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分享“拿手好戏篇之六:比量功德之秘”
http://www.fahua123.com/data/attachment/album/202104/27/175331yrg749r3rft4solr.jpg拿手好戏篇(01—08)
http://www.fahua123.com/forum.ph ... ra=&_dsign=e96ec157
06、比量功德之秘
(接上文)
或问:
当下解脱?当下成佛?变我看看!飞我看看!亮我看看!
答:
此非善问,文不对题:
一、变、飞、亮,此非成佛标准。
成佛标准唯是「一念欢喜」,未见有二!
二、鬼神亦具五种神通,谁说鬼神解脱?
三、若论我人,神通之大,其实胜于鬼神大众。
人喝清水,鬼以为火,仙以为石,神以为琉璃。
我人以地为地,以天为天。天神以天为地,以地为天。
我人以为天人在飞,天人以为我人在飞。如同行船,唯觉岸行。
各大法界,各以同分妄见而保护对方,各以别业妄见而生存自己。
四、若定固执他类神通作为成佛标准,当知:
(一)定业不可即转。
我人血肉之身,百年福禄寿喜,前世修来。不到寿终正寝,不能转世佛土。
(二)自心自性与肉团之身,相对独立于时间和空间。
故而,心性可以先于佛土化生而肉身依然秽土受报(有余依涅槃)。
比同世间游泳,纵其善游,当下冬月着袄,云何游于雪地?待到夏日光身,游于江河何碍?
是人冬月不游,不可谓不会游。
成佛之理亦然。
《法华经·分别功德品第十七》有讲行人当下解脱,成佛分真!未见有说当下腾云驾雾,放光现瑞云云!
当知,圆顿法义,让人当下解脱!
明理之人,实为往生后死,而非死后往生!
是谓比量功德。
2019.8.26
http://www.fahua123.com/data/attachment/album/202104/27/175004ej1jcpkcujkwn1p7.jpg
(5月11日)主题分享
“拿手好戏”比量功德之秘答疑感悟分享
1.时代变迁,沧海桑田。但是成佛的标准千古不变。
《法华经》《楞严经》一心三藏心地法门是全性起修的法门。
诸佛菩萨说为,一念悟一切悟,一修一切修,一精进一切精进,一行一切行,一真一切真。在《法华经第十一品见宝塔品》后面的偈颂,以及(方便品),(譬喻品)等等,受持《法华经》一句,【生一念欢喜心,蒙佛授记】,听佛说法半个小时,不离讲堂,当下成佛,乃至地上菩萨、等觉菩萨。
《楞严经》第五卷,佛说“是名妙莲华,金刚王宝觉。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文殊菩萨讲:“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2.神通都是各个不同法界众生的同分妄见与别业妄见。比如有眼病的人,看灯光圆影五色重叠,没有眼病的人就看不到;就是别业妄见,共同的别业妄见就是同分妄见;
人道认为的地大,鬼神仙道认为是虚空;
鬼神仙道认为是地大,人道众生认为是虚空;人认为天人在飞,天人认为人在飞;
各自不相妨碍;
人喝清水,鬼以为火,仙以为石,神以为琉璃。各大法界,各以同分妄见而保护对方,各以别业妄见而生存自己。
鬼神具五种神通,但不得解脱;并不是用凡心想当然的神通示现是成佛。
3.肉团身是“想相为身”,由我们的心跟地水火风连持而为生命。因为我们迷惑颠倒,把这个四大当成自己的生命,贪着名闻利养,所以就在六道里轮回。为了解脱这轮回,修行人把这四大看破放下,叫四大皆空。
那么作为圆教菩萨呢,“真空不碍诸相发挥”,见空性是真空,真空当下就是妙有。在相即性,在有即空。利用肉团法体来教化众生,转肉团身定业,为菩萨愿身。
听闻《法华经》,欢喜心信解受持,佛说:你已在十万亿佛法中成就善根;读懂了《法华经》,佛予授记,即已成分真即佛。
心性常明,自性弥陀。心性超光速运行与常寂光佛土相应化生,而肉身依然秽土受报(有余依涅槃)。
4.至于我们的果位在中阴身期间现量现前,我们在活着的时候就知道这个功德,这个叫比量功德。在比量功德的当下呢,我们就解脱了对死亡的恐惧,就减轻了乃至消除了一些烦恼,这本身就是现量功德。
那么最圆满的现量功德,比如千变万化的色身三昧,在中阴身期间必然现前,但是我们现在就知道它必然会现前。就比如说我们在房子里听到外面鸡叫了,打个比方,没有开悟的人,没有听懂《法华经》的人,他认为是飞机在叫。开了悟的人,听懂《法华经》的人,他知道是鸡在叫,他走到外面看到的就是鸡叫。所以圆顿大法呀,在见道位所看到的真如与在证道位所看到真如无二无别。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比量功德几乎等同于现量功德,无非是等时空转换,一口气上不来——原来就是这样。
——济南左开2021.5.11http://www.fahua123.com/data/attachment/album/202103/20/171900okhdhdwqiimhe6wh.jpg
分享比量功德之秘
在法华经佛金口玉言授记的标准:【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可见信解如来藏的法理即入佛知见,佛与授记。此人当下转凡夫业报身为菩萨的愿身再来,法华经弘传序说为“俱崇密化之迹”,第七识听懂了,瞒着六种意识心这个假人,已在佛土报到,已往生,这就是比量功德,是听经闻法明理,当下已证得,也就是说已经证得了菩提不退,他的知见已经入佛知见了,但是他的行住坐卧还跟世间人一样,照常的吃饭、走路,睡觉...这时这个修行人在见道位,还不能身临其境的去体验现量功德。只有在这一期生命结束之时,肉团无明壳解体,六种意识心不复存在,过去听经所证得的比量功德当下现量现前。
打个比方: 你受人家请客去吃饭,已经坐到饭桌上,还没开吃,一会儿就要吃到嘴里这是一定的,以此比喻比量境界,等到过了几分钟,吃到嘴里了,比喻现量境界。
得授记标准就是信解如来藏,一念欢喜心。而不是有神通、不是会流利的讲经、会背经...这些都是不明白道理,自以为是篡改授记标准。
鬼也会飞,也有他心通、天眼、天耳,能代表明心见性吗?不明白如来藏,即使命终助念中,身体能念软,那也不代表这个人就一定是往生佛土。
听懂了如来藏法理后,有人发心讲法,由于刚开始讲,会磕磕巴巴,虽然讲的磕磕巴巴,但是这个人也已经明心见性,因为明心见性的标准是一念信解如来藏。
阿难博学多闻,贪多求全,三藏十二部经都会背乃至会依文解字的讲解,但是不能代表他明心见性,因为授记标准,不是会背经会诵经,而是信解如来藏。
——大连当莲(左开)2021.5.11
http://www.fahua123.com/data/attachment/album/202103/20/171900okhdhdwqiimhe6wh.jpg
比量功德之秘感悟分享
修行人是活着往生?还是死了往生?
众所周知,我们学习圆顿大法的核心内容:就是【一心三藏】,而一心三藏的殊胜妙用功德:即在于当下解脱!当下成佛!【法华经】说为:华开莲现,【楞严经】说为:发明便解脱。
然而,很多行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以为有了神通才能成佛,所以故意疑难,既然当下解脱?当下成佛?变我看看!飞我看看!亮我看看!却不知变、飞、亮,此非成佛标准。而成佛标准唯是「一念欢喜」,未见有二!
果真神通能成佛的话,鬼神亦具五种神通,谁说鬼神解脱?阿罗汉更有六通,阿罗汉虽解除了不再于三界受生的苦难,但阿罗汉依然被说为是佛门内部的凡夫,何人敢言究竟?
《大般涅槃经》如来性品.第四之三 。 善男子。我为声闻有肉眼者说言降魔。不为修学大乘人说。声闻之人虽有天眼故名肉眼。学大乘者虽有肉眼乃名佛眼。何以故。是大乘经名为佛乘。而此佛乘最上最胜。
《楞严经》十番显见曰:能见的是心非眼,用心见不见之见,方为真见,若非要言:有了神通才能成佛的话,那我们的心见才是最大的神通,是心成佛而非神通成佛。难怪文殊菩萨在《楞严经》讲到:【归元性无二】,佛佛道同,光光互照。
若论我人,神通之大,其实胜于鬼神大众。人喝清水,鬼以为火,仙以为石,神以为琉璃。我人以地为地,以天为天。天神以天为地,以地为天。我人以为天人在飞,天人以为我人在飞。如同行船,唯觉岸行。各大法界,各以同分妄见而保护对方,各以别业妄见而生存自己。
若定固执他类神通作为成佛标准,当知:
(一)定业不可即转。
常言道:佛力大不过众生的业力,业力大不过众生的愿力,佛不转众生的定业。
当年琉璃王子因为杀害释家种族,善星比丘妄说一切法空,他们都是活着的身体当下陷入阿鼻地狱。
《阿弥陀经》讲“「若有人已发愿,已往生;今发愿,今往生;当发愿,当往生」。发愿功德不可思议!佛不度人唯人自度。我人血肉之身,百年福禄寿喜,前世修来。不到寿终正寝,不能转世佛土。
(二)自心自性与肉团之身,相对独立于时间和空间。汝观上段那个发愿的【愿】字,它上面一个原字,下面一个心字,就构成了一个愿字,这个【愿】:就是用现在的心见到原来的,现在的心是妄心,原来的心是佛心,妄心当下已瞒天过海往生到真心,说明此心离开肉团身,有它的独立性,故而,心性可以先于佛土化生而肉身依然秽土受报(有余依涅槃)。
比同世间游泳,纵其善游,当下冬月着袄,云何游于雪地?待到夏日光身,游于江河何碍?是人冬月不游,不可谓不会游。成佛之理亦然。
《法华经·分别功德品第十七》有讲行人当下解脱,成佛分真!未见有说当下腾云驾雾,放光现瑞云云!
当知,圆顿法义,让人当下解脱!是心成佛而非身成佛。明理之人,实为:往生后死,而非:死后往生!故:我人修行是活生生的成佛,活生生的往生,而不是死了才成佛,死了才往生。是谓比量功德。
——释当忍法师2021.5.11
http://www.fahua123.com/data/attachment/album/202103/20/171900okhdhdwqiimhe6wh.jpg
比量功德之秘感悟分享
众生是因为有了对待,就陷入无明。明心见性,即使在无明之中,也已经明。我们明白如来藏道理不能像阿那律观阎浮提如观掌中庵摩罗果,这叫「戒坏见不坏」,因为我们无量劫以来形成的习气不能一下改掉,佛也不转定业。楞严经中阿难是初果罗汉经过佛的开示而开悟,而富楼那是四果罗汉,对阿难这样男女情执很重的人开悟表示不服,认为阿难这样的人不能开悟。圆顿大法只愁悟不愁证,阿难悟量被经家判为八地而证量只是初果罗汉,只要本期生命结束,八地境界当下现前。我们明白如来藏的道理,在菩提位上证到了智德,我们的断德涅槃位是由菩提智德这种境界来决定。《楞严经》叫修心,不是讲修行,佛讲虽终日行,枉入诸趣,时时事事处处都在修行都没有用,关键是你有没有修心。
——大庆当开2021.5.11
http://www.fahua123.com/data/attachment/album/202103/20/171900okhdhdwqiimhe6wh.jpg
学习拿手好戏篇06:比量功德之密。心得体会分享。
楞严经第四卷有讲:“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falun。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而如来藏本妙圆心。”
以前阅读的时候没有理解,当明白一心三藏的道理,知道万法唯心现,大光明藏中没有谁不是谁,才恍然大悟。原来佛说的“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就是与古圣贤说的“天地与我同根,万物皆吾一体”的道理是一样的。虽然明理当下还没能像观世音菩萨那样神通千变万化,也还没能像法华经中本释迦牟尼佛现无量分身那样,但我清楚明白,这三界内外无量万法当下即是一个“我”,但我拿出不来给别人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怎么办呢?可以借现代科学家研究成果“动物克隆”来讲。比如当知道一只猴子的血可以克隆出无量只猴子,但还没克隆的时候就知道一只猴子即是无量只,这是比量功德。然后通过一滴猴子血克隆出一只猴子,一只猴子有很多很多血,同样继续可以克隆出无量只猴子,那么多无量只猴子就是原来的第一只猴子的血克隆出来的,相虽无量,其血是一,叫做无量为一,这是比喻证量功德;再比如农民伯伯拿一公斤谷种子准备播种,他就知道若干年后就能产出万斤大米,如是年复年,年年产,就能产出无量无量斤。所以可以讲,一公斤谷种子当下即是无量斤,这是比量功德。等播种后产出来了,那才是证量功德。
这样一来,再回头看看《拿手好戏篇》拳掌不二妙法,热血沸腾,无法形容中心的喜悦;有不当之处,肯请各位大德法师,菩萨大德加以斧正。
——武宣当光2021.5.11
http://www.fahua123.com/data/attachment/album/202103/20/171900okhdhdwqiimhe6wh.jpg
比量功德之秘分享
心可觉可迷,可变可现,觉迷变现当即心体,觉悟本心,如吃称坨铁了心,没有办法否定自性认证,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十方佛菩,有情无情…,哪在心外,无漏不恩议,简直不能承受!无量觉,生死当下一念,无量色身三昧当下普现,哪物哪己,何比量何现量,智慧一开,石破天惊,风起云涌,广演~
——长春二道当开2021.5.11
http://www.fahua123.com/data/attachment/album/202103/20/171900okhdhdwqiimhe6wh.jpg
必量功德之秘:
比量功德属于觉悟,知见上的解脱,圆顿大法,比、现二量同时一致。佛在《法华经》《楞严经》处处强调,觉悟本心,即以成佛。为何没有去到佛土,或者现量境界不能现前,其实已经现前,按照究竟义来讲,所谓的常寂光净土,极乐世界,只是同分,别业,众生心力感召所致。求极乐,说到底还是有分别执念!熟不知皆在同纬度空间中。
一念知见解脱,处处自在,以天为被也好,以地为床也罢,分分秒秒,身处何境,但无喜忧。有何心,待何境,看何境,故,极乐为心中之极乐,而并非安住于极乐净土,心若无极乐,止于极乐境界中,也定不能极乐。
在者,神通之说,做为成佛准则,实属荒谬,人道众生会开车,他方众生视为神通,人道众生成佛否?地狱道众生,一天历经万死千难,在我们看来,也是神通,打不死的神通,他们成佛否?神通都属于各自国土众生的功能而已,等明理之人定业血肉之躯,寿终正寝后,随缘应化至那个佛土,则彰显其佛土众生之功能。千万别放大神通,认真者皆满盘皆输。
——西安右开2021.5.11
http://www.fahua123.com/data/attachment/album/202103/20/171829dahzzbgxvgoi2vxk.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