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华香 发表于 2021-5-23 06:46:53

学习分享内容“生命之秘篇之六:心现识变”

本帖最后由 白莲华香 于 2021-5-23 07:03 编辑




传递正能量——生命之秘(01—18)
http://www.fahua123.com/forum.ph ... ra=&_dsign=e75c94fa
               
心现识变 06

或问:
汝言四大,和合生命。敢问四大,从何而来?
答:
汝试双手,全身放松。令一长长,另一不管。闭目片刻,一比另一,竟长若干。此点肉团,即名地大。不从天来,不从地长。不从他给,不从自生。若天地生,天地生肉,天成何物?地之亦然。若从他给,他又谁人?
若从自生,未生之前,在于何处?
若说在身,不令之时,云何不长?若说在令,令乃精神,精神为肉,还能活吗?
非自非他,非天非地。难道此肉,无由自生?无米之炊,谁能为之?
(一)、今从科学,波粒二象,试加考究:
粒为地大,波为风大。风大向后,夸克中微,电子原子,分子物象。后后相生,源源相流。风大往前,岂无生机?
于理不容,于事难信。
(二)、再从自性,情景诸事,扪心自问:
令者精神,对应风大。精神向后,变生肉团,行住坐卧,改天换地。
后后相生,源源相流。精神往前,岂无生机?
于情不通,于心不忍。
正论:
      佛家说为,真如无相,无所不相。
      道家说为,大道无形,道生万法。
      毛泽东说,血肉为物,心性为质。
      哲学说为,客观存在,不从知见。
      真理真义,为智者说。凡夫俗见,                    无可问津。世间逻辑,无由推论。
      唯灵唯智,自性显灼。
      问题回到,波粒二相。做足文章,水落石出。文如何章,下回分解。
      2019.9.6

             5月22日主题分享
            心现识变心得体会
            从动物克隆技术,由猴血造猴,羊血造羊……证实了佛讲的“无情也是有情”。无情色法与意识心念相互作用,而有各种生命元体,“色心连持一体”。


       波粒二象性,观测到粒子的波动性和粒子性,是随着观测者的心念变化而变化成粒子,也就是说,无情物质能随着人的心来攀缘。
      这有情无情可以互相转换,有情无情、天地万法就是一个人一个念变现出来的。
       佛陀讲述的是全宇宙(十法界)的真实。量子理论讲“心识是一切物质的基础。”
超弦理论证实:物质世界是由超弦的震动产生的。超弦是宇宙具有独立生命意识的最微小的生命体。人类的灵魂就是一种超弦。
《楞严经》云:“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不知身色,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全息理论讲“基本粒子能彼此保持联系,不管距离多远,在现实下面更深的层次里,这样的粒子并不是分离的两个单独的个体,而是每个粒子当下即是整体全部!”
《楞严经》云:“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於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
                地水火风也是随心而现,应量而化,因识而变。“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则各各现。若俱发明。则有俱现。”出汗是水大,没出汗之前在哪里?查无来处,无形无相,就是识的作用,心的妙用显现;
呼吸是风大,气息流动之前在哪里?查无来处,无形无相,就是识的作用,心的妙用显现;
打三分钟妄想,手指长长,没长之前在哪里?查无来处,无形无相,就是识的作用,心的妙用显现;
急的满脸通红,急火攻心,体温升高,没着急之前“火”在哪里?查无来处,无形无相,就是识的作用,心的妙用显现;
用阿弥陀佛来讲,就是阿弥陀佛的“阿”(没有振动,却真实存在),振动就是“弥”,“弥”就是意识心在振动。一振动呢,这个无形无相的“阿”因为振动,就变现出“陀”,这个“陀”就是天地万法、佛菩萨、天人鬼畜、泥巴瓦块,一切有形有相的东西都叫“陀”;“陀”是通过“弥”振动出来的。振动,是没有振动之前它就存在,通过振动把无形无相的那种“阿”,变现出有形有相的“陀”。所以现在科学家的这种研究方法,他倒过来从“陀”开始研究,分分分分……小小小小……最后发现“陀”变成了一种“弥”, 就是振动超弦理论证明意识不灭,灵魂就是超弦,人没有生死。
       这一现象如佛陀证悟的:举心动念法界皆知,万法同体牵一而动全身。
       一切的诸佛菩萨、天人鬼畜、泥巴瓦块,按照《楞严经》讲,一粒微尘、一根草芥、一根草丝、一片草叶,尽足为一真法界, 这个法不得了,石破天惊啊!一粒微尘,一棵草,当下都是整个的无量的佛,无量的菩萨!

                                                                                                                                                                  ——济南左当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习分享内容“生命之秘篇之六:心现识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