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这个贵人,你一定要认识他!
生命中的这个贵人,你一定要认识他! 2015-08-26 陳大惠 陳大惠 陳大惠 微信号 cdh2080 功能介绍 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论坛发起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忏悔自己的过错,以独特的形式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这个世界上你有太多的人需要认识,亲人、朋友、同事、领导官员、明星等等,但是有一个人,如果你不认识他,那么我们终了一生都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与幸福!认出这位贵人,了解这位贵人,和他的关系越好,我们的生命就会越丰盛富足,越充满能量!本文转自寂静法师《安心才是喜乐》。
你认识这个人吗?
唐朝的智闲禅师,收了一个很聪明勤快的小和尚。小和尚希望尽快顿悟,就去请教智闲禅师。智闲禅师说:“你刚刚来到这里,还没有熟悉寺院的环境,不如你先去各个房间,认识一下各位师父和师兄吧。”
小和尚听了他的话,接下来几天,除了日常的参禅和劳作以外,都在忙着结识其他的僧人。几天以后,他找到智闲禅师说:“师父,寺院里的其他师父和师兄,我已经都认识了,接下来我应该做什么?”
智闲禅师看了他一眼,说:“全部都认识了吗?”
小和尚点点头。
智闲禅师说:“不对,还有一个人,你不曾认识。”
小和尚急了:“不可能啊,这寺院里里外外,所有的人我都熟悉了,怎么还会有人不认识呢?”
智闲禅师说:“一定有一个这样的人,而且他对你很重要。如果不认识他,你就没办法继续修行。你再去找找看吧。”
小和尚听了,很疑惑。他从师父的房间里走出来,一个人一个人地询问,一间房一间房地去找,但是一直都没有找到。即使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也躺在床上想,这个人到底是谁呢?却百思不得其解。
有一天,他参禅结束以后,去后院的小河边打水准备做饭。木桶扔进河里的一刹那,他在水面上看见了自己的倒影,这时候他才顿悟:原来智闲禅师让他找的人就是他自己。
出家人无论身在何处,志在何方,都应该一刻不停地修行自心。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把自心修得宁静、安详,才能自始至终认识自己,把握自己。
路怎么走,你自己挑。
一个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不幸和挫折,脚底下都注定有两条路可供选择:一条是通往绝望的道路,一条是通往希望的道路。只要我们能够选择一条希望之路,那么前方一定不会是死路。
有一位禅师,因经常帮助受苦受难的人而远近闻名。有兄弟俩,他们来自一个很偏僻的小乡村,因家乡闹饥荒,不得已到外地打工。这一年辛辛苦苦,赚得了一些工钱,本想回家过一个好年,没想到在途中遇到了劫匪,身上的财物被洗劫一空。
归途遥遥,身上一点盘缠都没有了,两兄弟绝望至极,就靠在一块大石头上哭。过路的人见他们如此伤心,就问他们发生了什么事,并指点他们去找禅师帮忙。
禅师了解情况以后,不慌不忙地问:“你们现在一定很绝望吧?”
他们点点头。
禅师又问:“被抢走的财物,会自行回来吗?”
他们摇摇头。
禅师说:“既然财物不能自行回来,那你们的眼前也就只有两条路可走了。一条是通往绝望的路,一条是通往希望的路。如果你们选择了前者,劫匪就不仅抢走了你们的物质,还有精神,那样你们失去的代价也太大了;如果你们选择了后者,劫匪抢走的只是一点点财物,只要你们的心中还有希望,那么以后一切还可以重来。这两条路就在你们的脚下,就看你们怎么选。”
他们俩互相看了一眼,异口同声地说:“我们选择那条通往希望的路。”
禅师满意地点点头,知道他们会瓦匠手艺,就留他们在庙里修葺房屋。三天后,禅师给了他们回家的盘缠,兄弟俩感激万分。禅师却平静地说:“这是你们应得的报酬,你们不用感谢我,而应该感谢自己。因为你们选择了希望,所以你们的前方才会充满希望。”
没错,生活就是这样,只要选择了希望,就一定能够看到希望。那些在挫折中只看到绝望的人,往往是自己把自己逼上了死路。
菩萨拜谁?
一天,庙里来了个面色阴郁的年轻人,径直走到观音菩萨像前跪了下来。他和所有遭遇不顺的人一样,因为工作、生活上遇到困难得不到解决,百般无奈便来这里求菩萨。这时,年轻人身边来了一位慈眉善目的人。年轻人一见竟觉得他的面目有几分熟悉,细看发现他与那供台上的观音菩萨长得一模一样。更奇的是,这人居然也跪在蒲团上对着观音像不停地叩头。
年轻人心下奇怪,忍不住开口问:“您……是观音菩萨的真身吗?”
那人点点头。
“您为什么要拜自己?”
菩萨对他笑了笑:“求人不如求己。”
“我”是谁?在有限的生命里,一定搞要明白!不然后悔无量劫! “成佛的法华 开悟的楞严”。《法华经》《楞严经》《如来藏》《过五关 度六将 证菩提》里有答案! 《《法华经》中的222个未曾有(佛在其他任何经典没有说过)》。 56:【应为善人说:明五双善人之相可为宣说】若有利根 智慧明了 多闻强识 求佛道者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若人曾见 亿百千佛 植诸善本 深心坚固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若人精进 常修慈心 不惜身命 乃可为说 若人恭敬 无有异心 离诸凡愚 独处山泽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又舍利弗 若见有人 舍恶知识 亲近善友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若见佛子 持戒清洁 如净明珠 求大乘经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若人无瞋 质直柔软 常愍一切 恭敬诸佛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复有佛子 于大众中 以清净心 种种因缘 譬喻言辞 说法无碍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若有比丘 为一切智 四方求法 合掌顶受 但乐受持 大乘经典 乃至不受 余经一偈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如人至心 求佛舍利 如是求经 得已顶受 其人不复 志求余经 亦未曾念 外道典籍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南无妙法莲花经 南无楞严经 南无法华会上佛菩萨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石破天惊说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