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缘起
《楞严经》缘起据历史记载:中国隋朝天台宗智者大师,研究《法华经》,发明三止三观后,有一位梵僧对他说,其理论与《楞严经》颇相似,大师闻说,就希望有机会阅读此经,特别在天台山建筑一座拜经台,天天向西方礼拜,拜了十八年,求此经早日传译中国,可惜直至圆寂,仍然无法得偿所愿。
后来,有一位印度高僧,名般刺密帝三藏法师,欲来中国弘扬此经,不幸被边防官员查获,竟被拘禁,不许出境。般剌密帝被监禁期满,回复自由后,再用白绢写此经,藏于手臂肌肉中,待伤口痊愈,然后出国,瞒过检查人员,带到中国。当时是中国唐朝,神龙元年,般刺密帝三藏法师航海到达广州。此时,有一位被武则天女皇所贬的宰相房融,在广州做太守,见梵僧带来法宝,即请于光孝寺住,剖臂取经,以便翻译;但从臂中取出的白绢,却血肉拟成一团,无法开卷。房融宰相苦思无策,竟夕失眠;其女儿建议,用人乳泡白绢,使之溶化,洗去血迹,然后开始翻译。
在译此经的过程中,房融亲自为译文润笔,成为文学的巨著,并献于武则天。因为当时有《大云经》伪造的风波,故武则天将此存在宫中,没有流通。后来神秀禅师为国师时,在宫中受供养。有一天,发现此经,认为对于禅宗有价值,乃流通于世,这时,中国才流通《楞严经》。由以上记载可见,古人为法忘躯,历经千辛万苦,才将此经传译中国。由此可见,《楞严经》之传来极为殊胜!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南无大佛首楞严经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 南无大佛首楞严经 南无大佛首楞严经 南无大佛首楞严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