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凡夫、外道的四种颠倒
“远离颠倒梦想”。什么叫“颠倒(72)”呢?颠倒就是不如理作意。凡夫和外道有四倒,声闻和缘觉也有四倒,合称“八倒。”凡夫、外道的四种颠倒,第一是“非常计常”,最主要的就是把无常的可生可灭的第六意识及其无念境界,误认为是不生不灭的常住真心及真如境界。灵明知觉的这个意识(73)心,就是我们天天知道这个、知道那个,知道苦、知道饿、知道愁的这个心,它很容易断掉。比如说,你要上手术台做手术,怕你疼、怕你手术做不好,给你打麻药,全麻以后,你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做手术就没有什么关系了。那时候意识心就断掉了。熟睡无梦时、正死时、入二无心定时,都断掉了。所谓断掉,就是什么也不知道了。凡夫外道不能正视这个事实,认为这个心不会断掉。他们看到,晚上熟睡虽然什么也不知道了,第二天一醒又什么都知道了,就以为意识没有断掉;他们看到人死了还会转世,也以为意识没有断掉,所以有人会说“二十年以后又是一条好汉”。一些人误认为修行就是要保持这个心永远不要断掉,因此就“常坐不卧”,怕睡着了断掉,以为这样练久了,死的时候就也不会断了。其实呢,如果你找到了永不断灭的真心,就不会再怕。因为纵然无任何修行,晚上睡觉不做梦时虽然断掉了,第二天早晨也还会再出现,这个再现是自动的,所以没关系,根本不需要有意去保持它。重要的是要知道会断的是意识心,不会断的是真心,意识心一定会断,真心一定不会断。正因为真心第八识一定不会断,因此意识心断了才会再产生。所以认为第六识心常住不灭的观点肯定是错误的。这叫“非常计常”。
第二是“非乐计乐”。本来我们的生活中就有很多烦恼、很多痛苦。这个五浊恶世(74)实际上没有什么可乐的东西。刚才我们说过“三受”,其中那个“乐受”也是苦,因为它不能常保。凡夫认为,即使暂时的快乐也很好,就拼命去追求,每个人都付出很大的代价。大家想想,从小到大忙忙碌碌,请问,你忙碌的最后结果是什么?你把你的身体照顾得那么好,它最后一定背叛你,坚决死去,跟你永别,不再为你服务。你给它天天涂脂抹粉,打扮得再好,吃得再好,它还是要衰老,它还是要有病。你不想病,它非病不行;你不想死,它必定要死,没听说那个人可以不死。什么烦恼的事你都肯干,为什么就不肯多花一点时间来学佛呢?如果修学佛法,你就不会怕死。为什么呢?因为你知道死后会有一个中阴身,最多最多四十九天,一定会投胎转世,你又会有一个新的身体,根本用不着担心。要担心的是你会投胎到哪里,是一世比一世好呢,还是一世不如一世。要担心的是你现在这一生,能不能活得比较潇洒、愉快,肯不肯多花一点儿时间来学佛,是不是活得那么对不起自己、那么累,本来能享福,坚决不享,一定要受苦;本来早该放下了,就是不放,让你歇歇,就是不歇,礼拜天也不休息,节假日也不休息,忙了这个忙那个。其实忙到最后,请问你有什么?一切都只是一个过程而已,你空着手来,也只能空着手去。你为什么就不让自己活得幸福一点?要学会休息,休息好了才能够工作得好;休息好了,你的心情舒畅了,你对别人才可能充满微笑,别人看着你高兴,你自己也高兴。如果你下定决心不让别人高兴,你也绝不会高兴。你的愉快一定是用给别人的愉快换来的。你让每个人都愉快的话,你自己肯定愉快。所以大家面对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候,要保持一个快乐的心。这个不太容易,要努力修学使自己开悟才可能真正做到,否则的话只是暂时安慰一下自己而已。当然有人往昔历世都有修行,因此快乐的习惯就保持得比较好。有的人,修学的时间还不长,还没有养成一个快乐的习惯,经常是反反复复。痛苦到极点的时候,没有办法,放弃烦恼,然后快乐几天,可是不久,碰到一点事情,烦恼又卷土重来。这都是因为修学不扎实,还没有养成良好的修行习惯。所以大家现在目标要很明确:念佛往生要达到上品上生。要达到上品上生,就要通过参禅去开悟。开了悟以后,这些问题,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开始扭转。因为你已经找到了那个根本就没有烦恼的真心。烦恼只是妄心才会有,真心永远没有烦恼。开悟后妄心开始转依真心,所以烦恼也可以开始真实地消除了,随着烦恼一分一分地消除,清净的法喜也就会一分一分地增长,久而久之,喜悦就会形成一种习惯。当喜悦十分坚固的时候,对烦恼就会有很强的抵御能力。
第三是“非我计我”。本来没有自我,凡夫颠倒梦想,认为有一个自我。请问这个身体哪一个部分是你自己呢?没有,你找不到的。因为这个身体,从开始的时候就没有“自我”,就没有你自己。一半是爸爸的,一半是妈妈的,这个肉体里边没有你。这是个事实,大家不难理解。虽然通过母胎吸收营养,然而吸收的都是外界的物质;出生以后吃奶,吃食物,渐渐长大成人,色身从始至终吸收的都是外边的东西,事实上并没有什么是你自己的身体,只是你自己认为这个身体是你自己的,这只是你的错觉而已,并不是事实。不但如此,其实这个身体里面还有好多其它的生命。不说那些比较大的寄生虫,就说那些微小的细菌
jūn
,它们也有生命,它们也是众生。每一个人的身体里面都有很多很多众生,多得难以计算。当然这并不是坏事,因为如果没有那么多的众生在你肚子里面为你服务的话,你根本无法消化食物,你早死了。所以这个肉体纵然是个假像,也不是你自己的,而是很多众生共同在用的一个东西。如果认为这个肉体是自我,当然就是“无我计我”。身体不是自我,妄心也一样不是自我,只是众生自认为这个能思能想的妄心是自我。自我即主宰之义,应该具备两个最基本的特性,一是恒常,二是自在。前面说过,妄心无常,无常的心怎么会是我呢?第七识虽然五位不断,表面上时时作主,处处作主,而事实上并不能真正作主,要受制于别的因素。如不想受苦,必须受苦,不想死,一定要死。妄心既不是我,附属于妄心的心所法当然更不是我。其实你所有的知识都是学来的,你的那些愤怒、烦恼也是学来的,只有一小部分是这一世学的,而绝大部分是往昔多世学习积累形成的习惯。这一世的是所谓后天的,那些与生俱有的习惯,就是所谓先天的。不论这一世学的,还是往昔多世学的,都不是本来就有的,都不能叫做自我。
第四是“非净计净”。本来不清净的,大家认为很清净。常常有人说:“我是好人”。其实仔细想想,你到底好在哪里?所谓好和不好,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你跟那些战争贩子相比,你比他好多了,因为你没有能力去杀那么多的人,你发动不了战争,你的能力太小,所以你算是好人。但是你要和大菩萨相比的话,根本算不上好人。大菩萨修行要什么给什么,要眼珠子当时就挖出来,你能做到吗?你做不到,做不到就不是好人,那是高标准嘛。而菩萨要和佛相比的话,也还算不上好。所以好不好要看谁跟谁比啦。我们修行,应该和比我们好的那些菩萨来比,而不是和不好的人比。只有跟坏人相比,你才算好人,不是什么值得自豪的事情。你应该跟比自己好的人比,时时感觉到惭愧,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去努力去修正。所谓不净,就是染污。什么是染污?凡是使众生不能解脱的一切有漏有为法都是染污。不客气地说,使众生沉沦三界六道的一切世间法通通是染污法。所以说,凡夫、外道所说的净,其实都是不净,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真正的净是什么。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南无阿弥陀佛 同样打工,过去是我来干,老板给我钱。现在老板就是菩萨,我帮你挣点钱,你把钱来供养大众,你行菩萨道,我也行菩萨道。我是念佛的人,我处处要慈悲大度,与人和善。人家知道:到底是念佛的人。你就是示现庄严相,你就是佛光普照啊!修行不就是这样吗?这叫「真修」,不需要老师一句一句来指导,你自己就知道怎么做。 南无妙法莲华经 若把"法华.楞严"读懂.明白如来藏真实义.不想明性见性都不可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