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照 发表于 2016-8-12 15:14:22

如何智慧地去做一个善人?

达真堪布开示于2015年第一届大学生体验营
  
  问: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在社会上常有这样的情况,善良的人常常被人伤害和利用。我们该如何智慧地去做一个善人?什么是真善呢?
  
  答:做善事、好事都不能缺乏智慧。若缺乏智慧,就是这样,不会圆满的,最后也会给自己带来一些不好的结果。做善事、好事,也要看对境、时机和本身的能力,要考虑这些因素,不是随意就去做的。对境上,要看看该不该做;时机上,分析有没有到,是否成熟;自身的条件上,看看自己有没有这样的能力。若是没有这样的能力和条件,却还很执着、勉强地去做,这也是不好的。
  
  总的来说,不能缺乏智慧。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都要有般若的摄持。“般若”是智慧的意思。若是没有智慧的摄持,都不是“波罗蜜”,都不是解脱的因,不是成佛的因。什么是解脱?解脱是解脱烦恼和痛苦。什么是成佛?成佛是福德圆满、智慧圆满。必须要有智慧的摄持,才是波罗蜜,才是真正的纯善,才真正是解脱成佛的因。若缺乏智慧,不能成为你福德圆满的因,不能成为你智慧圆满的因。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盲目地去做,不能随意地去做。自己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有一定的取舍能力。正因为如此,我们现在都要学佛,增长智慧,学习怎么去做好事,怎样去帮助别人,应该怎样去付出等等。我们大乘佛法的核心就是六波罗蜜,讲的就是这些内容。比如持戒,应该怎样去持戒,应该持什么样的戒律,都是有一定的要求和方法的,就要智慧地去做。

松原當開 发表于 2016-8-12 18:38:14

    问: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在社会上常有这样的情况,善良的人常常被人伤害和利用。我们该如何智慧地去做一个善人?什么是真善呢?

松原當開 发表于 2016-8-12 18:38:31

  答:做善事、好事都不能缺乏智慧。若缺乏智慧,就是这样,不会圆满的,最后也会给自己带来一些不好的结果。做善事、好事,也要看对境、时机和本身的能力,要考虑这些因素,不是随意就去做的。对境上,要看看该不该做;时机上,分析有没有到,是否成熟;自身的条件上,看看自己有没有这样的能力。若是没有这样的能力和条件,却还很执着、勉强地去做,这也是不好的。

松原當開 发表于 2016-8-12 18:38:54

  总的来说,不能缺乏智慧。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都要有般若的摄持。“般若”是智慧的意思。若是没有智慧的摄持,都不是“波罗蜜”,都不是解脱的因,不是成佛的因。什么是解脱?解脱是解脱烦恼和痛苦。什么是成佛?成佛是福德圆满、智慧圆满。必须要有智慧的摄持,才是波罗蜜,才是真正的纯善,才真正是解脱成佛的因。若缺乏智慧,不能成为你福德圆满的因,不能成为你智慧圆满的因。

松原當開 发表于 2016-8-12 18:39:12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盲目地去做,不能随意地去做。自己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有一定的取舍能力。正因为如此,我们现在都要学佛,增长智慧,学习怎么去做好事,怎样去帮助别人,应该怎样去付出等等。我们大乘佛法的核心就是六波罗蜜,讲的就是这些内容。比如持戒,应该怎样去持戒,应该持什么样的戒律,都是有一定的要求和方法的,就要智慧地去做。

松原當開 发表于 2016-8-12 18:39:41

阿彌陀佛!!

一剪梅066 发表于 2016-8-12 20:42:03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盲目地去做,不能随意地去做。自己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有一定的取舍能力。

当本(心静如水 发表于 2016-8-12 20:53:20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盲目地去做,不能随意地去做。自己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有一定的取舍能力。正因为如此,我们现在都要学佛,增长智慧,学习怎么去做好事,怎样去帮助别人,应该怎样去付出等等。我们大乘佛法的核心就是六波罗蜜,讲的就是这些内容。比如持戒,应该怎样去持戒,应该持什么样的戒律,都是有一定的要求和方法的,就要智慧地去做。

妙妙闻心 发表于 2016-8-12 20:57:57

佛前无量法      佛后一法华         南无大乘妙法莲花经

一叶莲 发表于 2016-8-12 21:06:55

若把"法华.楞严"读懂.明白如来藏真实义.不想明性见性都不可能.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智慧地去做一个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