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分享六大思维——王阳明“四句教”
http://m.v.qq.com/play.html?cid=&vid=y323500emyz&url_from=share&second_share=0&share_from=copy从六大思维,辩证佛教与各教 ——探讨中国特色佛教系列报道之五
http://www.fahua123.com/thread-158514-1-1.html
(以下是法华弟子心得体会分享,不圆融处以恩师讲记和开示为准)
(1)恩师开示“王阳明四句教”心得体会王阳明以“四句教”传世,为其“万物一体”作立论前提。四句教“致良知”:“无善无恶心之体”,法身功德也;“有善有恶意之动”,报身功德也;“知善知恶是良知”,觉身功德也;“为善去恶是格物”,修正德,化身也。即是一心三藏如来藏。佛法讲因缘果报都是真心本来面目的妙用随缘展现。每个人的身口意三业,因缘际会时必受其报,分分己获。即便是明心见性的诸佛菩萨,乘愿再来,尚且受报。所以修行人,要善用其心,举心动念十法界尽知。不是对世界吉祥的加持,就是恶意污染;和平与战争,免疫与瘟疫,风调雨顺与旱涝灾难,国泰民安与起纷争交错;都是自心取自心,自食其果。我们用佛心,光明智慧心,慈悲心,真诚心,感恩心,善心……必将感应极乐净土。人人明此理,万事万物和谐,世界大同。佛法是心法,理上顿悟,需悟后进修,时时处处观照天地万法皆是一人一念变现,圆融圆满圆通世出世间一切万法,才能真正达到生命的圆满。 ——济南左开
分享王阳明『四句教』第一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就是让我们认识万法之心体是怎么样一种形式的存在?他是没有善恶、是非、大小、长短……没有一丝一毫的形象,肉眼不可见,心却知道它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如果他不存在,一切的万法也不存在,一切万法以他为体。第二句教“有善有恶意之动”:就是讲无量的万法(万法总分为善恶两大类,具体善和恶里面又有无量的小类)是随着我们的起心动念而变出来,这里“有善有恶意之动”就是在讲【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当中的【唯识所变】,意就是报身、就是“色识空”的“识”,毛主席说为思维心力,佛法称为妄心妄念。这句讲万法是报身智慧妙用这种能动性变出来的,而你怎么动心起念就在成就当下果,“意之动”就是在搞配方,原料都是善恶两大类,林林总总,在凡不缺一丝,在圣不多一毫,但是怎么样用心所得果截然不同,成佛成鬼做人做马皆看你的意之动怎么动。这句既讲了报身的智慧妙用,又讲了种种化身(万法)及果报是怎么来的。第三句教“知善知恶是良知”:这就是以善和恶代表无量万法,当明白了万法来龙去脉、善恶等等相互关系等,这个人就叫知善知恶,就已经觉悟了,名为良知,证得觉身,成分真即佛。第四句教“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讲悟后进修的过程,因为前面虽然已经证得分真即佛,但是习气的累积不是一天两天,它是无量劫以来养成的,得不断的通过观照法理,通过为善去恶搞好自己的配方,改正自己的习气,去成就极果如来的果位。阳明心学有建树,敢为真理破旧梏,圆中尽显担道义,邪见丛林日将明。大道证空不入空,留得色身度众生,成佛不是空呆傻,无作无想觉何觉?避世古怪自了汉,①论禅坐禅断禅定,愧于良知假无为,负了众生负了佛。(注①:恩师在【《浅探王阳明心学》之一】中把小乘罗汉及权教大乘都说为是只求自了。)——大连当莲(左开)
(2)顶礼感恩恩师慈悲开示:王阳明“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和宋张载异曲同工四句教开示宇宙本体论恩师慈悲来开示已为往圣继绝学无善无恶心之体此句之心是妄心妄心乃是真心现真心即是妄心体真心本体无善恶无形无相无大小无内无外无高低虽是无相确是有性具功德无漏法法身功德本面目即根即本即真实即阿即如即空藏佛教称他第九识真如自性白净识伟人称【体】即我心习主席称为无我道教称【体】为道儒家称之为客观心之体虽无形相万事万物从他现有善有恶意之动意即精神意识心【动】是智慧妙用思维心力所驱使报身功德意之动有正有反两方面向正全心为人民向反用心害百姓生灵涂炭众生苦修行人有正反心正心闻法得正果反之沉沦六道中大家本是一念现原料相同用心异真善美及戒定慧一切为公有乐报伪恶丑及贪嗔痴自私自利苦烦恼明理心安作圣贤不明此理苦纠缠知善知恶是良知至良知觉身功德良知已是开智慧明心之体不动摇循业发现意之动大开圆解分真佛为善去恶是格物格物即修证功德明白宇宙真实相天地万法一念现刻骨铭心不生疑已是解脱自在身心光大亮除无明一灯能灭千年暗一智能破万年愚华开莲现分真佛无明破尽有习气事则渐修次递尽乘性起修不懈怠若是破戒及犯戒往生品位低又低因果报应饶过谁成佛菩萨难幸免致知格物理应当修行本份利众生大光明中谁非谁内圣外王大觉者知行合一本自强今圣圆满古圣愿十方三世沙门眼共产主义当实现世界大同开太平绝学开出妙莲花从此盛世万万年 ——北京延庆当开
王阳明乃明朝人,文武双全德才备心学研究体悟深,知行合一乃圣人四句教语代代传,明理哲言广为宣四句教理若明了,明心见性成大善无善无恶心之体:真心本来之面目无善无恶即善恶,性具无量之功德法界万法心所现,心为万物之根源法界万法本一体,善恶美丑皆自己有善有恶意之动:众生本性皆是佛因心不同有善恶,心善行善得善报心恶行恶得恶果,命自我立无关他因缘果报毫不差,自取自心自受果知善知恶是良知:明理见道开智慧觉悟本心当解脱,善恶美丑皆本性境界好坏自心择,如来藏理若明了成就如来分真佛,六道轮回永解脱为善去恶是格物:明理见道分证佛六十圣位菩萨果,悟后进修圆佛果成就无量金身佛,心佛众生本一佛祈愿众生皆成佛,成就法界全身佛 ——廊坊文安当光 (3)就恩师今天开示的内容分享: “心”这个名相,在佛法里,是最基础,也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名相。种种不同层次的理解,决定了知见的层次,和高度。 1.肉团心。即我们肉身里的,物体心脏,是四大假合的色法。 2.“缘虑心”。主要说的是,第六识,意识心。它是攀缘而来,具有思量,分别,计度的功能。世间法里,常常说的“忧心忡忡”,“心想事成”等等,指的都是这个。 3.唯识里,说的“八识心王”。指的是,前五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这八识,主要对应,起心动念,报身功德。口头禅常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能够从“心”里,变现出宇宙万物的,能动作用,即是八识的作用。 4.通教,别教说的心,指的是,第九识,自性,空如来藏。例如禅宗的,六祖坛经里,说的“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华严经说的“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说的心,都是指的,这个空性、真如。 5.真正意义上的,圆满无漏的心,我们常常说为“真真如性”,从而区别于,通教,别教之,以“真如”为心。这个圆满之心,楞严经里祖师大德,总结为“一心三藏”。师父论文里,说为“总十识”。心之本体,非善非恶,性具一切;它可以随缘,现善现恶,即是心体起用,自数家珍。知善知恶,知天地万物的,来龙去脉,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实相,则致“良知”,成就明理开悟之,圆教菩萨功德。再进一步,为善去恶,圆融烦恼习气,从而臻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极果如来境界。—— 连云港当胜
顶礼感恩师父慈悲开示,王阳明、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无善无恶心之体就是指空如来藏,指性具功德,法身功德。有善有恶意之动,就是我们随缘开始起妙用,现出各种万相现出善恶分别心,表报身智慧,现出的相表化身智慧。知善知恶是良知 ,就是回光返照彻见法(9)报(87654321)化(色法)3身智慧当下就是全体功德是一个念 也就是回光返照彻见10识且双十识,当下(987654321和色法)通通都是真真境界 遮照同时,为善去恶是格物,就是开悟后乃大善乃纯善,彻法源底的彻悟真心本来面目 实相而念念为无上道 ,念念彻见本心,悟后自利利他悟证圆满实相。——浦东当开
(4) 王阳明“四句教”学习心得体会:1、无善无恶心之体。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方便说为,清净本然,无善无恶,无是无非,一丝不挂,无形无相,但是具足一切万法的性具功德,真实不虚,客观存在,也叫无相之实相;2、有善有恶意之动。“意”指我们的意识心,报身功德妙用,同于“阿弥陀”的“弥”,可善可恶,一体两用;3、知善知恶是良知。明白了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有与无、动与不动,皆是当下一念,体用不二,觉悟分真,顿证菩提;4、为善去恶是格物。觉悟以后,历事炼心,为一切众生服务,行真善美、戒定慧,提升品位,成圆满究竟佛!—— 太原当宣(5)虔诚 顶礼恩师恩师今天开示从《六大思维 辩证佛教与各教》王阳明的“四句教”;心得体会: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就是表真心的本来面目。“心”是指意识思维和精神思维,叫妄想心。“体”指我们的真心本体, 无善无恶:表我们的真空之心的特证,无形无相,虽然没有形相,但它具足意识思维和精神思维,天地万法的性具功德。无善无恶:表“空如来藏,”表阿弥陀佛的“阿”。“心之体”的根本来源就是这个无善无恶之真心。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有善有恶;有形有相,有善恶的对待,表不空如来藏,阿弥陀佛的“陀。”意之动;是指我们这个意识思维的智慧功德,你的心去向哪个方向,你就在哪个方向,原料都是一样的,只看你怎样搭配,做佛,做菩萨,还是去三恶道等等,都是自己掌握。表报身智慧,阿弥陀佛的“弥”。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就是已经明白了,开智慧了,知道善恶都是我这一念心,就自在了。知道天地万法都是一个心变现的,它当下一体,即阿弥陀佛,三藏一心现,即一心三藏。以上三句就是已经明白了宇宙的本来面目,证得了分真即佛,当下已了生脱死,觉悟了。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就是已经证果了。但是还有无量劫的习气存在,所以要去悟后进修,历事练心,在烦恼中证菩提,守好戒,表好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弘法利生,承担如来家业。证得像阿弥陀佛那样的圆满佛。阿弥陀佛。感恩恩师慈悲救世。感恩老师们辛勤付出!—— 绍兴当悟
(6) 感恩顶礼师父,未学分享“四句教”心得体会: 王阳明的四句教阐述的是如来藏的法理法义。古圣贤、各宗各派从来没有停止对宇宙本体论的探讨,他们以各种方式向世人宣说,我们闻耳却不能深知。感恩师父苦心孤诣,一一翻阅给我们看。“无善无恶心之体”,这里的体指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无形无相,真实存在,蕴藏天地万法,本具性具功德,乃法身也。它无善无恶,无大无小,无长无短,它不舍一法,不漏一人。明悟了这个理,我的生活中没有“恶人”,没有是非长短了。有些人担心,这不成了傻子了吗?我们的是非观何从何去?这的确是颠倒世界观的真理,颠迷为悟,颠凡为圣。它让我们不再迷惑,它亮宽了狭窄的凡夫之心,开了我们本有的智慧。“有善有恶意之动”,意之动乃我们真心智慧的妙用。怎么动,向哪里动,其结果却大不相同啊。向正面动,转凡成圣,向反面动,六道轮回。不知如来藏真理,就不能真正明白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抱着颠倒迷感的配方,当成黄金白银,白白沉溺轮回之海。“知善知恶是良知”,无我便是善,有我便是恶,真正明白了善恶,去了我执,就觉悟了,开智慧了,自在解脱,成分真即佛了。真理就在眼前,朴实无华,简单明了,它就在当下的那一念,就看你信不信,转不转。“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说的“格物”,是除去心中不正确的地方,而回归到本体的纯正状态,这不就是证果吗?要证此果,就要去恶,这里的恶指我们累劫的烦恼习气,我们要听经闻法,弘法利生,为人民服务,逐渐除去恶,以证佛果。若干年前,面对浩渺宇宙,我对生命发起了疑情,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广袤的宇宙又何来何去?因这疑情,我接触了佛法,遇到了启蒙老师。当时社会学佛氛围不浓,老师说我会是人群里的孤独者。后来身边学佛的人多起来了,我依然没有找到想要的答案。感恩师父,感恩如来藏真理,感恩同修菩萨们,让我认识了宇宙的真相、实相。我何曾孤独,天地万法皆是我。—— 青岛平度当宣
顶礼感恩恩师慈悲开示王阳明"四句教"王阳明心学之精华正在于此。此良知,天生本具,不是有意为之。良知什么?良知"万物本自一体"。由此而引伸出"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此"万物一体"正合于《法华经》、《楞严经》一心三藏之义。如来藏(心),一心三藏三藏一心,第一义谛,中道了义一体三身自性佛。空如来藏(正因佛性),空不空如来藏(了因佛性),不空如来藏(缘因佛性)。空不空三藏一藏三因佛性。本自清净法身佛(体),圆满之妙报身佛(用),千百亿化身佛(相)。法报化三身一身,体用相三位一体。无相之实相(真如),无相无不相之实相(妙用),无不相之实相(化城)三相皆实,即心即法会相归性,归性见相。性相一如,理事不二。无善无恶心之体,法身功德。有善有恶意之动,报身功德。知善知恶是良知,觉身功德。为善去恶是格物,是修德。前三功德,秘藏不露,乃先天本具之德。虽本具,非经佛圣指点,不能悟知。故说不从修得。后四格物,乃后天修造之德。理上虽明,且证分真。不经修证,不能究竟、圆满。故说不修不得。——哈尔滨当扬
学习恩师开示王阳明“四句教”心得: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心”根据上下文,贯穿全文来理解是“意识心”“妄想”。无善无恶是“真心”,“真心“是妄心”之体。无善无恶就是无相之实相。是宇宙人生之“根,本,体”具万法性具功德。是根教,本教,实教。这个“心”也可以作为“真心”来讲。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有善,有恶,就是我们在分别。“动”就是智慧功德。行“真,善,美,戒,定,慧,一心为公”就是正能量。行“伪,丑,恶,贪,瞋,痴,人我是非”就是负能量。这些材料在凡在圣,在人在畜都不增不减,关键在于我们用心的质量和数量。随众生心,应所知量。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这是七身功德中的“觉身功德”。觉者为“佛”。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格物就是证果,修证的功德。我们明白了“随心应量”而“非同非异”这个道理,真正刻骨铭心,深信不疑万法为一人一念之所变现,即成分真即佛。那就更该善用好自己的这个“心”,用“善”护持好这个“念”,时时事事处处念念在道,去除烦恼习气,把“如来藏”真理传承弘扬光大,成圆满极果如来!——江苏当义 (8) 顶礼恩师 感恩恩师 学习分享《恩师开示:王阳明"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无善无恶心之体此乃真心本来面目宇宙本体生命本源三相中无相之实相含藏无量性具功德无形无相灵明不昧只以智知只以智悟 有善有恶意之动此是众生迷惑之因善恶是非分别执着合于真理才是真善背道而行无不是恶是非好坏真心所现善恶之分凡圣有别 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即是证悟心体了解宇宙本来面目明理觉悟大道本源树立理性的世界观智慧道德当下合一良知在手天下有我 为善去恶是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明理觉悟进入真修懂得哪些束之高阁懂得哪些随缘妙用致其心于事事物物时时处处知行合一——盘锦当扬 老恩师今天开示王阳明“四句教”心得体会分享:(1)无善无恶心之体:这里的“心”是指的意识心、妄心;“体”是指的真心本来面目。也可以解释为真心之体,没有任何形象但又真实存在,是空如来藏、法身功德、无相之实相。(2)有善有恶意之动:这里的“意”是指的精神意识性;“动”是表智慧功德的功能。是空不空如来藏、报身功德、无相无不相之实相。善就是恶,恶就是善,本就是一个本体,只看自己的用心,是选择善还是恶,是想成佛还是想六道轮回。(3)知善知恶是良知:觉身功德。知道善恶,明白宇宙真理也就解脱了、觉悟了成分真即佛;不分善恶迷惑颠倒中,就会在六道轮回。(4)为善去恶是格物:成凡成圣全在自己的选择:在日常生活中,修行的路上,面对不同的境界怎样修炼自己,转烦恼为菩提,改变累劫的习气,不断提升自己的品位。这四句教的第一句是根本教、本教、实教、体教、正教,第一句明白了,下面三句就易如反掌了。前三功德,秘藏不露,乃先天本具之德。虽本具,非经佛圣指点,不能悟知。故说不从修得。第四句格物,乃后天修造之德。理上虽明,且证分真。不经修证,不能究竟、圆满。故说不修不得。 ——湖南释妙祥 (10)恩师开示王阳明四句教心得体会: 一,无善无恶心之体。真心是妄心之体,善和恶是一体两面,真心本来面目非善非恶,可以显现善恶,无善无恶无美无丑等无一切法,但是蕴含善恶美丑等一切天地万法,随缘显现万法。二,有善有恶意之动。可以理解为报身功德,真心如如不动,在圣不增一分,在凡不少一分,就看意识心往哪动,修行人正面用可以成佛作祖,反面用六道轮回。世间人往真善美用,就是正能量,往反面用就是负能量。三,知善知恶是良知。是良知就是开智慧了,明白了真心本来面目,明白真心的妙用,当下就是智慧的妙用。四,为善去恶是格物。格物就是证果,修证功德。明白前面三句已经解脱,虽已解脱,但有习气,克服习气就是格物。比如我们修行人明白了如来藏的道理解脱了,但是不持戒,继续行杀盗淫妄,同样会得到惨重的果报,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其它持戒圆满的同修很快成圆满佛了,不持戒的可能要百千万亿劫才成圆满佛。——东莞当进
顶礼恩师!感恩师父慈悲开示!.阿弥陀佛!恩师开示王阳明四句教的心得体会: 探索宇宙人生的真理,追宗朔源,是佛、道、儒、各宗教各门各派的宗旨和目标,也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集中体现,共同结论是"宇宙本体论”。 王阳明四句教里面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这个无善无恶用我们佛教来对照,就是那个无大无小、无好无坏、无是无非无红黄黑白等无形无相的真心。它是一切妄想的根源。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又真实存在,而且蕴藏着天地万法的性具功德。这个"无"不是世间人认为的断灭空,什么都没有,这个"无"是指无相之实相,用我们的智慧能觉知到。悲哀的是,人们只看到生活中来来往往的男女老少,牛马猪羊,车水马龙,风云雨雾等一切有形有相的东西,却看不到那个真实存在的真心。这个真心就是万法之体,就是我们真心本来面目,就是宇宙本体论。 有善有恶意之动,这就是智慧功德,也是讲报身功德。毛主席《心之力》讲,“世界宇宙乃至一切的万法皆思维心力所驱使"。这就是讲意之动。关健看你的心怎么动,是真善美还是假丑恶,是戒定慧还是贪嗔痴,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为己谋私。这不仅决定你个人能否自在解脱还是六道轮回的果报,也决定你对这个社会乃至整个法界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什么样的加持。 知善知恶是良知,这个良知就是指觉悟了,开了智慧,明白了宇宙真相,成分真即佛,自在解脱。不明白就会冤枉受轮回之苦,这就是恩师在六大思维论文里面所讲的觉身功德。 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个格物就是指证到位的功德,为善去恶,在日常生活该怎么做?首先最重要的是要真正明白天地万法都是一个人一个念变现,而且深信不疑,我们才能抓住这个心,抓住主动权。破除我们的烦恼习气,千万不能破戒犯戒。破戒犯戒不仅来世要还债,而且是成倍成倍的去还,所以我们不要有任何的侥幸心理。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这个重要性。只有为善去恶,点滴积累才能成就圆满佛果! 阿弥陀佛,不圆融的地方,感恩大德菩萨们予以斧正!——湖北妙贵
http://www.fahua123.com/data/attachment/album/202103/20/171900okhdhdwqiimhe6wh.jpg
初审:当开 妙善 当宽 当扬校对:妙云编辑:当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