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与佛教
白居易是唐代继杜甫之后最伟大的诗人,开创了“新乐府体”诗风,他也是一位极虔诚的佛教徒,自称为香山居士。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期间,曾请教过鸟巢禅师,问道:“什么是佛法大意?”禅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说:“如此简单的道理,三岁小孩也知道。”禅师说:“三岁孩童虽会说,但是八十岁老翁未必了解其意。”
到诗人晚年老眼昏花,看经书很感费力的时候,他觉得自己一生从政,虽然信佛十分虔诚,也做了不少善事,但还是浪费了许多的光阴,于是他发愿以后不再吟诵诗文,而一心一意地来学佛,念阿弥陀佛。这样即使有许多的达官贵人来讥笑,仍不管他人的任何看法和闲言碎语,只是老老实实专心专意地来念阿弥陀佛。他在脍炙人口的《念佛偈》中是这样写的:“日暮而途远,吾生已蹉跎,日夕清净心,但念阿弥陀,达人应笑我,我且阿弥陀。” 阿弥陀佛!听闻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悟后起修,念念即佛!无一法不弥陀! 万法皆是当人当下一念之所变现 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悲心,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谜悟之关键! 明白了阿弥陀佛你当下就是阿弥陀佛 如是我闻 万法皆成如是我不闻万法皆不成 《法华经》《楞严经》无非是讲一句「如是我闻」,无非是讲一句「阿弥陀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