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诚法师:凡事以尽心为有功
《广论》中对弟子相的说明是:正住、具慧、希求。正住,简单说就是谦虚好学,不执著自己的知见,与“听话”有些近似。但听话也要看怎么听,是完全不动脑筋被动做事,还是能够放下自己的见解?很多人是小事听师长的,大事听自己的,表面听话,内心我执坚固,一动不动。
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无言曰缄默,息怒曰霁威。
造一个业,最重要的因素是自己的发心,也就是动机,而不仅仅看结果。人在发心的过程中,因智慧不足、习气深重,有很多杂染之业,如起初是恶业,但后来可能生起追悔心和惭愧心;也有起初是善心,但后来又反悔,或发了脾气,起了恶念……造的业善恶交织,感果也是苦乐交参。
要修“精进”,修“善法欲”,也就是要培养人的理想、信念。真正“一心向善”,应该是有很大的动力的,善可不是懒懒散散就能做得到、做得好的。
到底是完全无我行菩萨道,还是难以突破对自我的保护和执著?别人的烦恼不应是我们纠结的重点,真正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面对自己的心。要想通过布施到彼岸,必须跨过这一关,否则就还是在有漏的范畴内。继续努力,每个看似难捱的境界,其实都是生命的礼物。
宁静是一种力量。不被五欲八风扰动,因为“志不在此”,当我们内心有了超越世俗的理想,心有所止时,就能够获得真正的宁静与深沉的幸福。
心大了,烦恼就小了。凡事看得宽些,看到全局、看得长远,不要只计较自己眼前一点利益得失,争利斗气;凡事不要执著,善识无常、深信因果,坦然接受现实,积极为未来种因。
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可以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
放下,就是不挂碍,一件事情能够承担起来,但又不被它拴住;能够一心一意朝着目标努力,而又懂得随缘看待果相,没有强烈的贪嗔执取。放下是一种超越,内心豁然开朗、如释重负的轻松,是战胜烦恼之后的洒脱。
改变,就是在事上去历练。学会认识无常、接受无常,才能处变不惊,凡事三思而后行。凡事以尽心为有功,不要执著果报。你不可以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学诚法师开示】 南无阿弥陀佛 正住、具慧、希求。正住,简单说就是谦虚好学,不执著自己的知见,与“听话”有些近似。但听话也要看怎么听,是完全不动脑筋被动做事,还是能够放下自己的见解?很多人是小事听师长的,大事听自己的,表面听话,内心我执坚固,一动不动。 阿弥陀佛! 放下,就是不挂碍,一件事情能够承担起来,但又不被它拴住;能够一心一意朝着目标努力,而又懂得随缘看待果相,没有强烈的贪嗔执取。放下是一种超越,内心豁然开朗、如释重负的轻松,是战胜烦恼之后的洒脱。 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 皈依如来藏 皈依一心三藏 明白一心三藏.如是我闻.天地万法一真之人一念变现.万法即我.我即万法.不存在利与不利.则是最圆满的利. 南无阿弥陀佛 感恩学诚法师 阿弥陀佛!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