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心方法元音老人
观心方法元音老人
内不随念转。因为我们妄念是里面跳出来的,我们打起坐来,坐在那儿,不对外了,这个念头,刷刷刷,不停地出来,念头一来,把咒一提,嗡嘛呢呗咩吽,咒就切断妄念。其实,念佛也是这个作用,念佛一天要念十万八千遍,还是起这个作用。这念头来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是念头切断了吗?把念头切断了,念佛也是起这个作用。所以内不随念转,念头一来,我就看见,也就是禅宗所说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起了,你没知道,不知道,不觉,跟着念头转了,噢,转了几个圈才知道,那太迟了。它一冒头,你就看见,哎,不睬它!说起来这是禅宗办法,也是密宗的办法,密宗大手印,大手印就是这样说,大圆满也这样说,念头起来的时候啊,我们用一字诀,就是:“呸!”它用一字诀,它就是看见念头起来,呸!不跟念头跑。就像水上画图一样,拿盆水来,拿根筷子这么画画,画过了之后,这个水就没痕迹了嘛,像水上画图,念头一起,就消掉,没有痕迹,这是密宗
的办法,不是也等于禅宗的办法嘛,是吧。所以禅、密的办法其实是一样啊,到家都是一 样啊。内不随念转,还要外不为境迁。……你不要动心,这个境界现前,让它现前,你不睬它,不跟念头跑就是。所以我们下座用功啊,就是这么样子观照,既是禅,也是密,都是一样。
大手印的方法是,当妄念一起,就“呸”地一声,将妄念喝断,从而保护真心。但我们也可以用别的方法,比如念佛、持咒等。当妄念起时,就念阿弥陀佛,或持一句咒语,不跟妄念走,将妄念转化,同样可以保护真心。更或当妄念起时,凛然一觉,一切化空,妄念也就歇下来了。“观照”有两层意思:一个是妄念来了你要知道,一个就是凛然一觉。有一个比喻叫“如猫捕鼠”,就是把妄念比作老鼠。要有猫那样的警觉性,老鼠一露头,立即就发现了。这在禅宗里叫“照顾话头”,照顾就是看好它。这种“看好”之念是正念,做功夫正念不可失。 正念就象衙门口的差人,挡住闲杂人等,不许进去。正念是佛性的妙用。如果失去正念,要么是觉察不到妄念纷飞,要么是做死定功夫,变成土木金石。这是做功夫时的两条岔路。因此,禅宗要提起疑情,净土宗要执持佛号,密宗要持咒结印,大手印要我们“不离自然本体以观照之”。其实我们修一切法,就是练就“不理睬”的功夫。念头不是不来,不是不起。尽管来,尽管起,不理睬它,它自然就化除了。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参禅也好,都要念头来了不擒不纵。其实念头是擒不住、压不了的,它会来的,正如古德所说:风停浪犹涌。念佛的人,念头来了,不理睬它,把佛号提起;参禅的人,念头来了,不理睬它,把话头提起;修密的人,念头来了,不理睬它,把咒语提起。一心照顾佛号,一心照顾话头,一心照顾咒语,妄念就自然转化掉了。对于念头,不是不让它起,也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转化掉,这是活的,不是死的。卧轮禅师的偈:“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那是压念不起,是死的,不行!要不擒不纵——不理睬它才行。 ……妄念一起,就看见它,不跟它跑、不理睬它,它马上就转空了,了不可得。行住坐卧都如此,你看不出他做功夫,其实他时时处处都在做功夫,这是心地功夫,称之为“行道之始觉光明”。为什么说是“光明”?念头一起,就能看见,若不是光明你怎么能照见它呢?有人说:“我念佛念得不好,念了很久,还是有很多妄念。”要我说,你念得很不错,妄念起了,你能照见,这就是始觉光明啊!妄念就象房间里飞荡的灰尘,没有光明你看不见。如果透进一线阳光,你就会发现,灰尘原来这么多啊!所以,打坐时、念佛时照见妄念,是好事而不是坏事,这是始觉光明,开始觉悟了。进一步就是不跟妄念跑,不理不睬,全神贯注地念佛或持咒,心念耳闻,听得清清楚楚,妄念自然 就息下来了。 真妄同二妄 我常不开演 阿弥陀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