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哪里
心在哪里 一、心在六根门头作用佛法是心法,修行修心。如不知心在哪里,一切修行都是盲修瞎练。心有真妄区别,但真妄不相舍离,如波与水,离波无水,离水无波,离真无妄,离妄无真。心在作用,真心有真用,妄心有妄用。在何处作用?在六根门头作用。根尘相对生用: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意知法。见闻嗅尝觉知,就是心的作用。简说身口意三业就是心之作用。心无形象,看不见摸不着,皆在作用处。广说依正二报皆是自心显现,正报是四大假合五蕴色身,依报是山河大地等器世间及自身以外一切有情众生。所以说害众生就是害自己,救众生就是救自己。守护身口意三业清净,就是守护自心清净。自性与心不二,性是体,心是用,性是真,心是妄,心无论真妄都在六根作用。根尘对境,心起执著被境转则是凡夫,不被境转还能转境,则是圣人。心外无法无佛,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修行知心所在处,就要持五戒修十善,守护身口意三业清净,持名念佛求生极乐净土,为一大事。
二、佛教讲的心与唯物和唯心的心有根本区别 今人佛盲者多其多也。那些自称唯物者,讥讽佛教是唯心。唯物者所讲唯心与佛教所讲唯心有着根本区别:唯物讲唯心是第六意识心,燥动不已属妄心。佛教讲唯心是囊括心物即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真心--如来藏,也就是人人本具的佛性。第六意识心属生灭法,真心属不生灭法。唯识宗把真心所起妙用分成两部分,一是能听能见能想的作用叫见分,即精神系统;二是所见所听所想的事物叫相分,即物质世界。见分和相分同来源于自证分,即如来藏心。道家讲人天合一,佛家说心物同源,都是说物质和精神是一体的。这便是佛家的唯心和世间法的唯心根本区别。当时欧洲有玄学空想主义,都是生灭法的意识范畴,不能和佛教诸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的唯心相提并论。在边江小县办公楼前见有条幅:物我同舟,人天共泰。说的是人与自然环境同一根源,二者应和睦相处才能相安太平。只讲唯物是不究竟法,割裂了宇宙实相。只有把物质和精神完美统一,才是真正的大智慧,佛教即是。
三、心的作用是广大无边 修行常说修心守心和佛在心净土在心等语,但真知心在那里的人不多。心无形象由作用而显现。简言之六根对六尘即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意知法,这见闻嗅尝觉知就是心的作用,概括说身口意所作所说所想都是心的作用。广言之内在身心外在山河大地楼房车船等都是心的作用。因为身口意造业,有业即有果报。我们现在这个色身和外在的环境,都是前世造人道的业而感招的依正二报。大言之三千大千世界和十方染净国土,都是心的作用。经言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又说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此即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妄心有妄用,真心有真用。前面简言广言为妄心妄用,大言为真心真用。但真不离妄,妄不离真,真妄不二,不一不异。众生迷惑,弃法性大海不顾,只认大海之中一小水泡五蕴假合身心为我,岂不悲哀?修行即是持戒修善,打破这个色受想行识五蕴假心之我,回归清净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真心性海。
四、从三个层面来解释心的内涵佛教讲的是心法,世人也常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一些戏说言语。然而什么是心呢?心在何处、有何作用?知道的人却很少。
对心的解释一般有三个层面:一是指人的心脏肉团心。二是指人们的心念,即意识心、妄心、缘虑心。三是指不生不灭的真如心。我们凡夫现前一念心就是意识心。那么心在哪呢?
华严经说: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广义的讲,人道的众生由于业力所牵,心变现出人道的依正二报。依报是指器世间的山河大地及一切物质世界,正报是指五蕴和合虚幻的色心二法。色法是指身体中地水火风四大因素,心法是指受想行识的心理活动。当六根对六尘时会产生一定的作用,即眼能见、耳能闻、鼻能嗅、舌能尝、身能觉、意能知。如此说来内部根身及外部器世间的一切都是我们的心。
狭义地说,我们的心在六根门头作用,即见闻尝嗅觉知是也。我们的心念若离开这六种作用便是无形无像没有处所可言。楞严经言:妄心无处所,真心遍一切处;又说依真起妄、妄不离真,全妄归真、真不离妄,如波和水,水喻真波喻妄。这是说真心和妄心的关系,离开我们现前一念介尔的意识心之外,并没有一个真心可得。那么我们的心有多大呢?经言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心是无穷大无边无际。那么凡夫心和佛心关系如何?是不一不异的。不一,是说心随缘起用具足十法界,不异,是说十法界差别万千皆是一心所造,体是一个。如一室千灯一般,一多相融相摄通达无碍。作为学佛人,既然知道了什么是心和心在何处以及真心和妄心的关系,还有心的大小,那么我们应该爱护一切有情众生和无情的物质世界,因为这是你心的投影所变现出来的,残害众生就等于伤害你自己的清净心。
佛弟子要立志服务于众生及社会,因为这是在净化自己和所有众生的心灵。另外应时刻善护其念善用其心,使我们这个心随净缘和善缘,以便更好地成就佛道,经言能依染净缘,具造十法界。再者学佛人不能心外求法,把佛看成是无所不能的大力神,这是自然外道思想应坚决摒除。经言法外无心,心外无法,心外无佛,佛外无心,三世一切佛,一切唯心造,诸法常无性,佛种随缘起。修行就是修心、意,识。唯识宗把心分成八识:前五识、意指七识末那识、心指八识阿赖耶识。修行就是转识成智,了脱生死,成佛作祖广度众生。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好法子,是转识成智的捷径。
五、真心和妄心是为不二寻真心觅真心,真心本来处处真。只怪众生不识本,拿真作妄全不闻。真在何处是真心,全妄即真本来人,依真起妄水成波,妄心歇却性水稳。真即妄来妄即真,真妄和合不离分,浑然一体两面用,莫在妄外觅真心。真如水妄如冰,放下执著如暖气,热化妄冰水成真。众生执著如寒冷,温水虽真结成冰。是冰是水靠暖冷,是真是妄在自心。放下贪著三春暖,执著贪恋冷寒心。心无形象莫找寻,随缘显现在用处,真心真用成圣人,妄心妄用落凡尘。根尘对境不黏着,处处用心处处真。根尘对境若贪著,何时何处妄在心。真妄只在一念间,看你贪寻不贪寻。若能无心于万物,何患万物常对心。真心明镜映大千,万事万物不流痕。善恶美丑全照见,镜中不留一毫尘。无心用时恰恰用,恰恰用时心无痕。平常平等亦平净,当相即道触目真。妄外无真莫舍妄,舍妄求真不可寻,离冰无水冰含水,冰体原来是水成。佛法不离世间法,持戒修善看住心,三皈五戒是根本,四摄六度在实践,各有因缘莫羡人,离相即法证真心。
http://b1.cnc.qzone.qq.com/ac/b.gif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