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三藏-_B0F1s 发表于 2021-3-21 16:01:59

学习分享恩师论文《楞严经讲记》序

http://www.fahua123.com/data/attachment/album/202103/20/171829dahzzbgxvgoi2vxk.jpg


《楞严经讲记》序 · 终审版——印广门清法师著
http://www.fahua123.com/thread-158310-1-2.html?_dsign=2efb72db


       佛法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心法。不是谈玄说妙,束之高阁,故纸一堆。
   《楞严经》让我们明白人与社会,周遍环境,人事,与宇宙时空万法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哲学辩证,科学印证,圆融圆满圆通世出世间一切法。
      《楞严经》从十番显见,七处征心,八还辩见,同分别业二妄见步步为营,引导到四科七大乃至八识有情无情皆如来藏妙真如性,进一步引导到真真如性,彻法源底地发宣胜义中真胜义性,无上首楞严。
      十法界一切众生成因昭然,四圣六凡天魔外道各个显相,无不真实,脉络清晰。一切天魔外道无处遁形。所以楞严经是照妖镜,降魔杵,试金石。
      精髓核心灵魂即是一心三藏如来藏(真真如性),详见第四卷。【而如来藏,本妙圆心。非……】概述说,一心三藏,非心非法,非空非有非一切,当下即现心现法现空现有,现一切;    【离即离非,是即非即】……(性色受想行识x真空,性空真色受想行识x……)。性空真实,不变随缘为万法,是故真空不空,空即不空。相妄现有,随缘不变性空,妙有不有,不空即空。所谓真空不碍妙用,妙用不碍真空。
      一心三藏。一心即三藏,三藏即一心。三藏即万法,万法即一心。一心为总,三藏为别,万法为别。互为总别,互别为别。别别互立,别别互即。万法万象,不二法门。
       无量法界,上自佛菩诸圣,下至天人鬼畜,旁及无情万类,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总括为空与不空,及空不空,无非「真真如性」,无非一真之「人」一「心」变现而已。
       果真刻骨铭心深信不疑,「是名妙莲华,金刚王宝觉。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听经闻法,突飞猛进调整心态,当下即成就圆教地位以上菩萨。乃至十恶不赦的下根之人当下「转地狱苦因成安乐国」!醒聩震聋,惊天动地!
       正法久住,蓝图已规划。 后末世佛子当奋起!
佛言:当正法在震旦国大兴之时,将会席卷西方,整个阎浮提(地球)以震旦国为中心受持佛法。
   《法华经》:“我灭度后,后五百岁中,广宣流布于阎浮提,无令断绝。”
   《法华经》五次提出“后五百岁”,即佛陀灭度的第五个五百年,也就是我们当下这个时空点,如来正法得以弘传!
(济南右当开 2021.3.21)
http://www.fahua123.com/data/attachment/album/202103/20/171658p8ztdr17vmniz81l.jpg
《楞严经》妙理幽深,义趣丰富,详而又细,细而又详的将宇宙万物,一切百态之由来,剥丝抽茧呈现而出,让众生破迷开悟,疑惑消除,一切众生,本具佛性,皆可成佛,只在心地转变,觉醒本心。不在推高佛之圣境,而自甘凡愚之地,万劫轮回。让成佛之事,不在以高阁束之,曲高和寡,让人望尘莫及,可望而遥不可及。
       以七处征心、十番显见、八还辩见、同分妄见、别业妄见、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地、水、火、风、空、见、识等层层深入、逼近,边破即立,环环相扣,引于真真如性,一真之人,圆实教乘,一切皆此真人之造作,思维。非一切,即一切。非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地水火风空见识,离一切相,却即一切法,当下即是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地水火风空见识。即非同时,非即一体。
    非因缘,非自然,非和合,当下却不离因缘和合与自然。相得益彰,相互辅成。离因缘和合,虽有因缘和合之相,但因缘和合之妙用,不得现前,不得已彰显,犹如有人,钻木取火,不假以动作,摩擦(因缘和合),火性亦不能出。若离自然(法尔如是,本具,自具),妙用功德亦不得已现前,如同于湿木取火,火性皆失,任其用力取火,火性亦不得现前,宇宙万法,错综复杂,剪不断,理又乱,其核心价值就是一真之人,自心取自心,虽然矛盾难分,但不离本地风光。
      四科七大的显现形成,虽说非因缘和合,非自然。却又不离因缘和合,不离自然。真理说到至深之处,也就是个空(自然,本具,性具,不变随缘,寂而常照,即一切法,),有(因缘和合,人事物法,随缘不变,照而常寂,离一切相),彼此不二,非空非有。真真如性,自在,随缘,潇洒,无所束缚的呈现一切相,非相,这是以众生心难料难及,却又可料可及之事相。
(西安右开 2021.3.2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习分享恩师论文《楞严经讲记》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