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当开 发表于 2016-6-24 10:34:45

什么是随心应量?

为什么会造成四大比例的不同?我们到底从哪里而来啊?这就开始第三关,叫做「随心应量」。前面两关只是讲五蕴中的「色法」,从第三关就涉及到「心法」。《楞严经》讲,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也就是「随心应量」。我们生生世世的因果报应,上天堂、下地狱,做佛菩萨、做人、做鬼、做畜生、做穷人富人、做泥巴瓦块乃至树木华草,都是由自己把握自己,都是由我们的心所决定。这叫「命自我立」,所以要修行。这个量无非是两个问题:一是质量,二是数量。这就是马列主义辩证法中的量变与质变的规律问题。
所谓「质量」,就是看我们这个心,你一天到晚是想着为人民服务,还是为己谋私?你一天到晚想的是行善,还是行恶?你想着是成佛作祖,还是要升官发财?是讲真还是讲妄?至于「数量」,是看起心动念、言语、行为的积累。你用的是十分真心?还是三分真心,七分作秀?同样作恶,你是无法无天还是被逼无奈?一切众生就是随着用心的「质量」和「数量」而受报应。「随心」就是讲因,「应量」就是讲果,这就是因果报应。你在因地如何用心,如何言行,必然受何果报。一切众生就是在这因果报应中循环。我们在今生今世如果用的是真心、善心,你来世必得真报、善报;你用的是伪心、恶心,来世必得恶报。起心动念不同,你的言谈举止就不一样,都是受世界观指导。正所谓,言为心声,行为心使,身为心役。
那修行人为什么要正信佛法,追求真理?你今生今世把《法华经》《楞严经》学明白,生生世世得大福报、大自在,永远解脱轮回之苦。若只是在唸佛、拜佛……做种种的善事,你今生来世一定得大福报;但是,到第三世就很难说了——因为你有可能会因为自己来世福报很大而忘记修行,轻慢三宝,认之为迷信;乃至享乐造业不修福德;如此,第三世必定堕落。修人天福报叫「三世冤」。
以上这三关你能认真修证,可以超越六道轮回——证阿罗汉、辟支佛果位;但是很难,成就的概率是万分之一而已。这在佛法里叫「小乘因缘法」。


wx_c9G21Q3F 发表于 2016-6-24 10:59:06

所谓「质量」,就是看我们这个心,你一天到晚是想着为人民服务,还是为己谋私?你一天到晚想的是行善,还是行恶?你想着是成佛作祖,还是要升官发财?是讲真还是讲妄?至于「数量」,是看起心动念、言语、行为的积累。你用的是十分真心?还是三分真心,七分作秀?同样作恶,你是无法无天还是被逼无奈?一切众生就是随着用心的「质量」和「数量」而受报应。

wx_c9G21Q3F 发表于 2016-6-24 10:59:22

「随心」就是讲因,「应量」就是讲果,这就是因果报应。你在因地如何用心,如何言行,必然受何果报。一切众生就是在这因果报应中循环。我们在今生今世如果用的是真心、善心,你来世必得真报、善报;你用的是伪心、恶心,来世必得恶报。起心动念不同,你的言谈举止就不一样,都是受世界观指导。正所谓,言为心声,行为心使,身为心役。

wx_c9G21Q3F 发表于 2016-6-24 10:59:44

那修行人为什么要正信佛法,追求真理?你今生今世把《法华经》《楞严经》学明白,生生世世得大福报、大自在,永远解脱轮回之苦。若只是在唸佛、拜佛……做种种的善事,你今生来世一定得大福报;但是,到第三世就很难说了——因为你有可能会因为自己来世福报很大而忘记修行,轻慢三宝,认之为迷信;乃至享乐造业不修福德;如此,第三世必定堕落。修人天福报叫「三世冤」。

wx_c9G21Q3F 发表于 2016-6-24 11:00:02

以上这三关你能认真修证,可以超越六道轮回——证阿罗汉、辟支佛果位;但是很难,成就的概率是万分之一而已。这在佛法里叫「小乘因缘法」。

wx_c9G21Q3F 发表于 2016-6-24 11:00:21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wx_c9G21Q3F 发表于 2016-6-24 11:00:44

南无大佛首楞严经

一心三藏-yxsz 发表于 2016-6-24 11:00:50

南无观世音菩萨

wx_c9G21Q3F 发表于 2016-6-24 11:01:00

南无观世音菩萨

wx_c9G21Q3F 发表于 2016-6-24 11:01:16

南无阿弥陀佛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什么是随心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