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照 发表于 2016-8-12 21:36:05

为何说《楞伽经》是传灯印心的无上宝典?

初祖达摩亲传二祖慧可,以作传灯印心的无上宝典。(图片来源:资料图片)一、殊胜地位“楞伽”为梵语“难至”的音译,表示该经为“无上”经典。实叉难陀译本御制序言云:“所言入楞伽经者,斯乃诸佛心量之玄枢,群经理窟之妙键……入如来之藏,游解脱之门……伏以此经微妙,最为希有。”中国禅宗初祖达摩亲传二祖慧可,以作传灯印心的无上宝典,是历来禅者修习如来禅、明心见性最主要的依据之一,是禅宗盛行《金刚经》之前最要经典,也是历来法相宗、唯识宗所依据的根本经典之一,更是各宗共尊的圣典。今所见版本是该经自传入中国至隋末初唐失传450年后,到北宋仁宗时为太子太保张安道所重新发掘、苏东坡所抄写刻印。清代同治年间(1863年)吴坤修居士精选的《释氏十三经》,也录有此经。二、说法缘起释迦牟尼佛在大海滨摩罗耶山顶楞伽城中,以大慧菩萨为上首,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聚会,为该城罗婆那夜叉王开示自所得圣智证法,该经由此而宣说。三、核心内容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亦称《入楞伽经》《大乘入楞伽经》,其译名分别出自南朝宋时求那跋陀罗、北魏菩提流支、唐代于阗僧人实叉难陀,各译为四卷本、十卷本、七卷本。由于求那跋陀罗的译本最早,加上史载初祖达摩传二祖慧可为四卷本,因此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经中回答了大慧菩萨的108个问题,详示五法(相、名、妄想、正智、如如)、三自性(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圆成实性)、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二种无我(人无我及法无我)法门。深研精通《楞伽经》者,古称“楞伽师”,足见其内容之丰富、经义之深奥。四、经典语录1、佛告大慧:前圣所知,转相传授,妄想无性。菩萨摩诃萨独一静处,自觉观察,不由于他,离见妄想,上上升进,入如来地,是名自觉圣智相。2、大慧,云何一乘相?谓得一乘道觉,我说一乘。云何得一乘道觉?谓摄所摄妄想,如实处不生妄想,是名一乘觉。大慧,一乘觉者,非余外道、声闻、缘觉、梵天王等之所能得,唯除如来,以是故说名一乘。3、诸天及梵乘、声闻缘觉乘、诸佛如来乘,我说此诸乘,及至有心转,诸乘非究竟,若彼心灭尽,无乘及乘者。无有乘建立,我说为一乘;引导众生故,分别说诸乘。解脱有三种,及与法无我;烦恼智慧等,解脱则远离。譬如海浮木,常随波浪转;声闻愚亦然,相风所摇荡。彼起烦恼灭,余习烦恼愚,味著三昧乐,安住无漏界,无有究竟趣,亦复不退还;得诸三昧身,乃至劫不觉。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后觉;彼觉法亦然,得佛无上身。

一心三藏-_B0F1s 发表于 2016-8-12 21:42:17


印广法师讲解法华经视频:01.《法华经》经题之(1)
http://www.fahua123.com/forum.ph ... 49&fromuid=1687
(出处: 法华论坛)

顺顺 发表于 2016-8-12 21:43:25

南无阿弥陀佛

顺顺 发表于 2016-8-12 21:43:48

南无阿弥陀佛

当本(心静如水 发表于 2016-8-12 21:43:51

阿弥陀佛!!!

高大珍 发表于 2016-8-12 21:45:20

南无阿弥陀佛

猫咪 发表于 2016-8-12 21:45:31

阿弥陀佛!

妙妙闻心 发表于 2016-8-12 21:45:39

佛前无量法   佛后一法华

猫咪 发表于 2016-8-12 21:45:53

阿弥陀佛!

猫咪 发表于 2016-8-12 21:46:10

阿弥陀佛!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为何说《楞伽经》是传灯印心的无上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