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法语}:针对佛学知识答疑解惑
{每日法语}:针对佛学知识答疑解惑2016-01-23 学诚法师 众善奉行http://mmbiz.qpic.cn/mmbiz/4mn29ccXbOAe4Dq84NpYoPaJaJE18lqf4huS7PPwCTG7M7tR8Mtibs9z9g0n7bhydXMsuEr3nrHzXndExZxOibQQ/0?wx_fmt=png 点击上方“众善奉行” 可以订阅哦!平台每天为您分享甘露法语!福慧增上,共成菩提!网友法师你好!为什么我对佛法越学也不懂了?烦请大师开示,阿弥陀佛!学诚法师佛法不是知识,而是生命经验,懂得理论不等于懂得佛法,必须要去经历、体验,才能让佛法与身心融合。不要着急,也不要有既定的期盼,只要踏踏实实跟着师法友团队慢慢熏习、实践,才能得到身心上的真实体会。网友請問法師,佛陀成就的外緣在哪裏?学诚法师從凡夫到成佛的漫長過程中,只有成佛的最後一世不需要老師。可以多讀一些佛陀的本生故事,裡面講述了佛陀在因地時多生多世為求善知識舍頭目腦髓的故事。网友顶礼法师皈依师父让我先学习心经,可是该怎么学他也没告诉我,我只好先从抄经开始,接下来我应该怎么学呢?学诚法师先抄经也很好;有机会多去寺庙承担,净罪集资。不可对皈依师不满、不敬。网友学诚法师您好,我的拙见:是否可以理解为自己的内在就是佛菩萨也是善知识,团体是时刻提醒自己佛性的存在而不让自己偏离?!那么入世修行是最大的团体。修行就是那棵种子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要知道自己是颗能发芽的种子是吗?
学诚法师从佛性来说,众生与佛无二无别,但众生并不等于佛,必须要借助修行这个过程才能开发出佛性来,理与事不能混为一谈;在修行的过程中,次第、缘起不同,需求和显现也会不同,不能忽略这些一概而论。譬如一棵幼苗,对环境的依赖较强;一棵参天大树,就能够抵御狂风骤雨。网友请问法师,金刚经上所说的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如何来理解呢?在平时的生活中,怎么才能做到呢?学诚法师放下“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不要那么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要那么在意自己的苦乐,多想想他人、集体、众人。网友请问法师:出离心和厌憎恨极这个世界有什么区别呢?学诚法师出离心,是出离烦恼、断除执着,尤指对自己贪恋不舍的“快乐”要放下;而厌憎心,是因自己的遭遇不如意而引发的嗔心,恰恰是基于执着。真正有出离心的人,绝不会有丝毫嗔恨,因为他已经放下了执着。
南无阿弥陀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