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莲 发表于 2016-5-3 19:40:05

什么是一千二百五十人俱?

粗相言: 常随世尊修行有德行的弟子应为一千二百五十人。这一千二百五十人,最初佛在鹿野苑,先度憍陈如五人,次度迦叶三兄弟,他们带同徒众一千人来皈依佛,再次度舍利弗和目犍连师徒二百人,再度耶舍长者子等五十人,共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去了零数五人,故成一千二百五十人,他们以前都修外道,勤苦而无得益,后来遇佛教化而成道,因感佛恩,故常跟随佛在一起,叫‘常随众'。‘众'——三人以上才称众,现在有千余人,所以叫众。   
   
    细相言:从自性说:楞严经卷四,佛言:“而此界性设虽十方。定位可明。世间祗目东南西北。(四维空间)上下无位。中无定方。四数必明。与世相涉。三四四三宛轮十二。”

    就是说自身众生用四方位东、西、南、北和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互相涉入,就得到十二的数目。以方涉世,各方各有十世,为一百二十。以世涉方,各世各有十方,为一千二百。自性不离五蕴[色、受、想、行、识],五蕴各有十。为一千二百五十。自性也不离[财、色、名、食、睡]。为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俱。
3×4×10×10+=1250人(比丘众)
   
    微细相:
游雲空飘无处住,
八万四千菩提路,
法门无量作了因,
   大千塵劳无出入。

                           法师:释昌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什么是一千二百五十人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