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心息念,万缘放下
《华严经》云:“汝等观是心,念念常生灭,如幻无所有,而得大果报。” 庞居士云:“但看起灭处,此个是真如。” 初祖达摩来中国传法,唯传观心法门。神光问达摩祖师曰:“诸佛法印可得闻乎?”师曰:“诸佛法印,非从人得!”光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师曰:“将心来与汝安!”(要二祖返照观心)曰:“觅心了不可得。”(一观即知,不劳问人)师曰:“与汝安心竟。”(此时心有宁与不宁么?故祖师曰安心竟)光由是有所契悟,祖遂易其名曰慧可。觅心,即观心是也!不向心内观如何得出“觅心了不可得”此句。六祖在五祖弘忍大师处得衣法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一僧俗姓陈名惠明,先是四品将军,性行粗糙,极意参寻,为众人先。趁及惠能,惠能掷下衣钵于石上云:“此衣表信,可力争耶?”能隐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动。乃唤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惠能遂出坐盘石上,惠明作礼云:“望行者为我说法。”惠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明良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复问云:“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惠能云:“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六祖大师得衣法后第一次讲法,就是教惠明观心而悟本性。
月溪禅师云:我们南赡部洲的人(即是这个地球)以眼耳意三根为敏利,如用眼根,眼就不向外看,而向内看,看到清清净净的,向见闻觉知里面来看,看来看去,看到山穷水尽时间,达到黑黑暗暗、一无所有的无明窠臼境界,这时不可停止,再向前看,看得多,囫的一声,无明窠臼就会打破,无明一破,豁然贯通,柳暗花明又一村,彻天彻地的看见本来面目佛性了,古人云:佛性从内求,千万无从外求;或者我们没有时间来内照,眼由他看,耳由他听,意由他想,但是于其中要执持一个念头下疑情,我们的佛性究竟在什么地方?被无始无明遮障,向无始无明还本来佛性,不论何时何地,片刻不忘,好似失去宝珠,必定要将他获着一样,如是观照,机缘一到,囫的一声,也可以见佛性;如能照此修行,豁然贯通,见本来佛性。(月溪禅师《禅宗修持法要》)
刘洙源先生曰:“观心之法,先要休心息念,万缘放下:善事恶事,都不思量,过去未来,一概不想。直观当下念头,憧憧往来,起灭不停;勿执着他,勿随逐他,勿断除他。只管细细静看。妄念起时,一看不知去向:旋又复起,仍如是看:念若不起,只看着。久久纯熟,看到一念不生,即与般若相应。”(刘洙源《佛法要领》)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灵感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灵感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灵感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南无妙法莲华经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