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牢骚太盛防肠断, 风物长宜放眼量。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饮茶粤海未能忘,
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
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
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
观鱼胜过富春江。
纯这句“风物长宜放眼量”好理解。“风物”表面上指自然界的风光景物,而实际上却隐指或兼指社会事物,新社会中的美好事物。也就是说看问题眼光要长远一些。全面理解看下面介绍:这是柳亚子嫌毛主席冷落了他,写了一首《感事呈毛主席》,借诗发牢骚,说要回老家隐居。毛主席和了一首《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在诗中,毛泽东劝他,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饮茶粤海:指柳亚子和毛泽东于一九二五年至二六年间在广州的交往。
索句渝州:指四五年在重庆柳亚子索讨诗作,毛泽东书《沁园春·雪》以赠。
牢骚: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八夜柳亚子作《感事呈毛主席一首》,也就是诗中的“华章”,称要回家乡分湖隐居:
“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
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冯 □〔□:灌换马旁,huan〕
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
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
昆明池:指北京颐和园昆明湖。
富春江:东汉初年,严光不愿出来做官,隐居在浙江富春江边钓鱼。
注:此文转自网络,感恩作者
有一篇注释:“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意思是:要提防有碍身心健康,对一切风光景物要放开眼界去衡量。
出处:毛泽东的《赠柳亚子先生》
原诗: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④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译文:我们初次相识,在广州品茗畅谈的情景,至今使人不能忘怀,在重庆再次会晤,您向我索诗,那时正是秋天草木枯黄的时节。我从第一次来北平,历经三十一年的风雨战斗,又回到这旧都,在这落花缤纷的暮春时节有幸读到了您华美的诗篇。你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牢骚太多了,要提防有碍身心健康,对一切风光景物要放开眼界去衡量。不要说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的水太浅,在这里观赏游鱼要远胜于富春江。
毛泽东简介: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分享编后:小时候常常读诵这首诗,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忘记了。虽然忘记,时常又想起其中四句:
牢骚太盛防肠断,
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
观鱼胜过富春江。
今又想起,故而做此分享----放下一切的牢骚,放开眼量,打开心量,池水虽浅,鱼儿亦可自由游畅,胜过长江湖海,全在于自己心量~~ 阿弥陀佛,感恩师兄分享:loveliness: 顶礼伟大领袖毛主席 :):):):):):) 横空出世,
莽昆仑,
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
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
江河横溢,
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
谁人曾与评说? 『乐诵经典』这个『诵』字可不是读,也不是背诵。『乐』和『诵』已经能做到圆融、圆满,道交感应。我当人就是『经』,当人就是『典』,这个『经典』就是讲宇宙人生本来面目。时时事事处处都知道自己即是万法,万法即是自己。始终保持这种心态,你会得到不可思议的灵感爆发,得到大自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