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当开 发表于 2016-7-18 07:33:47

不能控制自己情绪,便会被情绪控制

http://wh.zgfj.cn/d/file/JiChu/2015-05-25/55b6b02ebfc49116465a3c73e3e3c99d.jpg

  不能控制自己情绪,便会被情绪控制自己。情商不高的人一旦情绪不佳,就会伤及无辜。
  
  一个脾气暴躁的旅行家拜访一位著名的高僧,旅行家出门的时候情绪很差,满脸的烦躁,到达目的地时,他很费力地解开纠成一团的鞋带,使劲把鞋子往角落一甩,于是大门“砰”的一声被砸坏了,同时也吓坏了现场的每一个人。直到见到了高僧,才一改刚才恶劣的态度,非常礼貌的向高僧致意。
  
  但是高僧却对他说:“对不起,我无法平心静气地和你谈话,除非你先跟被你迁怒的那扇门和你的鞋子道歉。”旅行家一听,脸上微愠地问:“您是在开玩笑吧?门和鞋子他们又不是人,难道也会有受辱的感觉?”
  
高僧回答:“不管是人或物,都有被尊重的必要,当你把你的愤怒加诸在他们身上时,你同样要准备好向他们道歉。否则,我也无须尊重你,更不必和你深谈小去。”

旅行家心想:好不容易才能见到高僧一面,如果因为这点小事而终止盼望已久的谈话那就可惜了。于是他走到鞋子面前说:朋友,请原谅我的无礼。接着又对门说:对不起,我为我的鲁莽行为向你表示歉意。
  
  后来,旅行家在他的回忆录里写道:“一开始,自己觉得很滑稽,可是道完歉后,突然有股奇妙的感觉涌上心头,心境变的很平和,很难想象,一个小小的动作,心情的转变却是那么的大。”
  
  所以,不要用情绪解决事情,那样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糕,学学高僧的方法,先让情绪缓和下来。不要让情绪控制自己的生活,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才能凡事顺利圆满!

19770727 发表于 2016-7-18 07:49:05

南无阿弥陀佛

小雪儿 发表于 2016-7-18 07:51:54

阿弥陀佛!

小雪儿 发表于 2016-7-18 07:52:17

南无释迦摩尼佛

小雪儿 发表于 2016-7-18 07:53:10

不能控制情绪便会被情绪所控

小雪儿 发表于 2016-7-18 07:53:26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小雪儿 发表于 2016-7-18 07:53:49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785612364 发表于 2016-7-18 07:55:38

不要用情绪解决事情,那样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糕,学学高僧的方法,先让情绪缓和下来。不要让情绪控制自己的生活,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才能凡事顺利圆满!

785612364 发表于 2016-7-18 07:56:03

不能控制自己情绪,便会被情绪控制

一叶莲 发表于 2016-7-18 08:24:23

法华密髓开示 所谓「法华秘髓」 不读《法华经》,你见不到真实义,那么这部《妙法莲华经》包含《大佛顶首楞严经》,《楞严经》也叫《大方广妙莲华王》这两部经典其实是一部经典。 佛在《法华经》《楞严经》把其它一切经典重新定义。《法华经·方便品第二》讲,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在《楞严经》不仅把自己讲的其它经典判为戏论之法——过去的因缘法、自然法,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诸佛出世先讲小法再讲中法,最后涅槃之前必讲《法华经》,把一切法归于临终遗嘱!诸佛灭度以后,菩萨说法无一不是直截了当——只讲《法华经》!我们看了《法华经》一目了然。大通智胜佛的十六个王子,包括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都是十六王子之一,在大通智胜佛入静以后,只讲《法华经》(见《化城喻品第七》);日月灯明佛灭度以后,妙光菩萨——是文殊菩萨前身,只讲《法华经》(见《序品第一》)。没有说佛灭度以后,他的弟子们也必须先讲小法,再讲中法,最后讲大法——没有这个道理 可是《法华经》很难传。佛陀感慨万分呐!无量国土之无量众生于无量劫都不能听闻《法华经》,连闻《法华经》之名都很难得。今天诸位能听到《妙法莲华经》,不知道这是多少天大的福报!根据我们这十来年传法的经验,只要把「如来藏」之义搞明白,你当下成就!当然我们还要讲清楚为什么。《法华经》和《楞严经》,一个是难信,一个是难懂。所以祖师大德讲,「石破天惊观法华,风起云涌演楞严」 怎么「石破天惊观法华」呀?《法华经》就是讲,明白了什么是佛,你当下就是佛!石破天惊!没有根机的人要吓死了!认为你是胡说八道,哄人。可是佛在《法华经》反反复复强调这个法,而且《法华经》最为难信难信,为什么?讲了以后天人大众要害怕,乃至阿罗汉、辟支佛要害怕,乃至藏教菩萨、通教菩萨、别教菩萨都要害怕!菩萨都要害怕,唯有具足圆顿大教根机的菩萨能够信解。为什么不敢相信啊?讲起来真是叫我们哭笑不得。就是因为这个法太简单。因为我们凡夫站惯了——你说,坐到佛土上去。哎呀,我怎么能坐到佛土啊?! 就如同佛在《楞严经·卷七》讲: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就是成释迦牟尼、阿弥陀、观世音那样的圆满之佛,都是易如反掌。大风吹微尘有什么困难!佛在《楞严经》还讲,何籍劬劳,肯綮修证?哪里要你去认真修?!哪里叫你刻苦修!把两个耳朵带来,明白这个道理,你当下了生脱死! 怎么「风起云涌演楞严」呢?那些二乘人在楞严会上向佛接二连三提出质疑,佛一一回答——而且他们提出来的法都是佛当年金口玉言。佛讲:「当初讲的是方便法,我现在讲究竟法」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听说有些法师宣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是经王,《无量寿经》是王中之王——这种说法在三藏十二部经里没有根据。这些都还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凭什么是王。我们这次讲《法华经》《楞严经》是「王」,要从法理法义上来明白。哎呀,佛讲的是对的,它就是王。佛教导我们「依法不依人」。这几千年以来,修行人的悲剧就是依人不依法。谁的名望大,谁的地位高就依,盲从。 「四依四不依」,我们应该明白啊,这是佛陀最后的嘱咐。你传的是正法,即使是魔,我也给你顶礼,以生命来供养你;你传的不是了义之法,我可以不理睬你。依法,要「依了义法不依不了义法」。三藏十二部经唯有《法华经》《楞严经》是了义之法。 《楞严经》这个经题要讲全了,叫《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阿含经》这类的,是小乘经典;《金刚经》《华严经》《地藏经》等等,叫做权教大乘。所以大乘分权实之别。在开讲《法华经》《楞严经》之前,所谓的三乘法有小中大;开讲《法华经》以后,万法归宗。《法华经》《楞严经》叫圆教、实教、满字教、究竟一乘了义。因为佛过去把大乘法说为是胜义法,讲到《楞严经》时便没有办法再讲了,故而把《楞严经》说为「胜义中真胜义法」 要明白,过去讲《金刚经》,讲《华严经》,讲什么真如本性,到了《楞严经》怎么讲的?妄真同二妄! 所以破妄见真所谓的真也是妄!《楞严经》不是讲真如,是「真真如性」。《楞严经》的核心——整个虚空世界,过去、现在、未来,上自诸佛菩萨,下及天人鬼畜,旁及山河大地、树木华草、风云雨雾,一切的一切,我们能够耳闻、目睹、身受,还有看不到、听不到、那些真实存在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个人一个念之所变现。打个比方,如人在梦,梦中境界千千万万,万万千千,都是做梦的一个人一个念变现而已。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不能控制自己情绪,便会被情绪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