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异性,跟他正常说话,他又做邪想,以为别人对他好感,怎么去和他们相处呢?
法华菩萨们好,阿弥陀佛!有些疑惑,听闻大法知道了万法都是我,可是在日常生活中远非说的那么简单,比如做到了善待一切,有时可能被人误会,最近碰到一奇怪男性,本来由见面打招呼而变得现在有些缠人的地步,对于异性,跟他正常说话,他又做邪想,以为别人对他好感,怎么去和他们相处呢?明白万法一念,深入明白一念万法,万法是怎么显现出来的,本来一念万法,万法一念,究竟一义,所以要刻骨铭心觉悟。
当善待一切,还被人误解时,是怎样来发心的,是当做对付恶人的心,还是对累世父母的慈悲心,还是对自己自行显现的智慧心?是欢喜忍耐,还是烦恼怨恨继续呢?即是当下用心,犹如梦幻,怎样都是随顺。既然明白了道理,世间事也是在历经事心,另外,当与异性交往时,是否如理如法呢,是前世今生的因果,但要随缘显现,前世今生本一念心,反观自心,自己他人的起心动念,一行一动,一笑一颦都是用心啊。还是要继续闻法深悟,如法修心。 我们要进一步的明白,万法皆是自我,不离自己。
他是自己,她也是自己,它也是自己。。。。
这样修是有一个最终目的的:就是离对立,开心量入无所障碍境界,无边无际,无界限,无穷无尽,故福德,正比而现无量无边。。。神通道力,亦复如是。
所以,关键是修“离对立”的心性成就。
在法性方面,我们时时,事事,处处行布施,“不是”事相上面给人帮助,给人物件,给人方便,这些对立法的善是法性布施。法性布施就是开人智慧,开人心量,让人信受佛法。
只要菩萨,时时以法布施为最终目的,以开人心量,智慧为最终目的,那么其他的事情,都只是铺垫,就不会轻易被事相面转。
比喻说,你对一个人好,在现今的社会中,人们充满怀疑和自卫,防备,当然内心想了解你为什么对他好。故此,直接表达自己是学佛的,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
但是,要深入纠正,学佛不是很多学佛的人一样,只知道行善是学佛,是佛学者之行。
行善不是目的。怎么样讲楞严经的内容,比喻,例子,延伸应用到生活上面的每一处而讲现代的楞严经呢?
是必需的事情,这就是智慧的举一反三应用。比喻你学了1+1=2,说自己懂了加减法,却对100+100=?束手无策,这是谁的问题?
故此,道种智不异一心三藏智慧。
怎么样与他们相处呢?就是以法来相处,即以智慧相处。
这是要一定篇幅才讲到明白的,只能扔这个名词上来你自己去悟。
再举个例子:
比喻:
在路上遇到一个假乞丐,他向我们要钱,给少骂你,给多增长歪风邪气。。。
你学雷锋嘛,学菩萨嘛,修自己的善心性嘛,你给吧。。。
越给越多人好吃懒做,就是增长歪风邪气。。。。
你只管自己修善心性,忽略给他人修了邪心性,这是不是对立法的结果?
是的。
因为乞丐也是你自性显现啊,你以为自己修善心性,结果自性显现招来越来越多乞丐相,这是修对了?还是修错了?
所以《金刚经》开示,菩萨住相布施,如人入暗,并无所见。
菩萨应如何离四相,而修一切善呢?
如何心无所住的行六度万行呢?
如何善护念,善嘱咐呢?
不住相布施,无所住布施,不增不减布施,不生不灭布施,即色即性布施,知见无知布施,无为而为布施,
不住相布施,根据一心三藏,空不空如来藏如行布施,则不空如来藏一切法,皆现布施相,布施性质,即自性奉献,诸法皆性质奉献,万法布施,如同西方极乐世界相一样,种种妙胜,皆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性的展现。
不住就是不能说哪一个样子是布施,规范化,规定化,一切相,一切形态,一切性质皆可以是奉献,布施;
故此,无所住亦无所不住,遍一切处,即多即一,一多不二,不异。
因为一多不异,不二,故此非增非减,非生非灭,即相即性,即一切布施相,离一切布施相见其性质奉献。
知见无知布施,就是整个大自然,大宇宙,一切法,法法皆依奉献性而现布施相,故此离对立,不要分布施是骨牌效应,这个生这个,那个合出那个,不是条件符合,不需要条件符合,该现则现。
比喻:
琉璃王灭世尊的国家悉达国的时候,神通第一的目健连用钵把人救起来,打开钵,发现人都变成一滩血水了。
也就是该现血水就现血水,不需要刀砍,杀戮的次第因缘。
知道乞丐也是自己,布施给自己,很好。开始修离对立法,不受对立法的业力影响,那管他邪风邪气?
成就了离对立心性,本自如如不动,就是六祖开示:哪管山崩地裂,与自己没有关系。。。。
但是,进一步观照,这个布施不是因为遇到乞丐才发生,不是非要给钱才成立,就是无所住而行布施。
本来万法,山河大地,蓝天白云,太阳流水,鸟语花香,花草树木,人与非人,万法自我,时时奉献,处处布施,
这样子看,这个乞丐啊,是为了“成就”有布施钱财能力的人,去舍贪心,而扮演的求财角色的我相,故此也是自性布施相;
万法以扮演有所求,和可以施;以扮演排斥你,和辅助你;
所以,我们要圆融,圆通万法如来藏,万法自他不二,万法我性共演。离开对立的束缚。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心平气和的跟他说清楚您的想法,也许他误会了。 阿弥陀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