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广法师:详解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3}
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庄子,有一次和朋友在桥上看水里的鱼,庄子讲这个鱼真快乐,那个人就问庄子:「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快乐啊?」庄子反过来问:「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就不知道鱼快乐?」凡夫的习气总是好自作聪明,自以为是,即使你证到二十八层天的智慧,即使你证到阿罗汉辟支佛的智慧,你都不能观照猜测菩萨的智慧。天人都有五种神通,阿罗汉、辟支佛有六种神通啊,他们的天眼其实是肉眼,阿罗汉、辟支佛连自己的四肢头目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可是大乘菩萨知道,所以大乘人肉眼当下即是佛眼。它不是讲天眼,也不是讲法眼,也不是讲慧眼,当下即是佛眼。 只要明白「如来藏」,你当下就是「佛眼」。你知道这个四肢耳目是什么东西,知道泥巴瓦块是什么东西。阿罗汉认为泥巴瓦块就是泥巴瓦块,可是你知道泥巴瓦块就是我,就是佛。这可不是口头禅,你必须刻骨铭心地明白为什么泥巴瓦块就是我。你对一个修行人讲:「你真庄严啊!你真像佛啊!」「啊,谢谢谢谢……」;你要讲「你怎么像一个乌龟王八蛋呐」,他要跟你拼命——你才是乌龟王八蛋呢!乌龟王八蛋是不是我们呐?当然佛法不坏世间法,你可不要看到些同修或者看到些朋友:「哎呀,你真是一堆牛屎啊!」人家要生烦恼。 这是「烦恼浊」的五个内容,也叫五结,也叫五钝使。「烦恼浊」障碍我们涅槃,「见浊」是障碍我们证菩提,功用不一样。怎么讲是钝使呢?我们认识烦恼很容易,一听就明白,有的人不听就已经明白了一半,跟转变世界观不一样。对烦恼的知见一听就明白,但是改正很难,叫「钝使」。因为他这个习气太重啊!即使坏人做坏事的时候,他知道自己做坏事啊,所以就偷偷摸摸地做。所以烦恼好懂,难改。破了「见浊」以后,当下就是明心见性的大菩萨,你了生脱死,永远不在三恶道轮回,但烦恼习气很难改。想成究竟圆满之佛,我们还要认真对待。 众生浊:五蕴见慢为其体,秽名恶称是其相。在《心经》讲到「色受想行识」这「五蕴」。我们这个身体的四大就是色蕴。 「见」是「横计主宰」,为见我。所谓「横计主宰」,我们在今生今世这个时空点,由于社会环境、人事环境、自然环境而形成的具有种种的特征的众生的形相,或者形成的种种的众生习气,这个特征主要是世界观、人生观的问题。 「慢」是「俱生主宰」,为慢我。所谓「俱生主宰」,当下这个我从无始以来无量的种种习气特征走到现在这个我。佛讲,众生所造之业如果有形有相,那尽虚空遍法界不能容纳。我们还以为自己是现代人,有没有哪一个不是古人啊?从唐朝到现在,从秦朝到现在,从盘古开天辟地到现在,这里有没有少哪一位啊?有没有哪一个离开了这漫长的历史啊?这无尽的历史我们谁都没有缺席啊!谁都没有缺课啊!唐朝的时候我是张三,清朝的时候是李四,三皇五帝的时候是天上的杨三郎,这个过去是不是也叫「俱生主宰」呀?那么我们再想一想,唐朝的泥巴瓦块、唐朝的李白、杜甫、李世民是不是我啊?所以把这个俱生主宰又扩大它的层次来观照。要明白啊,一切的万法都共同一个阿赖耶识,这个阿赖耶识里有无量的业识种子,无量的第七识见分,每一个第七识见分都可以从中汲取各种各样的气氛来成就自己一生一世的业报。 大家看这个气球手套。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释迦牟尼佛都在这里(手套的空心),牛魔王、白骨精、孙悟空也在这里,泥巴瓦块、树木花草这些东西还在这里。所以作为一个明心见性之人,根据自己的心量大小,都是从这里来吸取功德。如果全部吸取了,你就是极果如来。虽然我们现在没有成佛,但是这些东西是不是我啊?所以,过去现在未来,十方法界一切万法都是一个我,叫「俱生主宰」。不管你在佛、在天、在人、在鬼、在畜、还是在泥巴瓦块,你都是一个俱生主宰,没有哪一法不是你。 那「五蕴见慢是其体」,是实体法。「秽名恶称是其相」,是假名法。众生众生,上至诸佛菩萨,下至天人鬼畜,旁及一切的无情万法,都叫「秽名恶称」,这就是破相。一切的名相都是假立。天啊、人啊、鬼啊、畜生啊,假立了以后,我们却当真。但是真正一开始叫下来以后我们习惯了,你会不会感到叫什么殊胜叫什么糟糕啊?假设我们一开始把人叫成猪,把猪叫成人,我怕现在我讲你是个人,你就生烦恼了。一切的名相不要当真,都是说说而已,都是一个人一个念变化而已,没有什么真实可言,它是符号而已。 那么怎么样又叫「秽名恶称是其相」呢?没有哪一法是清净单纯的。一尊佛现相也好,一尊菩萨现相也好,天人鬼畜现相也好,泥巴瓦块现相也好,风云雨雾现相也好,它都是由无量无量的元素大杂烩而成。想想看,如果我们无量劫以来的大小便以及人死以后的尸体都聚集在这里的话,我怕这里都没有空间了,人都在这个牛屎里滚,在人尸体里面爬。那现在那些屎啊、尿啊、白骨到哪里去啦?是不是阿弥陀佛派飞船火箭来装走啦?装到极乐世界去卖钱去啦?那到哪里去啦?我告诉你们,你们可不要恶心。这都在我们的身体上,都在我们的肚子里,都在空间万法里里外外。你哪有一个干净的,是不是?你穿西装革履,昂首挺胸,所以看不起那些拉板车的,拖大粪的,你何苦来哉啊?所有的人、所有的菩萨都是一个东西,都是一样的,叫「秽名恶称是其相」。 这是要破我们的分别心。然后,你知道秽名恶称垃圾堆又成了宝了,是我们成佛的法器,它就是如意宝珠。讲秽名恶称也好,讲庄严殊胜也好,都是我们的「同分妄见」。没有善恶之别,没有好坏之分,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的如意宝珠,都是宝啊!我们看到是牛屎狗粪,鬼道的众生看着是美味佳肴;我们看到是烂泥巴地,极乐世界的菩萨看着是黄金。心态调整得好,你当下就在极乐世界,充满着快乐、光明;心态不好的人念念都是地狱,都是痛苦。 最近有一个弟子已经两次发心,彻底忏悔了,说:「怪不得师父经常讲,叫我想一想从小到大我眼睛里能看得惯什么」。他确确实实找到自己的病根。但他就有这个福报,能够进入佛门,否则彻底完蛋。世界的美丽也好,糟糕也好,都是在于我们个人的心。 命浊:色心连持是其体,催年减寿是其相。怎么色心连持啊?肉身就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这是无情物。皮肉筋骨是地大;血液、口水、汗水、眼泪就是水大;体温就是火大;呼吸、动作、爪生发长就是风大。那色身有没有超出这四大的范畴啊?但这四大呢,它是无情物,要通过心来调理周旋。五蕴是「色、受、想、行、识」,刚才讲的是「色」。 所谓「受」,是我们生命的这种直觉,第一念感受。眼睛看到亮了,知道有东西。当他知道,哦,这是灯光啊,这就已经变成了「想」。「想」是在第一念直觉的基础之上来分别,来思维。但是当眼睛转向外面看到大山了,光的这种受、这种想没有了,没有了到哪里去了呢?储存到「识」里了,在佛法里叫第八识,也叫阿赖耶识,也叫我们的种子仓库。怎么样跑到阿赖耶识里去的呢?就是通过「行」,这是我们的第七识,通过行把它搬进去,储存进去。那么我们刚才讲能感受的、能想的又是怎么出来的呢?也是从第八识里冒出来的。与外界接触的时候,我们里面那个种子就通过第七识这个「行」跑出来,去感受、体会、分别、妄想,这就把我们这个心由浅到深、由粗到细,来来去去有次第性地、有条理性地剖析出来,帮助我们来认识自己。 这是佛的良苦用心呐!要不然我们谁都不认识自己。就这么好玩,你说我们好端端地来人世一遭,都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的,也不知道将来到哪里去,也不知道我们所面对的客观环境、社会环境、人事环境、自然环境、一切人、一切鬼、一切牛马猪羊这些东西从哪里来的,这些东西又互相是什么关系,你说这不是可惜吗?你不知道这个东西,就永远在黑暗中轮回啊!你知道这个东西,懂得自在地把握,来世就可以成为佛那个东西,也可以成为菩萨那个东西,也可以现人、现鬼、现猪、现牛、现马,现这些东西来帮助这些东西。要明白啊! 当我们知道我们不是东西的时候就是东西了,所以才东西东西的。为什么不叫南北?东西东西,就有一个缘起。东为始,西为终。经过一段时间的修行证果,我们了生脱死。东,东方,在五行上属木,树木是不是表智慧啊?西,西方,五行属金,表真,西方是日落归山,是不是表成就啊?你个东西就是开智慧的名相术语。这是讲「命浊」。 那怎么又叫「浊」的呢?地水火风这种无情物由一精之明(第七识,也称见分)进去跟它搅合以后,它提升了意识的层次。用针刺它一下,它就知道疼痛了,但是它知道疼痛以后反而忘恩负义,把一精之明丢到脑后不管它了;不管它以后呢,自己受苦。眼睛能看不能听,耳朵能听不能讲话,嘴巴能吃饭不能闻,鼻子能闻不能走路。本来一精之明样样通,十八般武艺样样全,被地水火风这四大、被眼耳鼻舌身意废掉武功,所以不得自在,叫「命浊」。 所以四空天的天人、阿罗汉、辟支佛明白这种束缚,通过不同层次的修行来解脱。四空天的天人在一定的时空点也证得一个比较自在的灵体,但是由于他没有从根本上破除烦恼习气,所以在人天福报享尽以后还要往下界人天堕落;阿罗汉、辟支佛从根本上破除了三界见思烦恼,永远不落六道轮回,但是不敢从空出有,他把一切的泥巴瓦块还执着为无情;明心见性的菩萨不一样,他证得空性,仍然从空出有,来进一步破除无明微细烦恼,但是他这个命浊是在所难免;虽然在所难免,他用心自在,不会去生烦恼。 「摧年减寿是其相」,这也是破一种迷惑颠倒的凡夫知见。世间人的心态是反的。小孩子出来,哎呀,终于会走路了;哎呀,六岁了可以上学了;哎呀,二十岁了可以讨老婆了,然后呢,我今年七十岁八十岁,大家来庆贺……我们今生今世多长的寿命前世自有定论。比如说你修得这一世的寿命是一百岁,你进入娘胎起第一天,你就是一百岁减一天,出娘胎的时候你就成了九十九岁零两个月,到八十岁的时候你就剩了二十年,是不是?一直在倒计时。果真明白,你会生恐惧心,多行善法。可是世间人是反的,七八十岁大摆筵席,都是在给自己增加罪障。 这个「五浊」就是讲万法的来龙去脉,「五浊」的根本在于「劫浊」。懂得了「五浊」,你开大智慧。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司空见惯,它也是从总体上来概述我们的报身智慧,概述我们在各种不同的时空点所证得的涅槃解脱功德。翻译为汉语,「阿」就是「无」,「耨多罗」是「上」,「三」是「正」,「藐」是「等」,「菩提」是「觉」合起来叫「无上正等正觉」。 再分析一下。「三菩提」就是表正觉,这个「正觉」是相对于凡夫的邪觉、不觉和无觉,所以这个「三菩提」最起码是指小乘人的境界。他知道有六道轮回,知道有来世,知道我们这个灵体可以离开肉团身而得到独立自在,他也知道通过修行就能证得这种果位,叫「三菩提」。「三藐三菩提」叫「正等正觉」。怎么「正等」呢?这个时候已经上了等级,开了智慧,已经明心见性。他不仅懂得我们这个灵体可以离开自己肉团而独立存在,而且知道这个肉团也是我们的心所变现,知道一切的万法都是一个人一个念之所变现,这是明心见性的菩萨。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特指究竟如来果位,他证得了一切的菩提,包括无觉菩提、不觉菩提、邪觉菩提、正等正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菩提统统证得,一切都是当人当下一个念,这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第一个「难」,这个法不容易用语言来表达,不容易为众生所接受,只能硬着头皮,旁敲侧击,强词夺理;第二个「难」,娑婆世界众生非常固执、浮躁,来说这个法是难上加难;第三个「难」,我们现在处于人均寿命七十岁这个「五浊恶世」,人心更加险恶,更加动乱,更加浮躁,来说这个法是难上加难还要加一个难。 从这三种角度来观照,所以在这个时代能够发愿到娑婆世界讲经说法的菩萨,这是不可思议的。那《法华经》上讲五百阿罗汉在佛面前发愿了,一定要弘扬《妙法莲华经》,但是要到其它佛土。为什么?这里人太坏了;所以古今中外没有几个人敢讲《法华经》《楞严经》,要不然怎么叫「难信之法」?《楞严经》就是讲了,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佛都不轻易讲这个法。 佛讲「依法不依人」,现在要打破这种气氛可不容易啊!自古以来「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法华经》是如来全身,肉身如来也是它,法身如来也是它,报身如来也是它,「如来全身」啊!我们现在把「全身全身」当成是个肉团,哪有这个道理啊?你还是被这些肉团给执着了。当年智者大师到世界上来,连佛的舍利子都被他判为是废料。诸佛灭度以后唯有《法华经》住世为师,叫你不离道场,当下成就。阿弥陀佛 随喜赞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