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与大乘佛法(8)
量子力学与大乘佛法(8):
“量子纠缠”问题的来源
上个视频提到的“量子纠缠”,实际上一开始是,爱因斯坦和助手在一篇论文里,首次提出来,用来反驳哥本哈根学派观点的。
论文想证明,量子力学其实还是“不完备的”, 虽然哥本哈根学派大佬玻尔进行了反驳,但是双方有生之年,都没有看到实验验证。直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才证实确实存在“量子纠缠”现象。
时至今日,哥本哈根学派的量子理论,是比较公认和主流的,而且确实与实验结果吻合。
但是微观世界里,量子们呈现出来的不确定性,如果单纯认为是偶然、随机,却不能解释到底为什么会这样;正是基于这种原因,爱因斯坦至死,都不认可量子力学已经“完备”。
真正客观来讲,量子世界呈现出来的种种不确定性,概率性这块,科学只能告诉我们,经过实验验证,事实确实是这样;至于“为什么会这样”,科学还是不得而知。
佛教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心体(本体),起心动念而呈现出来的。这种起心动念非常微细,处于每秒钟,大约1280万亿的频率。
而光子、电子、夸克等粒子,其实是如此微细的心念形成波动后,无量的波动互相干涉,而成的“像”。心念非常微细,非常复杂而灵动变化万千,于是呈现出来的微观粒子们,也就表现出种种不确定性,随机性了。
——连云港当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