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久住】028: 自古圆顿大教一脉相承
本帖最后由 觉悟当教 于 2015-8-10 19:25 编辑28.圆瑛大师:以色夺空,则空泯;以空夺色,则色泯。互夺两亡,自他俱泯。此即双遮二边也。合之则遮照同时,全归中道实相妙理。
——节选自《般若心经讲义》
http://www.fahua123.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507/12/204600r3zmsskmsdjki3di.jpg
印广法师:藏教菩萨从有门而入,执事昧理,执相昧性——他只见色,不见空。这个色,注意,概述为一切的万法,包括后面的受想行识——受想行识是不是有动相啊?有分别相、思维相都可以概括。这里的空,是指「空如来藏」,是阿弥陀佛的「阿」,是我们的真心本性——不可以把它说为虚空,虚空是色法。藏教菩萨执着念佛、拜佛、行善、断恶,在有形有相的万法上执着。修得好能得人天福报,修得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好,他也能超越六道轮回,但是不能明心见性。
通教菩萨是离色见空性,他是执性昧相,执理昧事。他只是执着一个「阿」,他要破「弥陀」,连藏教菩萨修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等一切的善法他都要统统破除,他是灭相见性。但是通教比藏教有进步,藏教菩萨连空都不懂,压根没有空的概念。
那么到了别教呢,他虽然也承认空,也承认色,他是从「亦空亦有」二门而入,有次第性:在空才能见到空,在色才能体会到色。弥勒菩萨在《楞严经》讲:识性流出无量如来。他强调另外有个识性造就出无量的佛来,但是没有讲:无量的佛就是一尊佛,无量的佛没有哪一尊佛不是哪一尊佛。他没有讲识性即是无量佛,所以带有次第性。
那么按照圆教来讲,是从「非空非有」这二门而入。他是对空说非空,对有说非有;换一种说法:「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空即色」。而且当下一就是无量,无量就是一,一就是二,二就是八,八就是九。这才是真正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按圆顿大法来讲,任何一法当下「即空即有、双遮双照」。怎么叫「双遮双照」呢?比如说,拳头在相上是不是遮住了手掌啊?在性上是不是可以照到手掌呐?这是不是「一遮一照」?再比如,拳头表「空」,变现手掌以后成「有」了,手掌当下是不是遮住了拳?是不是相遮住了性?但心是不是可以看到手掌当下就是拳头啊?是不是又是「一遮一照」?「遮照」同时,这就是我们常讲的「双遮双照」。懂得「双遮双照」你就是「明心见性」。在有见空,在空见有,叫「双遮双照」,没有哪一法不是「双遮双照」。整个的十法界万法都是「双遮双照」,就是靠我们的智慧,这就叫「究竟涅槃」。
往期全部连载http://www.fahua123.com/forum-42-1.html
佛家讲的空是指:万物都是由空中而生出,都经历:产生发展衰老消失过程,最后万物都变成一个针尖般大小的点,这时就是佛家讲的空。
佛陀在楞严经对阿难讲的:(第52页)阿难!若此邻虚析成虚空,当知虚空出生色相。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南无阿弥陀佛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