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雷锋、岳飞为何不得好死的问题!
“若问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问后世果,今生作者是。”这个“我”始终是主体,主体是根本,其他的都是外缘!!!我们每个人前世都曾经做过善人也做过恶人,这个前世是无量世啊,不是只有一世。
若不相信轮回:那这一世:雷锋和岳0飞,一个是意外身亡,一个是被人出卖害死!不是说好人总是没有好报,此话是那些不想行善积德之人推诿之词!雷锋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这是非常值得赞扬的。还有岳0飞精忠报国,一心为国,这种精神可歌可泣,难道我们不应传扬?!若是你信有轮回:据说岳0飞与秦0桧在前世就结下了很深的怨仇,秦0桧前世曾发誓要报复岳0飞,,所以当两个人转世时业力就会把他们撮合在一起,秦桧使坏手段杀害了岳0飞,秦桧得以报了前世之仇,害死了岳0飞!这个和好人没好报一点关系都没沾,纯属他们自己的私人了帐!这个列子太多了。这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随便和人结怨,冤家宜解不宜结!!!不然千万年他都缠着你直到你们之间的业障了结才各自奔各自前程!我们来看看几个例子的因果。雷锋:一九六二年八月十五日上午八点多钟,雷锋和他的助手乔安山驾车从工地回到驻地。车开进连队车场后发现车身上溅了许多泥水,立即让乔安山发动车到空地去洗车。经过营房前一段比较窄的过道为安全起见,雷锋站在过道边上扬着手臂指挥小乔倒车转弯;“向左,向左……倒!倒!”汽车突然左后轮滑进了路边水沟,车身猛一摇晃,骤然碰倒了一根平常晒衣服被子用的方木杆子,雷锋不幸被倒下来的方林杆子砸在头部,当场扑倒在地,昏死过去……后不幸死去!在我们中国像李嘉诚中华第一首富,热衷于社会教育,每年捐款都是上百亿港元,而且他还是一名虔诚的佛教信徒,他的夫人去世时他亲自为夫人念佛往生。他平时吃的也不是大鱼大肉而是很清淡,李嘉诚是不是一个好人,肯定是了!至于他的儿子李泽钜被张子强绑架,那是李泽钜的因果!清朝那个皇帝,常常不理朝政出去逛窑子,结果得了淋病死了,皇帝是一国之中福报最大的人,万恶淫为首,邪淫是销福报是最快最迅速的,那么大的福报都死了,还可能会下地狱,来世更悲惨,可见一旦自己造恶,受伤害的始终是你自己!还有江苏一个亿万富翁雇凶杀害二奶,结果触犯法律被抓捕。不是因为你高居显位就不怕法律了,因果因果,你不去做它就不会找上你,是自己作为了才有报应,你不去做杀人、偷窃、邪淫等恶行,法律也奈何不了你!
前辈说:“为善必昌,为善不昌,必有余殃,殃尽必昌。为恶必殃,为恶不殃,必有余昌,昌尽必殃。”意思是:为善一定昌, 若不昌,是因为其祖宗的罪业没消除完, 消除完了,则必昌为恶一定灭, 若不灭,是因为其祖宗的福德没享受完, 享受完了,则必灭。如果一个真正行善的人,一定会昌盛。如果做了善事而没有得到好的果报,说明过去生中作了很多恶还在身上没有消除。等你的灾祸,苦难全部结束,善恶完全抵消之后,肯定能得到福报,就一定会昌盛。但是,这个前提是你因为善,如果没有善,殃祸尽了必定不会得到昌盛。如果做了很多善事而没有得到好的报应,这叫必有余殃。是因为前世一定有很多恶事至今还没有把它化解,所以才会有余殃。如果做恶必定会遭殃。如果一个人做了很多坏事没有遭殃没有报应没有恶报,一定是前世所积存的善事福德在身上,所以还没有得到报应。如果报应到了一定会遭殃。"为恶必殃",不殃则尚有一善,为非做歹、杀人放火,为什么他会生活得那么好?说明他以前或他的祖先,或他的前几世有很多善缘善果,这个善缘多于现在的恶缘,所以他不会遭殃,但是善尽必殃,当他这两方面抵消完后,他肯定要遭殃。这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佛陀的十大弟子:神通第一的【大目键连尊者】是被外道害死的【目键连尊者】神通第一,法术第一。好事也是做的很多,救了很多人,为什么 他也要死在外道的加害之下呢??【神通】敌不过【业力】,这就是答案,这就是因果佛陀过去世中嬉笑中敲大鱼三下,成佛时尚且感得头痛三日。马麦之报等等贫法。目键连神通第一,大众也很尊重。尊者两次神通失灵。一:某次语言某日某时降雨,但时辰已过,两个大雾也无,更甭提下雨了,大众们失望动摇。世尊不忍见,乃召集大众,曰:目犍连尊者所预言不错,其时辰将至,云雨已布,然而因为意外紧急,龙王急调此雨往别处,故此处未雨。世尊此番言语,大众乃安。第二次失灵是尊者最后一关,被外道乱石砸死。不是神通广大嘛,咋就这么样了呢?乃知:神通难敌业力。再说,尊者也不受那罪!目键连神通第一,这二次皆非失灵,意在表法目犍连依仗着他上天入地的神通,帮助佛法的宣扬,其功甚伟。但佛陀早就说过,神通不是究竟的法门,长眉罗汉,本是优填王的大臣,名叫宾头罗波罗堕,跟随佛陀出家后,得到神通,曾在白衣前炫耀,佛陀很不客气的呵斥过他一次,并且命令他和僧团隔开,独自到西瞿耶尼州去教化。唯有目犍连的神通,佛陀非但没有斥责,而且常常加以赞扬。 佛陀不是偏心,佛陀知道一个事实,以目犍连的神通助其宣化固好,但目犍连运用神通的结果,不能胜过业报,个人所造作的业力要了,就是有神通,也不会不死。佛陀就想以这个事实可以教诫后人。【佛经中有云:】目犍连荷担弘法利生的责任,有一次在宣扬真理的途中,经过伊私阇梨山下,被当时的裸形外道看到,他们就从山上推下乱石想要击杀目犍连,乱石像雨点一般的落下,目犍连无常的肉身被打成肉酱,但裸形外道两三天内不敢走近目犍连亡身的地方,他们惧怕着他的神通力。可是目犍连为了传播佛法的菩提种子,遭遇外道的迫害,为了给后世做个为法牺牲的榜样,他的肉身真的与世长辞了。比丘们心有不甘,大家集合起来请问佛陀,他们问道:「佛陀!目犍连尊者和舍利弗尊者,同是佛陀上座的弟子,他是一位那么了不起的人,佛陀到天宫为母说法,他曾受我们请求,到天宫去探望佛陀;他的母亲因毁谤三宝堕入地狱受苦,他曾到地狱救母。他是这么一位轰轰烈烈有大神通的尊者,为什么不用神通和外道对抗呢?至少,他为什么不躲避外道的暗算呢?佛陀是体证到宇宙的真理,世间上所要发生的一切,佛陀大智觉海中早有所知,佛陀没有像诸比丘那么激动,佛陀很安详的告诉大家道:「目犍连是我弟子中神通第一的弟子,他不是不能同外道对抗,而是因为有一次琉璃王侵略迦毘罗卫国时,他用神通救不了城中的人民,他知道神通敌不过业力,肉体是无常的,业报是要了结的,目犍连过去生中,以捕鱼为业,不知有多少生命为他冤屈而死。你们不要难过,目犍连虽然辞世了,但真理是不会灭的!「不过,佛陀!」放不下的比丘们说:「我们终觉得目犍连尊者被害的遭遇太凄惨了!」诸比丘!你们不要这么想,生死的问题,在觉悟者之前是不成问题的。有生就有死,死是不必惊慌惧怕的,要紧的是对于死时有无把握。只有目犍连尊者,亡身的时候并不迷,而进入涅槃才真正可贵,唯有目犍连尊者为了宣传佛陀的教法而牺牲,这才是无限之美!」「诸比丘!目犍连殉教的时候,并不是他不知道预防,他有大神通力,他可以保卫自己不死,但这不是究竟的办法,修行人不可违背因果法则,目犍连在因中补鱼,杀生的业要了结。而且,目犍连早就发愿要把他的生命献给真理,现在满了他的愿望,他很欢喜入灭,我的弟子都能有目犍连牺牲殉教的精神,佛法就更加发扬广大,诸比丘!你们应该效法目犍连尊者!」 佛陀开示的法语,比丘和比丘尼们听了非常感动,一个目犍连的色身死亡,将有无数的目犍连为了宣扬佛陀的真理,为了圣教的流传,自愿而欢喜的踏着殉教者的足迹向前迈进!从佛经里也可以看到很多皈依的好处。我们先说一个,在忉利天有一个天人五衰相现了,五衰相现是什么呢?戴的花冠,花朵蔫下来了,身上出汗了,臭气也来了,坐在宝位上也坐不安宁了,就是福报不够了,福报没有了就要掉下去了。过去很多侍候他的天女,看见他这个样子很臭很讨厌,就都离开他了。这时候你想一想,过去那么多人侍候,现在她们都离得远远的,讨厌自己了,这个苦更是不好受了。再加上身体上花都蔫了,汗气臭了,位子上也坐得不舒服,那是快死的表现,一死的话下恶道去了。因为天上的福报享完了,过去你修行培了很多福,修人天福报,当你享完之后,当然福气没有了,就到恶道去了。这个时候你想想看苦不苦呢?因为天人有神通的,他能看到下一辈子到哪里去的,他看到现在侍候他的天女都跑掉了,自己身上现出不好的相来了,将来要投恶道去,那个苦就更厉害了。这个天人就很难受。这时候帝释天就去看望他,说你为什么这么苦恼呢?他就说,五衰相现了,侍候的人也跑了,看样子没几天就要死了,到恶道去了。帝释天是信佛的,就说,你好好皈依三宝。他就在他还没有死的七天之内,一心一意地皈依三宝。皈依三宝之后,本来他是要到人间猪胎去投生作猪的,将来要给人家杀的,因为靠他临终的时候,七天的皈依三宝,他投到猪胎里去,在胎里就死掉了,生下来就是死猪,他又回到天上作天人去了。那就是说他应受的苦没有受,仅仅是打了个转转。这是仅仅皈依三宝就有这样的好处。天人(神仙)要死的时候,五衰相现。下生到人间,或是转投为猪胎时,投到猪胎里去,在胎里就死掉了,生下来就是死猪,他又回到天上作天人去了。好人,有时行善五横死,也是一种还债,也是一种解脱不受苦。
修桥补路双眼瞎---佛教经典故事:北宋年间,在一个村庄里住着一个十来岁、腿患残疾、父母双亡的孩子。这个孩子不但孤苦伶仃,而且生活十分困苦,甚至靠乡邻施舍或乞讨活命。这个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河,往来村民和路人需涉水而过,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十分不便。每当河床涨水时更是无法通行。但年复一年,谁也没想改变它。只有这个孩子天天捡石头,堆在河边。人们看到了,就问这个孩子为什么要捡石头堆在河边。孩子回答说,要修一座石桥,为乡邻行走方便。众人不以为然,认为孩子在说疯话,大多哈哈一笑了之。 可是日积月累,年复一年,石头堆成了小山。乡邻开始改变认识,并为这个孩子的精神所感动,纷纷投入到了捡石、采石、修桥的行动中。 乡邻请来了工匠,开始建造石桥。这个残疾孩子更是全身心投入其中。桥尚未建成,这孩子却在一次凿石头中崩瞎了双眼。人们痛惜、怨恨,怪老天不公,说哎呀,这么可伶的一个孩子,一心为大家,却招来这样的报应。可是这个孩子本人却毫无怨言,每天摸索着在修桥的现场上干着力所能及的活。 在大家齐心合力下,桥终于修成了。众人欢呼喜庆之余,无不将怜惜、赞叹的目光聚向那个孤苦伶仃的原本就一条腿残疾,现在又瞎了双眼的孩子身上。虽然,这个可怜的孩子什么也看不到,但此刻脸上却露出了平生以来最开心的笑容。 正在大家欢呼雀跃时,一场不期而至的大雨突然地降临了,似乎要为这座石桥洗去浮尘。可是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雷响过之过后,众人惊愕地发现这个可怜的孩子已被巨雷击中,倒地身亡了。众人惊呆了!随后压抑不住的情感喷泻而出,叹息孩子命苦,指责苍天不公…… 就在这个时候,恰巧民间称之为青天大老爷的包拯包相爷一路巡察至此。百姓纷纷拦住官轿为这个可怜的孩子鸣不平、讨公道。质问相爷:好人为何不得好报?今后好人何以做得?一时间,食人间烟火的包相爷也被村民的情绪所带动,挥毫疾书,在这个可怜的孩子手上写下了“宁行恶勿行善”六个字后拂袖而去。 回到京城后,包拯将奉命巡察之事连同路上见闻奏明皇上,却隐去了自己因愤怒而在那个可怜的孩子手上题字一事。因为,尽管为那个孩子因行善事而得恶报一事,心存十二分的不解,但三思之后还是为题那样六个字觉得不妥。没想到皇上退朝后非要拉他到后宫说些私房话。 原来前些天,皇上新添了一位龙子。小皇子十分招人喜爱,可就是整天啼哭。于是皇上特意让老包去看看。老拯见那孩子肌肤如雪,嫩白的小手上却有一行小字。近前一看,却惊奇地发现那一行小字,正是自己写在那个可怜孩子手上的那六个字“宁行恶勿行善”。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根,赶忙伸手向字擦去。包拯伸手这一擦不要紧,小皇子胳膊上的字迹奇迹般的瞬间变得踪迹全无! 说来有趣,皇子手上的那六个字在包拯眼里是字,在别人眼里却只不过是块胎记。皇上见皇子手上的胎记被包拯抹去,唯恐抹去了福根,便不依不饶的斥责包拯。包拯连忙跪下,口称“罪臣该死”,然后将自己在气头上题字一事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皇上甚觉蹊跷,命包拯用阴阳枕到地府一探究竟。 包拯枕上阴阳枕到地府一游,真相尽显。原来那孩子上世做恶多端,罪业甚大。偿还那一世罪恶需三世恶报才能还清。阎罗天子原来安排:第一世以残疾之身孤苦伶仃;第二世以双眼瞎了却残生;第三世遭雷击暴尸荒野。那孩子第一世转生穷困残疾,但痛改前非,只想为别人做好事。于是阎罗天子就让他一世还两世的业。让他崩瞎了双眼。可孩子不怨天尤人,只是默默的为别人做好事。因此,在大桥建成之际,慈悲的阎罗天子就把他第三世的业力也拿过来一世还清,所以雷击毙命。慈悲的阎罗天子问包拯:三世恶业一世还,你说是好还是不好?一世还了三世业。因为他专行善事,心里只是想到别人,毫不考虑自己,某些方面已然达到“不修道已在道中”的境界,积德甚多,故而死后立即转生为当今太子,享受天子福份。 这个民间流传的小故事。作为一个修道人来看,启示很多。很多听众朋友都知道中国有个成语,叫作“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说的是一件事的发生,是福还是祸,很难从表面上来断定。进一步说,一件事发生了,是好还是坏,事情背后的甚深内涵才是决定因素。 我以前听说过人的福德和业力之间的关系,讲吃苦能消业、做好事做好人能积德守德,是让人长远幸福之路。《三字经》里也有“玉不琢,不成器”的教诲,意思是,一块璞玉如果不经过雕琢、磨砺,就不能成为有用之材。当然了,引申一步说,如果不是块玉材,只是一块顽石,那也就不值得去雕琢了。对人来说,吃苦、受累、付出,是消除业力、升华境界、让自己成为有用之材的必经之路;可是如果不把自己当成可造就之人,只是一味的随波逐流、贪图享受,那可能就会落到“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结局。因为享受前世积德带来的福报,就像使用银行存款一样,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果今生只花费而不懂得继续积累,难免产生透支,乐极生悲。而且享乐还容易让人养成许多不好的品行,不但忘记积德受德的重要,还会变得贪图名利,从而种下人生的祸患。 现在我们看到许多好人吃苦受穷甚至遭难,坏人却发达享受横行霸道,就不愿意再相信善恶有报的的天理。其实这样难免把问题看绝对了。我们都觉得好人是不应该一味的受苦遭难,坏人行恶应该及时遭到报应。但很多情况下,如果你不是一个大根基之人、可造就之人,老天可能还不会像对待一块璞玉那样对待你呢?前面故事中讲到的那个瞎眼孩子,也就不可能那么快转升为皇子、享受天子的福份了。修道人的一生看似平淡,把人生成败看成过眼烟云,没有人们所追求的大红大紫,可是一旦苦修成功,却能彻底跳出六道轮回,不再在福报和恶报之间沉浮,永远不再受生老病死和七情六欲的折磨与烦扰。所以怎么能说不是好事呢?怎么能说做好人没用呢?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让佛法住世,普利有情,是每一位佛弟子的责任。希望大家发心,成为法的传递者和播种者。将手中法宝,一化为十,十化为百,让千千万万众生,都能步上成佛觉悟之道。
页:
[1]