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于其中,经行及坐卧:讲法也好,听法也好,吃饭也好,都在道中。
佛子住此地:这是佛子到了这种境界,不是讲住在哪里。则是佛受用:代佛传法就是佛受用。他没有什么烦恼,也没有大喜大悲。即使有,他是在喜不喜,在悲不悲。修行人到了这种境界已经自在无碍。苦就苦一点,乐就乐一点,不是刻意地追求执著。常在于其中,经行及坐卧:讲法也好,听法也好,吃饭也好,都在道中。《楞严经》中七处征心,怎样契入如来藏之理? 答:这个法太长,简单来说——心不在中、不在内都是佛的方便说;他无处不在,哪有中?哪有内外?可是呢,阿难说在内、说在中,佛一概否定。为的是逼着阿难回头,看看你阿难还能狡辩到哪里去。 所以佛讲不在内、不在中,是以妄制妄。如果不是阿难,而是目犍连,佛就不会这样说了。为什么呢?目犍连神通很大,如果说心在内,佛问目犍连能不能看到五脏六腑啊?目犍连就能看到啊,这就不方便解释了。 .依止师父后早晚课上什么? 答:依止也好,不依止也好,要懂如来真实义。懂了以后,你上早晚课也好,不上早晚课也好,都能成就。如果是在道场修行,仍然要遵守常住安排。 但是最好的修行是什么呢?要注意!文殊菩萨虽然讲明心见性以后怎么样修都行,但因为你是我的依止弟子,你有责任和义务,帮助更多同修了脱生死。许多弟子到处奔走呼号,香包一背就出发,装着书和光碟,见有缘人就散发,劝他们受持。我们还可以组织法会,请相关法师传如来正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