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莲花 发表于 2019-3-29 10:27:33

虚云老和尚:初学佛修行哪个法门最好?

名人与佛法:虚云老和尚:初学佛修行哪个法门最好?


我们人生住在娑婆世界里。犹如在苦海中。因此没有一个人不想脱离苦海的。但脱离生死苦海。便须佛法。佛法的真谛。严格的说起来。是无法可说。那有言语文字形相呢。

楞严经说 “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可是。为接引一般各种根机不同的众生。致有无量的法门。在中国的佛法。有人分出为禅。教。律。净。密五派。

这在老参饱学的人。是无所谓的。因他已了解佛教的真理。决无差异的。而在一般初入学佛的人。便发生许多意见。每每分宗啦。教啦等等。并且赞彼毁此。有损法化。要知道一个话头。或一句佛号。都是方便的。不是究竟的。


真是工夫用到家的人。是用不着他的。为什么。因为动静一如。好比月印千江。处处明显。无有障碍。


障碍者。如天空里的浮云。水里的污泥。若有障碍。则月虽明而不显。水虽清而不现。我们修行的人。如果能体解这个道理。了解自心如秋月。不向外驰求。返照回光。一念无生。了无所得。那有什么名相差别呢。

只因无量劫来。妄想执着。习气深重。以致释尊说法。有四十九年。谈经约三百余会。但这些法门最大的目的。无非是治疗各种众生不同的贪。瞋。痴。慢等。习气毛病。


若能远离这些。你即是佛(狂性若歇,歇即菩提;杀盗淫三缘若断即菩提心——《大佛顶首椤严经》)。那有众生的差别呢。古人说。“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也是这个道理。


现在的佛法。比较盛行的。是净土与禅宗。但一般僧众。都忽略了戒律。这是不合理的。因为佛法的根本要义。乃是戒。定。慧。三字。如鼎三足。缺一不可。这是我们每个学佛的人。应特别注意的。

禅宗。是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唯有迦叶尊者微笑。称为心心相印。教外别传。为佛法的命脉。而念佛的净土。和看经持咒等的法门。都是了生脱死的佛法。

有人说。禅宗是顿超的。念佛持咒是渐次的。是的。这不过是名相上的差别。实际上是无二致的。


六祖大师说。“法无顿渐。见有迟疾。”我认为佛法的每个法门。皆可修持。你与那一法门相宜。便修持那一法门。且不可赞此毁彼。妄想执着。而最重要的。还是戒律的遵守。

近来有出家人。不但自己不严守戒律。还说持戒是执着。那种高调。是多么危险。心地法门的禅宗。自迦叶尊者后。辗转相传。从印度传到中国六祖惠能大师。都称为正法流传。盛极一时。


律宗以优波离尊者为首。他承受了世尊的嘱付。要我们末世的众生。以戒为师。在毱多尊者后。发扬为五部律。我国的南山老人道宣律师依昙无德部。制疏奉行。称为中兴律祖。


天台北齐老人。观龙树中观论。发明了心地。杜顺老人以华严经为主。建立了贤首宗。远公提倡净土。九祖相承。在永明后。历代祖师。大都以禅宗宏扬净土。水乳相融。


虽然诸宗纷起。究竟不离拈花命脉。足见禅净关系的密切了。更可见古人宏扬佛法的婆心了。


至于密宗。是由不空尊者金刚智等传入中国。经一行禅师等努力。才发扬光大的。但这些都是佛法。应当互相扬化。不得分别庭户。自相摧残。若彼此角立互攻。便不体解佛祖的心意了。

古人说法。大都拾叶止啼。赵州老人说。“佛字我不喜闻。”又说。“念一句佛号。漱口三日。”因此。有一般不识先人的苦心者。便说念佛是老太婆做的事。或说参禅是空亡外道。

总之。说自己的是。谈他人之非。争论不已。这不仅违背佛祖方便设教的本怀。且给他人以攻击的机会。妨碍佛教前途的发展。至深且巨。

因此。虚云特别提出。希望各位老参及初发心的道友们。再不可这样下去。如果再这般下去。便是佛教的死路一条。须知条条大路通长安的道理。


学佛的人。应多看看永明老人的宗镜录。和万善同归集等。念佛的人。亦应了解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要认识自性净土。舍妄归真。勿得向外别求。

如果我们能体会到这种真理。随他说禅也好。谈净也好。说东方也去得。说西方也去得。乃至说有也可。说无也可。到这时。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了义。个性弥陀。唯心净土。当下即是。那有许多葛藤。


古人说:“但尽凡心。别无圣解”。如能这般做到。断除妄想。执着。习气。即是菩萨。佛祖。否则还是凡夫众生。

念佛的人。也不应太执着。否则。还成了毒药。我们现在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是因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气深厚。妄想难除。故借这一句佛号。来做个拄杖子。念念不忘。久而久之。则妄念自除。净土自现。何须他求呢。

秒莲花 发表于 2019-3-29 10:30:06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二

秒莲花 发表于 2019-3-29 10:30:24

顶你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妙音060 发表于 2019-3-29 12:00:21

成佛的法华 开悟的楞严

兹心非心 发表于 2019-3-29 18:27:48

《楞严经》中偈诵: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

兹心非心 发表于 2019-3-29 18:30:01

《楞严经》中偈诵: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沉沦,但以此根修,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

兹心非心 发表于 2019-3-29 18:30:16

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

兹心非心 发表于 2019-3-29 18:30:31

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谜悟之关键!

兹心非心 发表于 2019-3-29 18:30:58

请学人深入楞严经藏,契入佛法真实义!

1723439932 发表于 2019-3-29 19:06:32

成佛的法华
开悟的楞严
欲知佛法真实义
恭请学习《法华经》《楞严经》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虚云老和尚:初学佛修行哪个法门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