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莲花 发表于 2019-3-14 13:24:38

元音老人:一句佛号。明心见性后。,方能

名人与佛法——元音老人:一句佛号,明心见性后,方能

知是空华 · 即无轮转

修净土念佛者,未开悟前,不知念念归宗,只向外驰求,着相修行。甚者,着功德相,以多为胜,赶念经咒,反致生病。及开悟后,方知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念佛即是念心,念心便是念佛;念念念佛,念念唤醒本心,所谓心佛道交,打成一片。故古德谓,一句佛号,明心见性后,方能全提,以未悟前,既不知念佛之落处,又复着着生疑,故不得真实受用。开悟后,识得心之本原,念亦得,不念亦得,无所谓念与不念;既不着相以求念,亦不避舍而不念。整日净裸裸、赤洒洒,逍遥自在,随缘无碍,到这时方才真正称得起净念相继,无一念不是佛念。

关于“净念相继”一语,其中大有学问,它和禅宗悟后的保任功夫完全无异,它是念佛人修行进程的指标。兹不嫌辞费,略述于下:

盖“净念”二字非如一般人所想象的以清净心念佛,即为净念,而是念佛功纯,能念之心与所念之佛,一时脱落,能所双亡,空有皆泯之正念,始为净念。

至于“相继”,则又分静中相继、动中相继与动静一如等功夫深浅的差别。兹分析如下:

(一)静中相继。念佛人念至能所双亡,本性显发时,为初显净念。嗣后,因无始旷劫着相习气深厚,不能每坐皆显,须隔数周、数月甚或一年再现,此全视行人的根基与修行的疏密而定。此时,行者须加劲精勤用功,使相隔时间渐渐缩短。由一年而数月,而一月,而数日,最后座座皆现;此为静中相继,相当于禅宗的“保”字功夫的第一阶段,是为理一心。

(二)动中相继。静中能时时相继,遇境缘动乱时,又复打失,不能称为真相继。须在日常动用中磨炼,上而至于纵横无碍,顺逆无拘,如在静中一样,仍旧孤明历历,无有走着,方为动中相继。但有时偶尔忘却,遇境而动,马上即觉而归空。此相当禅宗的“保”字功夫的第二阶段功夫,是为事一心。

(三)动静一如。不管动中静中,俱无走着,且无守住之心,纯任自然。此相当禅宗的“任”字功夫的第一阶段,是为理事一心。

(四)相继亦不可得,不守之心亦无,昔日所有玄妙奇特,一扫而空,镇日如痴如呆,淡而无味,然无味中有至味在焉。此相当禅宗的“任”字功夫的第二阶段,是为事事一心。斯真净念相继者也。

秒莲花 发表于 2019-3-14 13:25:27

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

1723439932 发表于 2019-3-14 13:55:08

明白如来藏的道理,我们一切的行都是在修心。

1723439932 发表于 2019-3-14 13:57:13

《法华经》第二十一品“我等亦自欲得是真净大法,受持、读诵、解说、书写而供养之”。

1723439932 发表于 2019-3-14 13:58:56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秒莲花 发表于 2019-3-14 14:52:44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法华会上佛菩萨!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兹心非心 发表于 2019-3-14 18:01:10

感恩大德开示教诲:修净土念佛者,未开悟前,不知念念归宗,只向外驰求,着相修行。甚者,着功德相,以多为胜,赶念经咒,反致生病。及开悟后,方知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念佛即是念心,念心便是念佛;念念念佛,念念唤醒本心,所谓心佛道交,打成一片

兹心非心 发表于 2019-3-14 18:01:46

成佛不从修得,当下即是。不修亦不得,悟后进修。

兹心非心 发表于 2019-3-14 18:02:50

起心动念,念念即佛,无一法不弥陀!

本净妙如 发表于 2019-3-15 10:58:50

阿弥陀佛!!!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元音老人:一句佛号。明心见性后。,方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