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妙真 发表于 2014-10-22 18:30:09

只是缺少一种精神

                              只是缺少一种精神,不知道是我还是是谁?这种精神又是什么,我也不得而知,我只知道也许我们需要这种精神。不管是单个的人还是集体,我们所需要的精神,是一种关于热爱的东西。          热爱对于人来说也许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但它确实了不起,人有时是会对于某件事缺少基本的判断力。也许我们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生物,但是对于支撑起我们的精神,我们应该知道是什么!只是缺少一种精神,关于热爱,我想到了儒家的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许从我的世界观来说,我们这个世界其实也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因为我们始终都是这个世界一群微小的蚂蚁群,和一粒微尘没有区别。纵使这样,当我们明白我们自己这粒微尘的时候,我们所缺少的精神也就随之清楚明白的展示出来。         只是缺少一种精神,那么这种种的信仰,到底哪里才能算我们的精神。热爱是一种精神,但是不是我们的全部,我们的全部就像一滩水一样,总有一天会消散。我们喜欢看书,喜欢挣钱,喜欢种种的东西,更而言之,我们所做的任何行为都跟我们所缺少的这种精神有关。我们都有大脑,大脑里所想的是不是符合我们的这种精神,您必须知道。精神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东西,如果缺少,那是因为我们对信仰的缺失欠缺一种更深层次的东西。我们的精神,就在这种缺失中一步一步被吞噬掉更多的东西,为什么不挺起胸膛面对更多的东西!为什么不挺起胸膛简单一点!为什么不挺起胸膛包容圆满一点!因为,对于我们的精神,我实在有话要说。当我们走在路上,也许突然踩着石子,坦然的面对它,我们所称之的精神就在这种坦然中得到明晰的体现及升华。因为,石子,就是我们自己!      我们缺少一种精神,缺少一种圆满包容,支撑自己的精神!甚至包括热爱,包括抛洒,包括爆发,包括一场场圆满的未知。但是对于我自己来讲,这种精神也许又是您的解脱和苦难,不是我自己的喜怒哀乐!而是这整场大宇宙舞台的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舞蹈。只是缺少一种精神,也许我们并不缺少,我们只是在这种我们未丧失的精神里打转。但是,我们存于一个世界,存于一个充满许多活生生的人的世界,我们在这里喜怒哀乐,在这里对我们的精神做出更多的探讨。到底是它丢失了我们?我们丢失了它?还是它一直都在,我们没有看见!我们到底还热不热爱?这就是我们的精神,我们所丧失但还不尽的一种精神。      在佛经《六祖坛经》里,神秀大师,说了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常拂拭,莫使惹尘埃。之后六祖慧能又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后人多跟随后者,认为六祖的才对,我们所缺少的精神正是这种“多多益善,缺一不可,择优祛糟”圆融的性格。因为所谓的精神与信仰,是站在同一起点出发的,并不能代表什么!也不能说明更多的东西!神秀大师和六祖慧能都是对的,六祖慧能被后人传为因为听了金刚经里面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开悟,先不管是否传为真实。纵使真实,六祖慧能开悟前是在干苦工,这是有为法。而金刚经所说的,正是六祖慧能所证悟到之后因为一句偈才开悟!这是六祖慧能的智慧,也是神秀大师,六祖坛经所记载的智慧。其实,要说真实,我们的老佛爷所传播的法华经,才是真的所谓的成就的法门!因为,你所想要的一切都能在里面找到答案,这个答案就是我们所缺少的精神。       只是缺少一种精神,就像天上下雨,普润整个大地,而所有的东西因为根性不同而长出不同的样子。但在释迦牟尼所宣说的智慧《大佛顶首楞严经》里,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我们在这个世界,利用我们的六根努力向外攀缘,因此种种的情况,变得不再单纯,反而却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心动,我们的这种精神让我们迸发出这么多的相。而完全都是地水火风四大变现,这种种的概念也是因为各种各样的不同而汇聚到一起。形成一个万花筒般的世界!这就是我们少之又少,少得可怜的精神,继而成为一个家庭,一个群体,一个社会,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整个世界高大的脊梁。只是缺少一种精神,这就是我们在这里所应该找到的我们一直都在的影子,我们所遗留下来的一切。我们都是一个整体,都在一个大池子里生活,这个池子是个永久的池子,整个精神就透明地湛现出来!      整个民族所缺少的精神就是个人所缺少的精神,个人的精神找到了,那么,集体改变就不在话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只是缺少一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