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060 发表于 2019-2-11 15:39:13

莲池大师:儒家和佛家,合则双美,离则两伤

自古以来儒家非议佛家,佛家也非议儒家。我以为佛法最初来中国时,崇信佛法的人很多,儒家为了世间法的考虑,非议佛法也情有可原。儒家既然非议佛家,怀疑佛法的人也就多了,佛家为了出世间法的考虑,反过来非议儒家也是情有可原。

  但是当唐朝的傅奕、韩愈非议佛家之后,后人又仿效他们非议佛家,就过头了。为什么呢?因为既然已经有云遮住了太阳,就不必再有烟霾去遮了;当宋代明教契嵩禅师、明代空谷景隆禅师非议儒家之后,后人又仿效他们非议儒家,也就过头了。为什么呢?因为既然太阳已经照破阴暗,就不必再有灯火去照了。

  从实际上讲,其实儒家与佛家不是相互攻击,而是相互取长补短的。我试着大概说一说:凡是人做坏事,有的生前逃过了法律制裁,但害怕身后堕地狱,于是改恶从善,这是佛法暗中补助了儒法所达不到的效果啊;僧人有清规戒律不能约束的,但害怕刑罚也不敢放肆胡来,这是儒法明显补助了佛法所达不到的效果啊。

  今天的僧人唯恐佛法不兴盛,不知道佛法太盛,对僧人也不是好事,稍微抑制一下,能使佛法长久存在于世间的意义,就在这里了。

  知道这个道理,就不应该两家相互非议,而应当交口相赞啊。

  【原文】 自昔儒者非佛。佛者复非儒。予以为佛法初入中国。崇佛者众。儒者为世道计。非之未为过。儒既非佛。疑佛者众。佛者为出世道计。反非之亦未为过。迨夫傅韩非佛之后。后人又彷效而非。则过矣。何以故。云既掩日。不须更作烟霾故。迨 夫明教空谷非儒之后。后人又彷效而非。则过矣。何以故。日既破暗。不须更作灯火故。核实而论。则儒与佛不相病而相资。试举其略。凡人为恶。有逃宪典于生前。而恐堕地狱于身后。乃改恶修善。是阴助王化之所不及者佛也。僧之不可以清规约束者。畏刑罚而弗敢肆。是显助佛法之所不及者儒也。今僧唯虑佛法不盛。不知佛法太盛。非僧之福。稍制之抑之。佛法之得久存于世者。正在此也。知此。则不当两相非。而当交相赞也。

  ——选自莲池大师《竹窗随笔》

 

1723439932 发表于 2019-3-6 20:39:50

顶礼如来藏 无漏不思议

1723439932 发表于 2019-3-6 20:40:15

成佛的法华
开悟的楞严

1723439932 发表于 2019-3-6 20:41:00

预知佛法真实义
恭请学习成佛的法华 开悟的楞严

1723439932 发表于 2019-3-6 20:41:22

《法华经》第二十一品“我等亦自欲得是真净大法,受持、读诵、解说、书写而供养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莲池大师:儒家和佛家,合则双美,离则两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