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照 发表于 2016-8-10 14:50:45

不观他人过的佛法智慧

学诚法师新书《苦乐人生》插图(图:北京龙泉寺)
  什么叫“不观过”  网友:是只看对方优点忽略缺点还是把对方的一切都看成优点,人人都是佛?或者虽然看到了对方缺点,自己不起烦恼,而是努力去包容理解?  学诚法师:不观过,并不是指看不到过失,更不是硬要把过失看成优点,而是在明确宗旨的前提下,把一切境界都当作自己修行、调心、增长资粮的机会。  网友:什么叫“若真修行人,不见他人过”?有一种理解:修行人要分清事情的是非对错,对不如法做错事的众生不嗔不忿;还有一种理解是因果相续,不能以世间眼光看待事情的是非对错。怎么理解才对呢?  学诚法师:“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意思是修道人的重点要放在自己身心的调伏上,而不是评 判外境。它是在强调一种“向内看”的心态:以修道为目的的人,看见一切外境都能转化为内心成长的资粮,而不是停留在事情的对错上。如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真正的修道人首先要心向内缘,看好自己的心,而不是整天计较他人的过失,因为他懂得:只有调伏自己才能帮助他人,改善心境才能改善外境。  网友:如何理解“见人之过,诸恶之根。察己之过,万善之门”?这句话是佛陀所言吗?出于哪部经典呢?六祖说过:“修行路上不见他人过”吗?  学诚法师:原话出自《格言联璧》,为世间善书,但内涵与佛法相通。六祖曾在《坛经》中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句话的意思是策励我们应返观自照、勤修自心,而不是一味看外在的过失。如果一个人总是看到他人的错误而不懂得反省自己,只会增长内心的骄慢、嗔恨等恶业,难以进步。  面对他人过失如何正确发心?  网友:听常法师正讲到远离恶知识,粗观之:我们身旁很多朋友,虽有吃喝玩一起的快乐,但都归此恶知识相;但又有一说法“只见自身过,莫见他人非”把他人都观成菩萨,若持正知正念,应如何看待及相处呢?  学诚法师:“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是强调修行用心的方向,并非要人不辨是非。初学者力量不足,为了保护自己的心性,故对恶知识应敬而远之,但内心不应排斥和嗔恨。若有因缘与之相处时,应当努力保持正念,择其善者学之,其不善者改之。  网友:如何理解“若见他人非,自非却相左”这句话呢?  学诚法师:修行人如果看到别人的过失而心生烦恼,自己已经错了。别人做错的时候,我们自己做得如何?做得够不够?我们有没有发心去帮助对方改正?帮助他人的方法是否正确、合适?  网友:为什么总是看到别人的欲望呢?比如别人想一件事,很快就能发现他的目的。是自己修行不够吗?  学诚法师:更重要的问题是,看到了之后自己会怎么想、怎么做。  如何善巧对待他人过失?


[*]共


1426309653 发表于 2016-8-10 16:21:40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xingling 发表于 2016-8-10 17:29:18

南无阿弥陀佛!

清净心安然 发表于 2016-8-10 22:19:49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意思是修道人的重点要放在自己身心的调伏上,而不是评 判外境。阿弥陀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观他人过的佛法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