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照 发表于 2016-8-10 14:50:01

居士如何在生活中持戒

/uploads/allimg/150731/1053325016-0.jpg北京龙泉寺印象(图:摘自龙泉论坛 摄影:龙泉视界)
  什么是“戒”?为什么要持戒?  网友:佛法说的戒定慧中的戒是什么意思呢 ?  学诚法师:戒是对身语行为的规范,对个人修行而言,戒帮助我们断诸恶、行诸善,借由这些行为的庄重来帮助我们调伏粗猛的恶业烦恼,令心安定,为进一步的专注修行打下基础;对团体建设而言,戒能维护团体的稳定有序,譬如在世间,社会法律、学校校规、公司管理制度、团体规约……都有与戒相似之处。  网友:修佛养性是自己心灵的事,为何要那么多的戒律呢?比如不让吃肉不许喝酒之类,甚至不许有爱欲,应该顺其自然吧?  学诚法师:如果一个人在悬崖上,马上就要掉下去了,此时是给他一根绳索还是应该“顺其自然”呢?戒律不是束缚,而是慈悲。  网友:对一些人而言,戒律可帮助他们修身养性,从习性养成慢慢质变到心性养成。戒律作为一种工具,确是慈悲。但对所有人都要有戒律吗?守戒只是为了做示范吗?  学诚法师:受戒不仅是保护自我的工具,更是向上升进的阶梯。  在家居士如何在生活中守持戒律?  网友:作为一个俗家佛子,最基本的戒律有什么呢?  学诚法师:皈依三宝,最基本的要求是不能再皈依其他宗教或神鬼等;进一步,可以受戒。针对在家人的戒律是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此五戒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分别受,可单受某一条,也可受某几条或全受。  网友:关于十戒中的四口业,如何理解“绮语”在现在日常生活中是什么样的动机和行为,和“妄语”的区别在哪里?  学诚法师:“绮语”指对身心成长无意义的言语,譬如以散乱心开玩笑、轻浮戏论、议论他人等,动机或贪或嗔或痴。“妄语”指故意欺骗他人的虚妄之语。  网友:虽有一定学佛的心,但工作中与五戒冲突时,如何处之?工作中不打妄语,好像寸步难行。  学诚法师:学佛从皈依开始,进一步才是受戒,不是一学佛就要求受戒。五戒也可以分开受,挑选自己能做得到的一条或几条受。学习佛法是一个改变心与行的机会,是改变生命的开始。  网友:如果在生活中持五戒,工作中有需要少量饮酒的场合,怎么办呢?  学诚法师:若已受戒,则当尽全力防护。若觉得确实难以守持此条戒,可以舍戒以免犯戒。舍戒只要对能理解意思的人,包括犯戒的对象,说一遍就可以。  网友:受了菩萨戒能否给家人做肉食,这样是否见杀随喜?弟子曾在菩萨面前发过愿,不再做众生肉了,可家人反感,真不知怎么办?


wx_c6THtGvt 发表于 2016-8-10 15:20:18

阿弥陀佛!

13643634688 发表于 2016-8-10 17:43:28

南无阿弥陀佛

xingling 发表于 2016-8-10 18:05:56

南无阿弥陀佛

一微尘 发表于 2016-8-10 19:14:33

明白了一心三藏的道理一戒一切戒学会妙用心

一微尘 发表于 2016-8-10 19:15:06

阿弥陀佛!

一微尘 发表于 2016-8-10 19:15:25

南无阿弥陀佛

清净心安然 发表于 2016-8-10 22:18:46

戒是对身语行为的规范,对个人修行而言,戒帮助我们断诸恶、行诸善,借由这些行为的庄重来帮助我们调伏粗猛的恶业烦恼,令心安定。阿弥陀佛!

清净莲 发表于 2016-8-11 22:09:02

阿弥陀佛   

顺顺 发表于 2016-8-11 22:10:20

南无阿弥陀佛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居士如何在生活中持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