 《楞严经》,大乘佛教经典,全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1.因果教育最利初机:你害怕因果报应吗?【原文】道德仁义,乃吾人本具之性德。因果报应,实天地化育之大权。人生天地之间,藐尔七尺之躯。其与广大高厚莫测之天地,并立为三,称为三才者。以其能仰体天地之德,皆可以为尧舜,皆可以作佛,以参赞其化育故也。 【译文】守道德,讲仁义,是我们本来该具有的性德。因果报应,实是天地教化万物的大法。人生在天地之间,能以这藐小的七尺身躯,与广大高厚莫测的天地并立而称为三才,是因为人能敬仰体悟天地之德,都可以成为如尧、舜一样的圣贤,都可以成佛,这是因为人能够洞悉明白天地间变化孕育繁衍生灭的规律。 【原文】世无无因之果,亦无无果之因。喻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声和则响顺,形直则影端。(增广·卷三·绍兴何阆仙家庆图序。【译文】世上没有无因的果,也没有无果的因。就好比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声音一致听起来就和顺,形体直则影子也端正。【原文】则苦乐吉凶,皆自己罪福所感,非从天降,亦非人与,是以君子聿修厥德,素位而行,上不怨天,下不尤人。【译文】苦乐吉凶都是自己的罪福所感召的。不是上天降下来的,也不是别人给予的。因此君子要修持自己的德行,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并努力做好自己分内之事,素位而行,上不怨天,下不怨人。 【原文】是故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畏因则以戒定慧,制伏其心,俾贪瞋痴念,无从而起,其居心动念,所言所行,无非六度万行,利人济物之道,及其积极功纯,则福慧两足,彻证自心,以圆成佛道。【译文】所以经上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畏因,所以用戒律、禅定与智慧制伏其心,让贪嗔痴念,无从生起,起心动念,所说所做,无非是实践“戒、定、慧、布施、忍辱、精进”的六度,利人济物之道,等到力极功纯时,自然福慧都具足,彻悟自心,圆满成就佛道。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