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当宝 发表于 2014-12-7 14:57:35

谁为你救苦救难?若能转念,何需我大慈大悲!

诵大乘妙法莲华经第9部,回向一切有缘众生能闻正法,回归大光明藏,证无上正等正觉。愿见到我文字的众生及听到我声音的众生及路过的见到的所有众生都能早日开启自性智慧早成佛果。生生世世受持弘扬法华楞严圆满菩提阿弥陀佛。特别回向我丈夫及我身边的家亲眷属及一切有形无形有意无意所伤害的一切众生恩怨化解,得佛力加持往生佛国净土阿弥陀佛。一心顶礼南无本师释迦牟尼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2. 自古以来楞严经被祖师大德称为照妖镜、试金石、降魔杵,而在楞严经中佛又称之为妙法莲华王!遇此经稀有难得,能学此经更是殊胜无比,果真学得明白,如佛在楞严经中所讲:“决定成佛如同微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何藉劬劳,肯綮修证!”。成佛成菩萨是当下的事。3. 佛在《楞严经》讲【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何籍劬劳,肯綮修证】?听经明白宇宙真理了,当下知妄即真,转凡夫业报身为菩萨愿身,真妄一体,歇即菩提。楞严经阐明了宇宙真理开启我们的智慧,揭开了邪魔外道的一切面目,直指本来真实智慧般若实相的经典,能指导学习者不迷惑本性。楞严经就如一面透明的镜子,对镜自照,鉴定自己修行也可以鉴定六道内没有彻底觉悟的生命的修行层次。能照出一切生命内心深层意识变迁过程中的境界。4. 《楞严经》佛告文殊师利是经名大佛顶悉怛多般怛囉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亦名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亦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亦名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亦名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汝当奉持。5. 佛有三不能 第一、不能代人转业 就是个人的业各人自己受,无法转给他人。第二不能代人成佛,各人的生死各人自己了。第三不能度无缘众生。因为佛力再大也大不过业力。不能替人转移业力。6. 佛不度人唯人自度,佛把宇宙实相告诉了我们,命自我立,自己应供自己,用什么样的心得什么样的果全由自己一念心决定,成佛成鬼成畜生下地狱都决定在自心一念,能害的是我们自己能救的还是我们自己!虽然佛神通广大,法力无边,但佛力大不过众生的业力,业力大不过众生愿力,要靠众生自悟,自修,自度!有一付对联说的好:如不回头,谁为你救苦救难?若能转念,何需我大慈大悲!7. 我们只知道这个肉团身是我,我们的心只在这个肉团身上;整日为衣食奔波劳碌不知宇宙真相。我们通过学习佛法从闻思俢了悟宇宙的实相后。通过六种震动,震开我们夲有的光明,回归自心夲性。当我们知道一切的万相都是由我们一念真心变现的,都与我们是一个自心夲性。我们的心量就扩大了与万法圆融为一体,大光明藏谁非谁?万法万物都是我们的心变现,通过听经闻法把心量打开。你有多大的心量,就能够容纳多少的东西;你有多大的承受力,就能够承载多少。8.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我们明白了一切万事万物都是我们一念真心变现,都与我们一体。我们的心,无所是无所不是随缘显现。这个心量是没有边界的,万法都在我们心中,万物都是我们的心。这时就没什么分别?还有什么好执著呢?还有什么好争斗的呢?明白了就是修!认识自心就是修!明白了就能放下了。就能歇歇了,歇即菩提,烦恼即菩提。认识了放下了再提起发心就是修!我们的心它无形无相,能突破一切有形有相的障碍。它能从这个房间,跑到另一个房间,只要动一念就到了。它能从现在回到过去还能到未来,一动念就到了。佛在楞严经里讲,你眼睛看到别人做坏事,你还要受报应;耳朵听到别人说坏话,,你要受报应;你脑子里想到别人在做什么坏事,你想到别人的事你都要受报应。心法不可思议,我们的心就是一面镜子,一朵华在镜子里显出来就是一朵华,一堆牛粪在镜子里显出来就是一堆牛粪。一定要用好我们这颗心。阿赖耶识,它整个的是一个系统,不管自己还是别人,善恶种子已与阿赖耶识发生沟通,这个业种既已形成,在未来的时空点,只要机缘成熟,这个结果马上就变现出来。9. 当我们起个恶念邪念,你憎恶某个人,乃至还未动手想报复他那一念,那个步骤以及还未实施,这个过程已快速被你的末那识存在阿赖耶识了,作为一个业报的种子植入轮回程序里面了,来世因缘具足了,这个种子生根发芽起现行就会报在你的身上,因果报应丝毫不差。再看能不能真正达到伤害他人的目的,不能。自己伤害自己得苦果。所以我们修行人千万千万记得,把别人看得怎么好怎么好,别人不一定会因为你把他看好就变好,但确因此把自己的心变好了。你把别人看得想得怎么坏怎么坏,别人不会因为你说他坏他就坏了,但确把自己的心确确实实变坏了,而且备受果报!你把一切人我法只管往好处想,你就得到好的果报。这在普贤十大愿王叫随喜功德,你可不要去随喜人家的过错。随喜人家的过错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这不叫智慧,何况人家不一定是错,需知万法皆由心变现,在这个外界的镜子前,我们多随喜赞叹,别管人家是好是坏,自己把自己的心修好才是大智慧!所以时时刻刻返观自心这一念。转念即是。因此对别人慈悲,也是自己的八识中撒下慈悲的种子,实质上慈悲的是自己。所有的慈悲都是自己应自己的供养。命自我立,明白了道理还敢造业吗?念念都在阿赖耶识中呢?当我们烦恼念起时,立刻转念即是。若能转物即同如来。当我们明白万法一念变现,我们的心当下就与万法圆融为一体,我们的心就无所不在、无所不是。明白了心可以起妙用。创造美好的未来就看怎么用这一念心。10. 我们心念变了,德行就变了;德行变了,气场就变了;气场变了,风水就变了;风水变了,运气就变了;运气变了,命运就变了。命自成立。11. 真心本性非空非有,非生非死,非不生非不死,非一非多,非真非妄,非佛非众;而是随缘现空现有,现生现死,现不生现不死,现一现多,现真现妄,现佛现众。如人在梦,梦境万千,仔细想来,此梦中人事岂是他人,何关别事,实乃梦中之人一念变现而已。12.http://i.56.com/u/qq-gremcukhrd/videos13.http://url.cn/SXgRuC14.http://url.cn/WHElJf15.http://url.cn/OSKaXo16.http://url.cn/TMSAj417.印广法师的视频空间http://url.cn/UQdTdA大乘妙法莲华经安乐行品: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是诸菩萨·甚为难有·敬顺佛故·发大誓愿·于后恶世·护持读诵·说是法华经·世尊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云何能说是经·佛告文殊师利·若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欲说是经·当安住四法·一者安住菩萨·行处亲近处·能为众生·演说是经·文殊师利·云何名菩萨摩诃萨行处·若菩萨摩诃萨·住忍辱地·柔和善顺·而不卒暴·心亦不惊·又复于法·无所行·而观诸法·如实相·亦不行·不分别·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处云何名·菩萨摩诃萨·亲近处·菩萨摩诃萨·不亲近·国王王子·大臣官长·不亲近诸·外道梵志·尼揵子等·及造世俗·文笔赞咏外书·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亦不亲近·诸有凶戏·相叉相扑·及那罗等·种种变现之戏·又不亲近旃陀罗·及畜猪羊鸡狗·畋猎渔捕诸恶律仪·如是人等·或时来者·则为说法·无所悕望·又不亲近·求声闻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亦不问讯·若于房中·若经行处·若在讲堂中·不共住止·惑时来者·随宜说法·无所悕求·文殊师利·又菩萨摩诃萨·不应于女人身·取能生欲想相·而为说法·亦不乐见·若入他家·不与小女处女·寡女等共语·亦复不近·五种不男之人·以为亲厚·不独入他家·若有因缘·须独入时·但一心念佛·若为女人说法·不露齿笑·不现胸臆·乃至为法·犹不亲厚·况复余事·不乐畜·年小弟子·沙弥小儿·亦不乐与同师常好坐禅·在于闲处·修摄其心·文殊师利·是名初亲近处·复次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颠倒·不动不退不转如虚空·无所有性·一切语言道断·不生不出不起·无名无相·实无所有·无量无边·无碍无障·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故说·常乐观·如是法相·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亲近处·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若有菩萨 于后恶世 无怖畏心 欲说此经 应入行处 及亲近处 常离国王 及国王子 大臣官长 凶险戏者 及旃陀罗 外道梵志 亦不亲近 增上慢人 贪着小乘 三藏学者 破戒比丘 名字罗汉 及比丘尼 好戏笑者 深着五欲 求现灭度 诸优婆夷 皆勿亲近 若是人等 以好心来 到菩萨所 为闻佛道 菩萨则以 无所畏心 不坏悕望 而为说法 寡女处女 及诸不男 皆勿亲近 以为亲厚 亦莫亲近 屠儿魁脍 畋猎渔捕 为利杀害 贩肉自活 炫卖女色 如是之人 皆勿亲近 凶险相扑 种种嬉戏 诸淫女等 尽勿亲近 莫独屏处 为女说法 若说法时 无得戏笑 入里乞食 将一比丘 若无比丘 一心念佛 是则名为 行处近处 以此二处 能安乐说 又复不行 上中下法 有为无为 实不实法 亦不分别 是男是女 不得诸法 不知不见 是则名为 菩萨行处 一切诸法 空无所有 无有常住 亦无起灭 是名智者 所亲近处 颠倒分别 诸法有无 是实非实 是生非生 在于闲处 修摄其心 安住不动 如须弥山 观一切法 皆无所有 犹如虚空 无有坚固 不生不出 不动不退 常住一相 是名近处 若有比丘 于我灭后 入是行处 及亲近处 说斯经时 无有怯弱 菩萨有时 入于静室 以正忆念 随义观法 从禅定起 为诸国王 王子臣民 婆罗门等 开化演畅 说斯经典 其心安稳 无有怯弱 文殊师利 是名菩萨 安住初法 能于后世 说法华经

清净莲 发表于 2016-5-28 14:48:41

感恩分享   

无量古今当下念 发表于 2016-5-28 14:49:29

阿弥陀佛感恩一切

wx_c9G21Q3F 发表于 2016-5-28 14:54:38


南无妙法莲华经

wx_c9G21Q3F 发表于 2016-5-28 14:54:54

南无观世音菩萨

wx_c9G21Q3F 发表于 2016-5-28 14:55:13

南无阿弥陀佛

wx_c9G21Q3F 发表于 2016-5-28 14:55:29

感恩一切善知识

wx_c9G21Q3F 发表于 2016-5-28 14:55:47

随喜赞叹!

随缘起用 发表于 2016-5-28 15:17:11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幸运福人 发表于 2016-5-28 15:35:03

感恩慈悲,开示,阿弥陀佛,随喜赞叹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谁为你救苦救难?若能转念,何需我大慈大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