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请问燃灯古佛与毗卢遮那佛的关系,以及卢舍那佛与释迦牟尼佛的关系?
问:请问燃灯古佛与毗卢遮那佛的关系,以及卢舍那佛与释迦牟尼佛的关系?答:你不要分别、执着这些,经典里面讲得很清楚,诸佛菩萨没有一定的名号,名号的建立是恒顺众生,就是看众生的需要而建立的。
诸佛菩萨的示现,也是因众生的机感,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实在讲,一切诸佛菩萨没有名号,名号是假名。譬如我们大家都是人,若有人说你是狗,你就不高兴了。你想想,假如我们的老祖宗当年把我们称为狗,现在叫狗不就很正常吗?因此,名是假名,不是真的,所以‘名可名,非常名’,不要执着在名号,执着名号是错误的。
《大乘起信论》教我们学佛,要用什么心态才能契入佛境界?有三个方法:第一、‘离言说相’,听经不要执着言说,经本文字是言语的符号,既然言语不能执着,文字也不能执着,你要是执着文字就跟执着言语一样是错了。这只是一个工具,我们藉着这个工具契入真实相。第二、‘离名字相’,名词术语、佛菩萨名号都是名字相,你要懂得意思,但不要执着,执着就错了。第三、‘离心缘相’。
‘毗卢遮那’是梵语,意思是遍一切处,就是自性遍一切处。所以,毗卢遮那是法身佛的名号,法身遍一切处,也就是自己的真心本性,没有来去,没有生灭,真的是‘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中观论》讲的‘八不’,这是法身,所有一切万物都是这里变化出来的,它是根本。所以,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佛的法身是共同的,众生与佛也是同一个法身。
‘卢舍那’是报身佛,是我们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报身是讲智慧,唯有智慧才能证得法身,才能明了法身。没有智慧,迷惑颠倒,就不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能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就证得法身。
‘释迦牟尼’是自性里面本具的德能相好。《华严经》云:‘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因此,一切众生与诸佛是一不是二。我们迷了,不知道是一体,分自分他,起无量无边的烦恼,嫉妒障碍。这就是迷惑颠倒,迷失了自性,宗门讲迷失了自己本来面目。
‘释迦牟尼’这个名号,是专门对现前社会讲的,这是教学的宗旨与目标。因为现在世间人对人没有慈悲心,没有爱心,而‘释迦’是仁慈,就是教导我们对待别人要仁慈;‘牟尼’是清净,就是对待自己要清净。所以,佛没有名号,是用教学的宗旨与目标作为名号。
在佛法讲,这完全是一个,‘毗卢遮那’是法身,‘卢舍那’是报身,‘释迦牟尼’是应化身,一体三身,三身一体。这个意思真懂得了,我们自己也是三身,与佛的三身也是一体。我们的法身与一切诸佛的法身一体,我们的报身与一切诸佛的报身一体,我们的应身与一切诸佛的应身也是一体。我们今天这个应身是业报的应身,佛菩萨是愿力的应身,不相同在此地,所以佛自在,我们不自在,因为我们受业力支配。
业力从何而来?自己变现出来的,是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造出来的,是虚妄不实,本来没有的。所以,一念觉悟,业就变成智慧,众生与佛就是这一念的差别,众生一念觉就成佛了。佛教导我们没有别的,就是帮助我们觉悟。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佛不度人唯人自度,佛把宇宙实相告诉了我们,命自我立,自己应供自己,用什么样的心得什么样的果全由自己一念心决定,成佛成鬼成畜生下地狱都决定在自心一念,能害的是我们自己能救的还是我们自己! 虽然佛神通广大,法力无边,但佛力大不过众生的业力,业力大不过众生愿力,要靠众生自悟,自修,自度! 有一付对联说的好:如不回头,谁为你救苦救难?若能转念,何需我大慈大悲! 我们只知道这个肉团身是我,我们的心只在这个肉团身上;整日为衣食奔波劳碌不知宇宙真相。我们通过学习佛法从闻思俢了悟宇宙的实相后。 通过六种震动,震开我们本有的光明,回归自心本性。当我们知道一切的万相都是由我们一念真心变现的,都与我们是一个自心本性。我们的心量就扩大了与万法圆融为一体,大光明藏谁非谁?万法万物都是我们的心变现,通过听经闻法把心量打开。 你有多大的心量,就能够容纳多少的东西;你有多大的承受力,就能够承载多少。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