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最大的“魔”
修行的关键就这一句:“我“就是最大的“魔”!一个人只要能免除生活中的逼迫,就能够自在解脱。说起来简单,但你知道生活中的逼迫有多广吗?早上醒来,张开双眼,一直到晚上睡着,你都有生活中的逼迫。从哪边来的啊?皆由贪嗔痴发起。你在一切境界中有所欲求,那个贪嗔痴、那个欲求又是从何而来?
想免除生活中的逼迫很简单,但要免除“一切逼迫”可就难了。可以做得到吗?可以!尤其修行人,更是一定要做到!“一切”有多少啊?食衣住行、行住坐卧、事业、人事、二六时中面对的种种境界……乃至于你现在已经来到道场听经,都有一种逼迫感,“下雨了,湿气好重!开冷气太吵,但不开也不是……”下了课,想赶快回去,那就是一种逼迫。生活中,这种不自在的范围太多太广了,想看得潇洒一点,人家说我不负责任,不潇洒一点却又很痛苦,到底怎么办?这整个逼迫究竟从何而来?其原点在哪儿?
其实,它源于你对自我的执著。因为你有一个我、自我,一有我执,逼迫就产生了。道理就这么简单,只因你有“我执”,逼迫就产生。想想看,若是“无我”,何来逼迫可言?佛法的基本关键,就是破我执,破掉自我。我们常说:“放下!”放下烦恼,尚属小事一桩,但要放下自我身段、放下自尊心、放下面子,可不容易了。“放下自我”四个字说来容易,做来难啊!因为你只用识性来运作,完全都是自我在操控,纯粹都是自我的。
我们该如何破除、超越“自我”?仔细想想看,只要存在那个“我”,不管你到哪里,或考虑任何事情,都是以“我”为思考中心,都是“我怎样……”你不会考虑别的。夫妻吵架,因为有“我”就有“你”,有“你”就有冲突。假如“无我”,你会站在对方的立场想,你让一点,他让一点,绝对没事儿!有事,就是因为有“我”,受不得委屈,冲突便起来了。若能在此时提正念,把“我”放下,当下就无逼迫了。这个逼迫是从贪嗔痴,从理想、目标产生的,假如能放弃这些,只存在于无我,生活就会达到止于至善。道理就这么简单,可是你绝不相信,你认为没有理想目标,怎么生活嘛!你非设定理想目标不可,于是它就成为牢笼,把你框住,陷在那儿无法挣脱、超越。整个关键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而已。
自我就是所谓的“魔王”,学佛人常说着魔啦!魔障道了!不然就说修学时遇到什么障碍……你老是自诩为某一号人物,动不动就自以为了不起:“我这个人上根上器,只要一用功马上就成就了。”不然就说:“哎哟!病了,魔就是怕我有成就,成不了魔子魔孙,所以他来障我。”那都是自我的慢心和自尊心在起作用,假如能舍弃,将自我放下,一切成就当下即是。要知道,生活中的逼迫其实都源于自我在起作用,你会为了理想、目标而在时、空上设定期限,于是框框把你障碍住,使你无法挣脱,此即不能够深入法界的原因。
事实上,我们本来就在法界内,又何需入法界呢?本来就不在法界外,只因自我起作用,所以感觉无法与整个法界交融。所谓天人合一、物我合一,一旦你能将“我”破除、毁灭,自然与日月合明,与天地合德。
最大的魔就是“我”,不要去怪谁,那个“自我”才最可怕。学佛就在于破除这个自我,一切业障皆因我而生,若能不执著,不被那个境界缠住,那就对了。可是一般人无法一下子达到,那怎么办呢?就借由修般若行及持诵《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以见性,那时就可把自我破除掉。这是从理上,去体悟那真实的境界。
自我坚固执著,烦恼就蒂固根深。各位尝试去体悟,让自我愈淡愈清,你会愈幸福,闻法开悟就愈快。当然,满分的话,就是完全没有自我。
注意喔!没有“自我”便没有“无我”,这一点要弄清楚。“无我”是相对于“自我”而言的,如果破除自我后还有个无我,那仍旧是自我,只是披上无我的外衣罢了。就像“空”乃相对于“有”而言,破“有”之后,“空”也没了,否则那个空,其实仍旧是“有”嘛!只是换称为“空”而已。
同样的,你破除自我以后,也没有无我了,假如还有个无我,那还不是一种“自我”吗?因为还有一个“无我”可执著。这都是语言文字解释佛法时可能会产生的障碍,故禅宗强调“不立文字”。一立文字,容易让人产生执著,破这一个,著那一个,破那一个,又著另一个,那都不对。
修行的关键就这一句:“我“就是最大的“魔”! 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