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万法一如来 发表于 2016-7-28 15:34:25

又应作是念,不久诣道树,得无漏无为,广利诸人天:又应该这样看,这个人马上快成佛了

又应作是念,不久诣道树,得无漏无为,广利诸人天:又应该这样看,这个人马上快成佛了。「诣」就是到的意思。不用太长时间,就会到菩提树下。得无漏无为,这是究竟如来果位。就是到等觉菩萨都还有漏,漏在「生相无明」。乃至说一偈,是中应起塔:讲这个「一偈」是不是就是佛的舍利啊?所以听者闻者是不是当下就把这个舍利装到肚子里去了?

无量古今当下念 发表于 2016-7-28 17:22:30

《楞严经》中七处征心,怎样契入如来藏之理?   答:这个法太长,简单来说——心不在中、不在内都是佛的方便说;他无处不在,哪有中?哪有内外?可是呢,阿难说在内、说在中,佛一概否定。为的是逼着阿难回头,看看你阿难还能狡辩到哪里去。 所以佛讲不在内、不在中,是以妄制妄。如果不是阿难,而是目犍连,佛就不会这样说了。为什么呢?目犍连神通很大,如果说心在内,佛问目犍连能不能看到五脏六腑啊?目犍连就能看到啊,这就不方便解释了。

天地万法一如来 发表于 2016-7-28 17:22:32

.依止师父后早晚课上什么?   答:依止也好,不依止也好,要懂如来真实义。懂了以后,你上早晚课也好,不上早晚课也好,都能成就。如果是在道场修行,仍然要遵守常住安排。 但是最好的修行是什么呢?要注意!文殊菩萨虽然讲明心见性以后怎么样修都行,但因为你是我的依止弟子,你有责任和义务,帮助更多同修了脱生死。许多弟子到处奔走呼号,香包一背就出发,装着书和光碟,见有缘人就散发,劝他们受持。我们还可以组织法会,请相关法师传如来正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又应作是念,不久诣道树,得无漏无为,广利诸人天:又应该这样看,这个人马上快成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