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心是修行最大的障碍
分别心是修行最大的障碍从本性的角度讲,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平等无差别的。但一般人只看事物的表象不同,因而生出种种分别。
如果站在自我利益和自我见解的角度上对万事万物做分别,自己就会制造出种种烦恼的程序:
分别——执着——捡择——取舍——计较得失——烦恼——造业——病、灾——生命层次下旋。
如果延着平等无分别心的道路走,其结果完全相反:
平等心——无分别——无执着——无捡择——无取舍——无得失——无烦恼——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真空妙用——大超脱——大自在——生命层次上旋。
从这两个简明的程序不难看出,哪一个才是我们应该走的正见之路。
我们可以对任何一种事物进行剖析,验证宇宙及万事万物的本性是否无分无别。
如:一套普通住房,让一般工薪阶层的人住,就认为正合适;如果让一个乞丐来住,他会认为这套房子如天堂一般;但是,如果让一个亿万富翁来住,他就会认为这房子如贫民窟一般。
房子的本性也没有好与不好,而好与不好完全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利益,自己的需求分别出来的。如果不信,你可以此方法类推一切事物。
例如:锅、碗、瓢、勺,表象上虽千差万别,但都有不可缺少的作用,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它们是完全平等的。
又如:米饭、面条、馒头、饺子,虽然表象和味道各不相同,但也都有其不可缺少的作用。一般有分别心的人会说“饺子好吃”,如果让你在一个月中,天天顿顿吃饺子,你还会说饺子好吃吗?
因此说,它们都有不可少的作用,没有高低好坏之分。那些所谓的好与不好都是你自己心理分别出来的。
又如:小学、中学、大学也是平等无差别的,但一般人可能会说“当然是大学好”。如果没有小学、中学,你又怎么可能一步进入大学呢?当你上了大学的时侯,你能攻击小学、中学不好吗?你能说小学、中学上错了吗?即使是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医学等各个学科,也同样是平等无差别的,因为它们都有其必不可少的作用。
又如:佛、道、医、儒、基督、天主、依斯兰、气功、武术等各门各宗,同样是平等无差别的,只是为适应众生不同之缘而生出万法。如果只有佛教,只能度与佛有缘之人,那么与佛无缘或今生与佛无缘者则失去了修学和向善的机会。如果只有基督教,只能度与基督有缘之人,那么与基督无缘之人就不能得度。又怎能谈得上普度众生呢?
即使是佛教内部也是如此,无论是净土宗、密宗、禅宗、天台宗各个教派,也没有谁高谁低,谁好谁不好的问题,皆是因缘生法,殊途同归,法无高下,平等无别。
但是,由于许多人不懂得这些道理,总是以分别心来看待事物,非要分别个我好你不好,然后去攻击或排斥另一方,这就是偏知偏见。由于偏知偏见,使自己心不清静,又因攻击或排斥另一方而造业,增长为邪见,虽也修行精进,但越精进反而离道越远,结果是仍在六道里转来转去,因此,分别心、不平等心属于偏知偏见。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修行是在修自己,而不是修别人。
“不见世间过”,不是世间人有过我不说,而是世间人本来就无过,你认为世间人有过,这个“过”是你自己心里分别出来的,是你心里分别、不平等的偏见所产生的。
================================
同一件事物由于角度不同,心态是不一样的,那都是人心在分别。
你生气的时候瞅哪都别扭,看那门都想踢他一脚,为什么呢?那是门错了吗?是你生气的时候你的心态欲望和情绪折射在门上了,反映在这块了。
联想起小学学的课文(《人有亡斧者》),怀疑邻家把你家斧子偷了,怎么看他都像偷斧子那位,后来在自家找到后看他又不是了。
你比如说垃圾箱,特别是夏天的时候味道不太好,你从旁边走你会嗤之以鼻,退避三舍,但作为捡垃圾的人看到垃圾箱他会是什么感觉呢?他们很幸福,是天堂,是财富的象征。
佛看谁都是佛,只有魔鬼看自己是佛,看别人都是魔。
==================================
某些修行人为什么会产生更大的分别心?
许多修行者,在未接触佛法之前,对善恶的标准以及佛法中的一些戒律懂得较少,脑子象一张白纸,分别也较少。但修上几年之后,懂了一些佛法,知道了一些善恶标准,或懂得了一些戒规。
但由于尚未开悟,分别心没有减,却把分别心用在了学佛上。一切按照自己所理解的程度,加上分别心,则产生了更大更多的分别。
自己在执着修善的同时,眼睛看到社会、家庭、别人都在作恶。看社会处处是邪恶腐败;看别人都是自私、作恶;...在修行者内部,眼睛时刻盯着别人,这个是破戒,那个是造业,这个是外道,那个不如法,这个要受恶报,那个要下地狱;
...
若以平等心来看,众生皆是过去佛、现在佛或未来佛。每个不同的人和物只是表相不同,作用不同而已。如同钳子、锤子、锣丝刀,只是作用不同,没有好坏之分。
但分别心较大的修行者,表相上是厌恶从善,实际上眼里看到众生和社会处处都是恶,其实说明自己心里念念都是恶。在分别善恶,执着修善的同时,另一面却在造恶。因为善恶是阴阳互根的,是一不是二。只要执着善,另一面肯定是造恶。...
因此,带着分别心执着修善的人,反而给自己造成了更大障碍和更多的烦恼。
真正悟道者,应知道佛法即一切法,一切法即佛法,是一不是二。
。。。
对佛法尚未真正悟道,会读几本经典就自以为悟道,执着本位而排斥他门,以我执偏见来偏解“不二法门”,是自己尚在二法的分别之中。只要你还不能以平等心看待一切法门,就是分别心,就尚未真正地契入佛法,不知万法归一,平等不二。
修行是要放下分别和我执我见,如果未立平等心,仍用执着心去研究佛法及法门,其结果只能是产生更大的分别心。自以为已契入正法,未入外道,实已离道更远。把本来是互为存在的内、外,看成是截然分开对立的法门,而且硬要排斥和消灭另一方,这本身就是背道的偏知偏见,要想排斥和消灭另一方是永远不可能的,因为双方如同手心手背,本来就是一不是二。
在各门各派的修行者中都有许多法执者,在本门经典的长期熏陶中,并未理解经典的真实内涵,反而养成了执着经典的“文字相”。
例如:佛家称“佛”、“修行”,基督教称“神”、“主”、“操练”,法执较重者,听到不同的名词就会起反感。又如:在佛教中,对佛就有上百种称呼,其中“大医王”也是对佛的称呼。。。观世音菩萨在无数次度生中,曾称谓过“妙善”、“妈祖”、“大罗刹王”、“圣母玛利亚”等。佛门常念的《大悲咒》,里面的每一句都是观音菩萨曾经来世间度众生时用过的名子。而且曾转生过鬼道。
这些变化是佛在恒顺众生,随着时空及众生的需要而变化,所传的法门也是应时、应地、应众生的方便法门,这才体现了佛的大智大慧。
而执着“名字相”、“文字相”的人,就是转不过来这个弯,换一个名称就不认识佛与佛法了,而且又在有意无意中攻击毁谤了佛法,造下了地狱的果报。
实在是对佛的本性一无所知,对佛法并未契入实质,而是执着在表象上。
...
如今未法时期的众生是无利不上,因此,给他们治病和显示神通都是行方便法门而已。当年释迦牟尼佛曾有“空拳度子”的典故:一小孩爬至井边,将要掉下,释佛明知叫他回头是不可能的,因此手握空拳,说给他糖吃,于是小孩回头。释佛也是以利益行方便法门。
如果我们只执着在表相上,而且认为佛是不变的,当然认不出佛的无量变化和方便法门。有不少佛门中人,由于自己未识佛性,还以“气功和道家是外道、邪道”来障碍别人,造下了谤佛、谤法的大错。
佛的空无本性中可产生无量无边的变化,而不变的是本性,因此,不变的本性与变化的表象和作用也是一不是二。
在接触许多修行者中,这样的问题和障碍非常普遍,因此,特别需要引起修行者的注意。修行是在修自己,而不是去修别人,因此,对其他法门千万不要妄加评论,应以平等之心视之,以免造下地狱口业。
阿弥陀佛!
分别心是修行最大的障碍 南无阿弥陀佛 9.188.一心三藏可否理解为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吗?比如说不空如来藏是物质,空如来藏是精神,就像我们讲一个灵体(灵性)与一个纯物质的东西合二为一,才构成一心三藏。是这样吗?答:不是。我们所讲的精神也是不空如来藏。在不空如来藏里,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应观照为作用与反作用,叫报身佛,是智慧妙用;空如来藏,它没有精神和物质可言,这是分别法讲。从究竟法来讲,它们就是一个东西。 分别心是修行最大的障碍 阿弥陀佛! 感恩一切感恩自己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