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莲当顺2 发表于 2019-4-19 11:59:42

本师故事:慈悲忍辱度王子

过去,在人寿有八万四千岁时,人人安乐,当时的佛名为“广光明”。广光明佛住世时,国王、大臣以及百姓人人信受佛法,个个安居乐业。国王有个儿子名叫财功德,年十六岁,面貌英俊端正,风度不凡,因此非常傲慢,从来不向佛陀恭敬礼拜。于是广光明佛便慈悲的请净精进菩萨前去教化王子。有一天,当王子进宫门时,看见菩萨站在宫门前,生气的骂道:“你这下贱东西,为什么挡在宫门前?快滚!”净精进菩萨微笑的看著他,身体却一动不动。王子大怒,便用石头砸他的脸,用刀刃割他的手臂。顿时净精进菩萨血流如注,王子看到高兴极了,心想:“这下你该走了吧?”不料菩萨反而更加和颜悦色,身体还是一动也不动。看到菩萨一直保持微笑,不生气也不发怒,王子反倒气馁了,只好绕过菩萨,骂著走进宫门,心里还嘀咕著:“什么妖孽?不会说话也不会生气,真见鬼了!”第二天王子要进门时,看到仍然是慈爱微笑著的菩萨,不由得心头冒火,随即将菩萨痛打一番。就这样过了一千年,净精进品萨天天挨打受骂,却毫无怨言。到了一万年的时候,净精进菩萨虽然被允许进到第二道宫门,但仍是天天挨揍,受辱骂不止。又一万年过去了,净精进菩萨没有前进任何一步。三万年过去了,净精进菩萨仍未跨过第二道宫门。四万年过去,受尽折磨的净精进菩萨才走到第四道宫门前。五万年到六万年间,净精进菩萨终于到了第六道宫门,王子每天进出都要赏他耳光,但是净精进菩萨仍是微笑著。八万年又过去了,净精进菩萨挨耳光的位置换到第六道宫门前。“我每天用拳揍你的脸,看你还笑不笑!”无可奈何的王子还在发狠。眼看再过七日就满八万四千年了,净精进菩萨终于来到第七道宫门前,仍是不生气也不发怒,和颜悦色的看著王子走下楼来,准备承受王子的折磨。“你到底是不是人啊?每天看著你我都厌倦了,为什么你受了那么长久的痛苦仍不厌倦?”王子终于改变了态度,脸上显现对菩萨的敬佩。净精进菩萨见王子的恶心已经被平伏了,便开始说佛法度化他。“菩萨啊!请接受我的忏悔!”王子听到佛法的甘露,跪在地上痛哭不已。“王子,如错能改,善莫大焉。你随我到佛所听广光明佛说法吧!”王子跟随净精进菩萨来到广光明佛面前,同佛陀礼拜忏悔。从此,财功德王子放弃王位,出家听法修道,最后终于得道证果。那时的净精进菩萨就是释迦牟尼佛,而财功德王子就是弥勒菩萨。。。。。。。。   我们现在把弥勒佛供在那边供着,那我们供着,社会上人不一定买他帐的,对不对。从社会上走的时候,什么样情况都有,那作为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那个弥勒菩萨他就说“有人骂老拙”,老拙是自己的称呼。出家人对自己的称呼。老纳因为衣服很破,补了一个补丁又一个补丁,对不对,叫老纳。老拙呢,就是大智若愚。 对不对,别人看我们是不是觉得,这个人怎么去出家呢?我们为什么出家?我们自己笨蛋吗?是不是笨蛋?(众答:不是)但是他喊自己叫老拙。有人骂老拙,老拙怎么样?说他好。你骂我坏,我说:我坏我坏,你好。对不对,你好就好了嘛。那你好。我是好。好了吗,就好了。对不对。有人骂老拙,老拙说他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不用你把我打趴下,我自己趴下,好不好。要不要学我们弥勒菩萨?要学吧。很重要的,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有人唾老拙,有人往出家人身上吐唾沫,怎么办?有人唾老拙,随它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你也少烦恼。这个波罗蜜,真是宝中宝。舒拳为掌,掌何曾生而拳何曾灭?收掌为拳,掌何曾灭而拳何曾生 ? 此即【无生法忍】,亦即【不二法门】。 明达此理即为【明心见性】。

这个拳头变成了手掌,眼睛看不到拳头,看不到的那个拳头是不是空啊?可是空,它空不空啊?我们心里知道,手掌当下是不是拳头啊?所以手掌当下是不是就是不空空?手掌是不空,能看到拳头就是空,手掌当下拳头,即掌即拳, 即有即空;当我们手掌收回变成拳头的时候,我们眼看拳,心能不能看到手掌?所以这个拳头当下是不是就第三种含义,叫「无生」。

怎么叫「无生」呢?如果打是手掌?这个空当下是不是就是不空?是不是叫空不空?      这个比喻简而言之,即:舒拳(无形无相的空如来藏)为掌(有形有相的不空如来藏),掌未生而拳未灭,眼见掌而心见拳,则为见性,即在相见性;收掌为拳,掌未灭而拳亦未生,眼见拳而心见掌,则为明心,即在性见相; 此即「明心见性」,即「无生法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本师故事:慈悲忍辱度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