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莲 发表于 2015-6-7 10:10:22

解析如何是执理废事? 梦斋山人

解析如何是执理废事?

梦斋山人

   
    有喻可破此见:用两块重量相同的金子,各做一碗和一尿盆,碗里装净水,尿盆装粪便。有人只听偏说,尿盆和碗都是金子做的,不知内装之物一净一污迥然不同。便说我的盆是金子,里面装的是净水。


众生与诸佛是体一用异。如上喻,金喻体性,碗、净水和尿盆、粪便喻起用有差别。六道凡夫无修无证,烦恼具足,何出此狂言。有大德说:六道凡夫只能是“唯心是秽土,自性造六道。”我们捧着金尿盆,不要愣说是金水碗而自欺欺人。修行就是转识成智,转烦恼为菩提,即把金尿盆转为金水碗,把污秽的粪便转为圣洁的净水。在未转变之前要慎言。
华严经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又讲十玄门,其中有因陀罗网门。其实往生到西方极乐净土,就等于往生到十方净土,因陀罗网千珠影映于一珠,一多相容通达无碍。阿弥陀佛即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光指空间横括十方,无量寿指时间竖穷三际,佛为觉性。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众生本具的自性觉性,十方三世一切佛,皆从此性生。彻悟大师说:千经万论看个够,不念弥陀更念谁?请诸君思之。这就是典型的执理废事,执着理上的平等,而废弃了事相的差别。一如不是一样,平等不是没有差别

张力手 发表于 2015-6-8 13:59:10

众生与诸佛是体一用异。用心不同,凡夫无明用心,究竟来讲,无明即是如来藏真心本来面目,知妄即真,觉悟即妙用。比喻讲,金尿盆盛便利是其他众生的美味,金碗盛净水是人的美味,本来都是妙用,相的差异随心应量。大德的说法我们需用心解真义,一如平等智慧德能具足,明白如来藏究竟义,才能觉悟其妙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解析如何是执理废事? 梦斋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