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bu8080 发表于 2016-8-25 13:10:02

印光大师文钞白话摘录——如何教育孩子?

2.人伦道德学佛基础:初学佛应当学什么?(2)【原文】所言教育者,儿童从初开知识时,即与彼说因果报应,及做人之道理。必使心有畏恶报而慕善报,则不致犯上不肯依教而行。小时如是,习以成性,养成良善天姿,是名为育。
【译文】教育就是在儿童从最初开始知道事情的时候,就对他们说因果报应以及做人的道理。一定使他们心里畏惧恶报而钦慕善报,这样就不会犯上而不肯依教奉行了。小时侯就这样,形成习惯而成为天性,养成良善的天资,这就叫做“育”。【原文】育者,养也。若不知此,则养成凶恶性质,轻则忤逆不孝,重则杀父杀母。溯其本源,皆由其父母,小时不教所致。吾常曰,世间最大的功德,莫过于善教儿女。世间最大的罪过,莫过于不教儿女。【译文】所谓“育”,就是培养的意思。如果不知道这点,就会养成凶恶的性格。轻则忤逆不孝,重则杀父杀母。追溯其本源,都是因为父母在他们小的时候没有好好教育他们所导致的。我常说,世间最大的功德,莫过于好好教育儿女。世间最大的罪过,莫过于没教育好儿女。【原文】人人善教儿女,天下自然太平。人人不教儿女,天下决定丧乱。故曰,天下不治,匹夫有责。(三编·卷一·复张佩芬慕兰居士书·P178)【译文】人人都能好好教育儿女,天下自然太平。人人没教育好儿女,天下就会混乱、灭亡。所以说,天下不治,匹夫有责。【原文】孝之为道,其大无外。经天纬地,范圣型贤。先王修之以成至德,如来乘之以证觉道。故儒之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佛之戒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是世出世间,莫不以孝为本也。……【译文】‘孝’之所以称为道,大到无所不包。惊天动地之才、有名的贤圣、过去的王侯奉行后因此成就大德。如来以孝道为基而证悟佛道。所以,儒家的孝经上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佛家的戒经上说:“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可见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没有不以孝道为根本的。【原文】故经云,供养父母功德,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功德等。亲在,则善巧劝谕,令其持斋念佛求生西方。(增广·卷二·佛教以孝为本论·P442)【译文】所以,经上说,供养父母的功德,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的功德一样。双亲在,就要善巧地劝他们持斋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思考题:1.从儿女小时起应教导什么道理?答:从小教孩子因果报应以及做人的道理。就会使他们心里畏惧恶报而钦慕善报,这样就不会犯上而能依教奉行了。2.为人父母的人,世间最大的功德是什么?世间最大的罪过是什么? 答:为人父母的人,世间最大的功德,莫过于好好教育儿女。世间最大的罪过,莫过于不教育儿女。3. 为什么将“孝”称为道?答:‘孝’之所以称为道,大到无所不包。惊天动地之才、有名的贤圣、过去的王侯奉行后因此成就大德。如来以孝道为基而证悟佛道。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没有不以孝道为根本的。

厚德载物英 发表于 2016-8-25 22:21:15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

厚德载物英 发表于 2016-8-25 22:31:13

佛法非迷信,非宗教信仰,乃是宇宙万法之真理真相!它是讲真,讲实,讲宇宙万物的起源以及所有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石破天惊说法华,风起云涌演楞严!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

当应dying 发表于 2016-8-26 10:13:21

南无阿弥陀佛

当应dying 发表于 2016-8-26 10:13:41

南无阿弥陀佛

当应dying 发表于 2016-8-26 10:13:58

南无阿弥陀佛

当应dying 发表于 2016-8-26 10:14:17

南无阿弥陀佛

当应dying 发表于 2016-8-26 10:15:02

南无阿弥陀佛

当应dying 发表于 2016-8-26 10:15:22

南无阿弥陀佛

当应dying 发表于 2016-8-26 10:15:38

南无阿弥陀佛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印光大师文钞白话摘录——如何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